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零零之与熊共舞_第一百零七章 刘志荣一家的新生活(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七章 刘志荣一家的新生活(二) (第1/2页)

    刘志荣刚到家门口,便看到自家婆娘正在和一妇人一少女挥手。

    刘李氏面露喜色的转过身,便看到站在大门不远的刘志荣,连忙高兴的说道:

    “当家的,你可回来了,我正好有一件喜事要跟你说呢!咦大宝呢”

    “刘大宝你还不滚过来!”刘志荣顿时对着不远处的墙角骂道。

    刘大宝扭扭捏捏的从墙角后面走出来,讪笑道:

    “娘!”

    “不用说了,娘已经知道了,刚才安家姑娘已经来过了,你们父子两别站在门口,快点进来吃饭。”刘李氏连忙推着刘志荣父子进屋子。

    刘志荣一家分配到的房子相当的宽敞,是一座独座两层半小楼房,还附带一个三十平的前院子,楼房底面积是一百平,建筑面积两百平左右。

    楼房顶有点像中原的瓦房,可能是考虑的冬天积雪的原因,屋顶的倾斜度相当的大,所以才叫两层半,因为二楼的上面因为屋顶倾斜度的原因,二楼上面可以再隔出一层来。

    这些房子都是帝国银行先贷款给汉民购买的,日后再按月还款。

    帝国银行给所有的汉民移民每户2000~3000铜币不等的低息贷款,这笔贷款用于移民的购房和生活。

    事实上像刘志荣一家这样的房子,价格就在1500~1700铜币之间,当然这个是每户的首房才是这个价格,要是购买二房,价格就是百分之两百,三房是百分之四百,每户最多购买三房,想购买更多房子只能分户。

    刘志荣工资是基础五十铜币,加上计件工资,每加工一根合格的算一个钢镚,以及其他一些补贴。

    刘志荣父子俩人每个月大概可以领到三百多铜币的工资。

    如果他们勤俭节约,不用一年,他们就可以还清贷款。

    洗了手之后,刘志荣和刘大宝先坐上餐桌,然后是刘小宝和刘李氏。

    “来小宝!”刘李氏将一铁盘河漏面浇上一些牛油蒜泥,递给小儿子。

    刘小宝连忙抓起铁筷子扒起来,又夹着胡椒羊rou汤中的rou片,大口大口的吞咽着。

    很快刘李氏又给刘志荣和刘大宝俩人乘了一份河漏面,最后才是自己。

    看着渐渐昏暗下来的窗外,刘李氏到又到一旁的柜子中拿出煤油灯。

    咔擦!

    小火柴点燃了煤油灯,将煤油灯挂在墙壁上,顿时整个餐厅的都明亮起来。

    “大宝!安家的姑娘,今天娘看过了,虽然瘦了一点,但咱家也不是什么贵人,能凑合着过就行了,日后给咱们老刘家生个一男半女就好。”刘李氏对于儿子能够娶到媳妇,已经很高兴了。

    毕竟在大明匠户都是下等人,如果在江南地区还能勉强过,但是在北方边镇的匠户那是火坑,谁家愿意将自家女儿往火坑里推,除了同样是匠户家的女儿,才可能会嫁给匠户。

    “嘿嘿!谢谢娘!”刘大宝扒着面傻笑道。

    “既然如此,那明天中午我休息的时候,大宝你和我去安家,先将这件事定下来。”刘志荣看到婆娘没有什么意见,便对着在一旁傻笑的大儿子说道。

    “好的,爹!”刘大宝连忙回道。

    “孩子他娘,有没有蒜给拿几瓣,这个面不够味。”刘志荣拌了拌面说道。

    刘李氏连忙到厨房拿了一头蒜给刘志荣。

    “不用那么多。”刘志荣连忙说道。

    “当家的吃吧!菜市场的蒜头便宜得很,三个钢镚五斤。”刘李氏连忙劝道。

    刘志荣将一头蒜掰开,每人两瓣,随手往嘴里丢了一瓣,然后大大的扒了一口河漏面,又疑惑的问道:

    “孩子他娘,今天怎么没有看见老赵家的婆娘过来串门”

    由于汉民移民大多数都在中央行省工作,特别是铁炉堡更是分配到了十六户之多,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汉民们天然的抱团取暖,关系比较好的或者住得比较近的,自然而然的会经常串门联络。

    “当家的,你不说我都差点忘记了,今天老赵家来了好几个民政所的官爷,说老赵两口子虐待孩子和没有让孩子去上学,听说本来要抓赵家婆娘去劳改,后来改成扫大街一个月。”刘李氏连忙绘声绘色的说道。

    刘志荣喝了一口羊rou汤,抬头疑惑的说道:“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