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四章 恒明条约 (第2/2页)
:“田义去取玉玺过来!” 他知道自己或者说大明没有拒绝的权利。 “臣遵旨!”田义连忙去取玉玺。 “识时务者为俊杰!明皇倒是比那些腐儒看的开!”黄豪杰知道朱翊钧绝对是一个聪明人。 从他可以洞察文官的本质就可以看出来,要不是受限于时代局限性,他未必不能成为秦皇汉武那样的雄主。 一会田义便带着玉玺过来递给万历。 万历没有说话,接过玉玺便在两份条约后面盖上大印。 黄豪杰从蛇环中取出大印,也在两份条约中盖上,并收走其中一份,便大步流星的向殿外走去。 刚刚走到门槛处,他背对着万历皇帝和大明文武,缓缓的说道: “那张椅子给朕留着,说不定哪天朕还要回来坐坐!” 说完便头也不回的向皇极门而去。 万历和殿中文武当然知道,黄豪杰最后一句话的意思,那就是如果他们不遵守条约,那么恒古帝国将再次兵临城下。 一股耻辱顿时盘踞在万历和大明文武心上。 万历呆呆看面前的条约,仿佛重如泰山一样。 …… 另一边,黄豪杰带着禁卫军在明军敬畏的眼神中,沿着原路返回永定门南侧。 “陛下!为什么不直接吞并大明”李方疑惑的问道。 “大明人口太多,领土过于庞大,帝国人口太少了,等到帝国消化了本土才能考虑吞并大明!”黄豪杰一边走一边说道。 其实黄豪杰还有一些原因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大明境内的封建势力太过于庞大、变质的儒家思想盘根错节、加上大量的官僚地主,如果要完成改革,不杀个血流成河估计是完成不了。 黄豪杰不想同这些文人勾心斗角,玩政治斗争。 与其吞并大明,不如留在那里,不断的从大明移民到本土,然后通过经济、军事不断的压迫大明,迫使大明主动改变。 反正他有的是时间慢慢来。 神历三年八月二十三日。 大明被恒古帝国兵临城下,并攻破京城一事,迅速在整个大明传开了,特别是《恒明条约》的签订,更加让无数的大明文人无法接受。 秦淮河畔,画舫游船,美人扶栏唱玉树; 金陵江南,茶楼酒肆,才子仰头叹汴州。 “各位兄台!这《恒明条约》简直是丧权辱国,我大明竟然沦落到要被蛮夷驻军!”一个奶油小生的书生看着从北方传抄过来的《恒明条约》顿时拍案而起。 “哼!如此条约,不如战死算了。”一个方脸青年书生冷哼道。 “依我看,定是朝中jianian臣!”另一个尖嘴猴腮、衣着华丽的书生若有所指的说道。 “咳咳!各位公子,勿谈国事!”不远处的掌柜提醒道。 大明的文人sao客、书生大儒纷纷义愤填膺,轻则牢sao满腹,重则破口大骂。 一时间无数的弹劾奏章、万民书、呈情书,像洪水一样冲向大明内阁。 三边总督李汶、甘肃巡抚田乐、甘肃总兵达云等人。 无奈的看着邸报中的《恒明条约》,他们没有想到恒古国竟然瞬间就攻陷了京城,逼迫朝廷签订了条约。 “腾霄!你在甘肃要多加担当,皇上已经下旨传本官和东洲回京述职,哎!真是多事之秋啊!”李汶叹气道。 事实上,作为大明中少数和帝国交手过的人,田乐和李汶这一次去京城,是万历要同他们商量对抗恒古帝国的方法。 “万历三十年六月十七,恒古帝国(北华),驱飞艇三十,禁军千五,突袭京城,时神皇黄天亲至永定门外,晌午飞艇炮火齐鸣,半时辰连破永定、正阳。 帝见敌势不可挡,不忍将士枉死,令秉笔陈矩开午门。 ……”—《明实录—神宗实录》 这一次事件,史称“万历壬寅立秋之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