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三十而立 其三 (第1/2页)
第二日果儿早早的起来,带着书,到后山跑步后便在竹林里大声念起书来。你还别说,自己一个在竹林里读书,果儿是从来没有这样的经历,刚开始果儿还觉得有点奇怪,读的很小声,不觉慢慢的声音就变大了,虽然没有听众,一篇读完感觉神清气爽,果儿自己又试着背一遍,感觉效果还不错。读完前几章,第五章、第六章果儿也先大声读了读,不管意思理解对没有,至少可以找找语感。 回到师父家,果儿便找彦京了解了一下意思,就转身找大师兄了,这大师兄对这药材最熟悉,自己以后要经商找他准没错。 这几天下来,果儿便是跑步读书,找彦京,找大师兄,晚饭后便到师父那里背书。这果儿也是进步神速,一天至少一章,果儿也不明白自己记忆力为何变好了,难道长头发的力气都用于长记性了?不管啦,反正自己现在活得好好的,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这些师兄们虽说对《黄帝内经》早就烂熟于心了,这果儿进行的很顺利,但是依旧每天齐刷刷的出现在师父屋里等着她背书。 又过了几日,果儿背完了书,想把头罩取下来,一来让师兄们都看看自己,二来再让师父也看看自己的秃头有没有变化。 果儿取下头罩的时候,大家并没有很吃惊,看来师父已经将自己脱了一层壳的事情给师兄们讲了。 果儿伸手摸摸自己的秃头,她感觉到了一些细细的绒毛,当然自己心里很高兴,差点就尖叫起来。 “师父!真不敢相信,我长头发了!”果儿十分高兴。 “别激动,让为师来看看。”楼太公一手端着烛台,快步地走到果儿旁边,师兄们也围了上去。果儿特地把头低下来,好让他们看个清楚。 “怎么样?师父,有没有镜子让我照照!” “徒弟啊,情况还是不容乐观啊!你这头发是长了一些,但是这些头发过于纤细、稀疏,而且还是白的,看来还得调整方向啊。” 白色是因为缺乏黑色素,纤细这个再长长就好了,斑秃的小朋友头发刚刚长出来的也很细,这稀疏可就不好办了,只能祈祷那些毛囊别在睡大觉了。果儿听了楼太公的话给自己分析了一下原因,虽然现在想象中自己的头就是个毛桃,但是总是会变好的嘛! “师父,能长出头发来就已经很好了,多剃几次就变粗了,只要不是稀稀拉拉的,白的我也能接受,你们听过《白发魔女传》的故事没有?还有就算稀稀拉拉的,我以后也可以带假发,只要找到我meimei,凭她的巧手,我相信她肯定能做到的。师父您就不要太cao心了。” “现在还不能剃头!你这头皮换过的,只能剪,万一再把头皮弄伤可就不好办了。现在你到房间在把《黄帝内经》之《汤液醪醴论》读五遍,你还有心思看杂书?嗯?《白发魔女传》?嗯?是不是闲得慌了?回头你是不是还要去听《窦娥冤》《西厢记》?” “师父,这两个我都看过剧本啦!”果儿脱口而出。 “师妹,你怎么还不回房?想惹师父他老人家生气?”明山师兄说道。 “师父,我错了!我这就回房背书去!”果儿想自己这是怎么了,怎么说话长长不经过大脑了,难道生病把智商也降低了? 到了冬月初,天气冷了下来,楼太公却决定要到云门寺去呆到年底,还要带上果儿、彦京和四师兄廖明山,说是自己考虑着要再著一本医书。果儿不明白,这著书当然是在家里最舒服了,大明朝可不想是天朝,到哪儿都有旅馆、民俗、网络什么都方便,这大明朝出行,要是当天不回来就得随时都得带着被子、锅子、茶杯、大米、调料什么的,出门便是大包小包。当然了,师父决定的事情弟子们一般都不会反对,果儿也没有反对的理由。不过好在楼太公家里有牛车,这果儿与彦京又牵回了一头牛,行礼什么的便是绑在两头牛身上了,众人除了楼太公,都只背一些路上要用的东西,轻便得多。 云门寺在云门山上,距离仙岩不远,云门山的海拔看起来也不高,但是他们如果要从家里出发,就一直沿着山路走,爬山下山,还得要走过好几座山岭,这样路程短些,但是明山为了楼太公的身体考虑,决定还是沿河走到庾青山脚下,再从爬上庾青山,再从庾青岭走到云门寺,这样加上中途休息的时间,可能也要大半天。中途进得山中,在小溪边,楼太公说休息一下,准备生火做饭。 这里有成片的竹林,西边还有一些大石头可以歇息,是个好地方。 做饭果儿当然是主力,这次她做了竹筒饭,对她来说这简直是小菜一碟。趁煮饭的时间,楼太公坐在石头问大家道:“徒弟们,你们觉得现在什么对于人民来说最重要?对你来说什么最重要?想一想为师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大家沉默了片刻。 “明山,你说说看。” “是,师父。我觉得对于人民来说安定的环境最重要。虽说自朱皇帝开国已有二十余年,百姓们比起鞑子统治的时候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这还不够,在很多地方还有流民,如果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社会就不会安定,就不会有发展。” “对于我个人来说,精进我的医术最为重要。我自入门以来虽然跟着师傅学到了一些岐黄之术,但是很多时候我还是觉得无能为力,怪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