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零零之与熊共舞_第一百四十六章 茶叶商人(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六章 茶叶商人(三) (第1/2页)

    路丰城提着着钢弩和短剑,随着林肥牛在中街闲逛着。

    不时林肥牛给他介绍了沿街店铺,还有各种情况。

    特别是林肥牛介绍到好几家专门在做粮食贸易的店铺时。

    他惊出一身冷汗,因为恒古国的粮食、食盐价格异常便宜,比如精面粉一两银子可以买三石(大明一石相当于帝国92公斤左右),粗面粉一两银子四石略多。

    雪盐一两银子可以买超过两石。

    再看看大明的粮价和盐价,一两可以买大米两石、海熟盐一石。

    幸好他没有贩卖盐过来,当然这个和他没有门路也有关系,毕竟万历年间对于私盐的控制还是挺严格的,除非是关系户,不然很难弄到大量的私盐。

    像他这种小商人去碰这个,怎么死都不知道。

    路丰城好奇的走到一家叫西门粮食贸易行里面。

    “客人需要什么”伙计连忙靠过来招呼路丰城。

    “你们的雪盐怎么卖”路丰城用手轻轻的一沾,放嘴里面尝一下。

    纯粹的咸味,没有大明盐的苦涩或者怪味,颜色也相当的洁白无瑕,是上等的雪盐。

    “精盐一公斤两个钢镚,这边还有粗盐给牲畜吃的五公斤一个钢镚,你可别拿粗盐自己吃,这个可是没有处理加工过的,人吃了对身体不好。”伙计又指着一旁大颗粒、颜色有些不纯的粗盐提醒道。

    路丰城捏一些粗盐,用舌头轻轻的一尝,淡淡苦涩味和大明的盐差不多。

    对于恒古国币制,他经过林肥牛的介绍之后有所了解。

    显然这个价格简直是白菜价了。

    “怎样路兄弟要不要买一些回去”林肥牛在一旁建议道。

    “是啊!老板来一些吧!”伙计也跟着劝说。

    路丰城却连连摇头苦笑道:“大明贩卖私盐,轻则流放重则斩首,我只能偷偷买两斤回去自己吃。”

    “路兄弟!你们大明咋怎么麻烦我们这里都是随便买卖的!”林肥牛不理解大明的这种规定。

    帝国对于食用盐的控制,其实也非常的严格,但是帝国是源头控制,即不允许私自开采盐矿或者制盐,由于帝国盐业公司统一开采批发。

    而对于从帝国盐业公司购买食用盐,帝国并不管理其售卖。

    当然为了避免商人故意抬价,帝国盐业公司在各地会委托帝国粮食供销社,定价出售食用盐。

    帝国盐业公司的统一批发价是精盐一公斤一个钢镚、粗盐十公斤一个钢镚。

    而帝国粮食供销社的零售价是精盐一公斤两个钢镚、粗盐十公斤两个钢镚。

    至于民营的零售商,你爱卖多少钱是你的事,如果你一公斤可以卖一百钢镚,那也是你的本事。

    事实上正是因为帝国粮食供销社的存在,令帝国的食品物价一直被内阁死死地掌控着。

    作为商人的路丰城当然希望朝廷可以开放食盐买卖,问题是食盐专卖已经成为大明的财政支柱,每年可以收两百万多两盐税,本来大明的财政就问题重重,那样就更加不可能放弃盐税这个重要的财政来源了。

    而帝国神历二年的财政收入是多少呢

    农业税(耕地税约8.5万银币、牲畜税约9.6万银币、伐木税约1.6万银币、渔税约0.3万银币)一共约二十万银币。

    商品附加税一共约一百三十六万银币;个人所得税(工人或者商人收入的1~5%)一共约二十七万银币;

    帝国国营农场(含牧场、林场)上缴国库七十一万银币。

    帝国国营工厂(含矿山开采)上缴国库五百三十九万银币。

    帝国国营商业(含店铺出租)上缴国库一百一十六万银币。

    以上一共909万银币(战争缴获不计入)。

    相当于454万两左右。

    而大明万历年间一年的财政收入是多少约3000万两,看起来这个数字相当的不错啊!

    如果这些钱都是入了国库,那当然是不错,问题是大明的财政制度简直是坑孙子。

    各地各卫所、两京、各部都有自己小金库,太仓也就是大明国库一年到头收不到多少钱,这样就造成了大量的截留和贪污,加上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