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9章 郑国再次改制(三) (第1/1页)
鸿胪寺设典客署令一人,从七品,丞三人,从八品,掌朝贡、宴享、送迎皆预焉;司仪署令一人,正八品,丞一人,正九品,掌凶礼丧葬之具。 国子监设国子学博士,无员,正五品上,掌教授学生;助教无员,从六品,掌佐博士分科教授;直讲四人,掌佐博士、助教讲授。 秘书省设秘书郎三人,从五品,掌四部图籍,以甲乙丙丁为部,皆有三本,一曰正,二曰副,三曰贮;着作局郎二人,从五品,着作佐郎二人,从六品,校书郎二人,正九品,正字二人,正九品,掌着作郎掌撰碑志、祝文、祭文,与佐郎分判局事,校书郎十人,正九品,正字四人,正九品,掌雠校典籍,刊正文章。 兵部尚书一人,正三品,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侍郎一人,从三品,主作文书起草;太仆寺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丞四人,从六品,主簿二人,从七品上,掌厩牧、辇舆之政,总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及诸监牧;军器监一人,正四品,丞一人,正七品,掌缮甲弩,以时输武库,总署二:一曰弩坊,二曰甲坊;掾史属无员。 太仆寺设乘黄署令一人,从七品,丞一人,从八品,掌供车路及驯驭之法;典厩署令一人,从七品,丞四人,从八品,掌饲马牛、给养杂畜;典牧署令一人,正八品上,丞二人,从九品,掌诸牧杂畜给纳及酥酪脯腊之事。 军器监设弩坊署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一人,正九品,掌出纳矛槊、弓矢、排弩、刃镞、杂作及工匠;甲坊署令一人,正八品,丞一人,正九品,掌出纳甲擘绳、筋角、杂作及工匠。 刑部尚书一人,正三品,掌刑狱;侍郎一人,从三品,主作文书起草;大理寺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五品,掌折狱、详刑;掾史属无员。 大理寺设正二人,从五品,掌议狱,正科条;丞三人,从六品,掌分判寺事,正刑之轻重;主簿二人,从七品,掌印,省署钞目,句检稽失;狱丞二人,从九品,掌率狱史,知囚徒;司直三人,从六品;评事八人,从八品,掌出使推按。 工部尚书一人,正三品,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侍郎一人,从三品,主作文书起草;少府监监一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掌百工技巧之政;将作监监一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主簿二人,从七品,掌土木工匠之政;都水监使者二人,正五品,掌川泽、津梁、渠堰、陂池之政;掾史属无员。 少府监设中尚署令一人,从七品,丞二人,从八品,掌供郊祀圭璧及国君器玩、嫔妃服饰雕文错彩之制;左尚署令一人,从七品,丞二人,从八品,掌供翟扇、盖繖、五路、五副、七辇、十二车等;右尚署令一人,从七品,丞二人,从八品,掌供十二闲马之辔;织染署令一人,正八品,丞二人,正九品,掌供冠冕、组绶及织絍、色染;诸冶监令各一人,正七品,丞各一人,从八品,掌铸兵农之器;诸铸钱监监各一人,从六品,副监各二人,正七品,丞各一人正八品;互市监每监监一人,从六品,丞一人,正八品,掌列国交易之事。 将作监设左校署令一人,从八品,丞一人,正九品,掌梓匠之事;右校署令一人,正八品,丞二人,正九品,掌版筑、涂泥、丹垩、匽厕之事;中校署令一人,从八品,丞二人,正九品,掌供舟军、兵械、杂器;甄官署令一人,从八品,丞二人,正九品,掌琢石、陶土之事。 都水监设舟楫署令一人,正八品,掌舟楫、运漕;河渠署令一人,正八品,丞一人,正九品,掌河渠、陂池、堤堰、鱼醢之事;诸津令各一人,正九品,丞二人,从九品,掌全国津济舟梁。 枢密院设枢密使一人,从二品;知院六人,正三品;同知四人,从三品;副枢二人,正四品;佥院二人,从四品;同佥二人,正五品;院判二人,从五品;参议二人,正六品;经历二人,从六品;都事二人,正七品;承发兼照磨二人,正八品;架阁库管勾一人,正九品;同管勾一人,从九品;掾史属无员。 枢密院下设执金吾一人,从三品,丞一人正五品,缇骑二百人,掌宫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城门校尉一人,从三品,司马一人,从四品,没门候一人,正六品,掌郑邑诸城门。 内侍省设监一人,从三品,少监二人,内侍二人,皆从四品上,监掌内侍奉,宣制令; 内常侍二人,正五品下,通判省事;内给事五人,从五品,主事二人,从九品,掌承旨劳问,分判省事;内谒者监六人,正六品,掌仪法、宣奏、承敕令及外命妇名帐;内寺伯六人,正七品,掌纠察宫内不法,岁傩则涖出入;寺人六人,从七品下,掌夫人出入执御刀冗从。 内侍省下设掖庭局令一人,从七品,丞二人,从八品下,掌宫人簿帐、女工,宫教博士二人,从九品,掌教习宫人书、算、众艺,作四人,从九品,掌监涖杂作,典工役;宫闱局 令一人,从七品下,丞二人,从八品下,掌侍宫闱,出入管钥;奚官局令一人,正八品,丞二人,正九品,掌奚隶、工役、宫官之品;内仆局令一人,正八品,丞二人,正九品,掌中宫车乘;内府局令二人,正八品,丞二人,正九品,掌中藏宝货给纳之数,及供灯烛、汤沐、张设。 内侍官吏皆由宦者充任,为防止宦官篡权干政,郑骀有以下几项防范措施:第一,严格控制宦官人数;第二,严格限制宦官的权力;第三,禁止宦官掌握兵权;第四,限制宦官与外官交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