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零零之与熊共舞_第一百七十四章 东巡之海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东巡之海都 (第1/2页)

    神历四年一月二十九日。

    在海西城以及周边考察了一天之后的黄豪杰,又搭乘飞艇向海都方向而去。

    帝国的海都位置,和后世的海参崴有一些不同,海参崴是位于小半岛上面,帝国的海都位于海湾里面的冲积平原上,位置大概位于后世俄国的塔夫里昌卡。

    作为未来的大都市,当然不能选择在半岛上面建设城市。

    不过海参崴的原址,他也不打算浪费了,那里可以作为海军港口和造船厂。

    黄豪杰打算按照升龙城的方式,除了主城,还要建设三座卫星城来分担和拱卫海都。

    分别是双子城、海运城(纳霍德卡)、望南城(斯拉维扬卡)。

    其中双子城作为重工业城市、海运城作为贸易港口和渔业城市、望南城作为轻工业城市以及通往朝鲜的交通枢纽城市。

    至于海都则是交通枢纽、行政中心、文化教育、经济贸易、海军港口。

    在黄豪杰提出东部陪都计划之后,何仕就开始往海都的位置附近调兵遣将。

    目前海都附近已经聚集了接近五万人、还有一大批物资。

    何仕已经率先在海都附近建立了一个飞艇中转站,一个风力发电站。

    这五万多人,有两万多是汉民,剩下的是女直、慕古、朝鲜人。

    接下来还会陆陆续续调集人口过来填充这里。

    黄豪杰预计要从辽东一千两百万汉民中,移民两百万人填充海都和三江行省。

    向大兴安行省和外兴安行省,分布移民一百万人。

    这还是初步计划,未来帝国需要向大明北方吸纳不下于三千万人口。

    黄豪杰之所以有信心可以吸纳到这么多的移民,这可以说是天助我也。

    今年黑衣卫又发现大明、中亚、俄国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

    随着明末小冰河气候的逐步逼近,未来干旱、洪涝、台风、暴风雪之类的极端天气将越发的频繁。

    在故土饿死和移民活命两个选择面前,再怎么坚定的人,也无法无动于衷,特别是那些一大家子的。

    加上大明的土地兼并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大明北方的无地或者少地贫农非常密集,这些人根本抵抗不了天灾人祸。

    至于大明到救灾能力不提也罢,这是封建社会无法解决的问题。

    神历四年一月三十日。

    黄豪杰的飞艇冒着风雪,缓缓降落在刚刚修建好的海都飞艇中转站中。

    一下飞艇,他就看到在一旁等候多时的何仕、孙兴(金州卫千户孙隆之弟)、纳兰拜音(拜音答里)。

    “参见神皇陛下!陛下圣安!”众人连忙行礼问候。

    “免礼!”黄豪杰边走边说。

    “多谢陛下!”何仕等人连忙跟着黄豪杰。

    “好了,我闲话就不多说了,带我到海都城的规划位置上。”黄豪杰雷厉风行的说道。

    “是!陛下请跟臣来!”何仕带路向飞艇中转站西南侧走去。

    半个多小时之后。

    一行人来到一片面积广阔的河岸平原中。

    不在少数的民众正在修建河堤。

    黄豪杰看着平原上已经用红绳定好的规划定点,向一旁的何仕吩咐道:

    “让附近的人离远一些。”

    “是!陛下!”何仕连忙吩咐下去。

    不一会一大群民众正在远处看热闹,特别是汉民们,顿时将他们围观群众的天赋点了出来。

    他们正在交头接耳小声的讨论着黄豪杰这个帝国皇帝。

    黄豪杰身上的纳米机器人瞬间弥漫周围一百米之内的空间。

    取出一张设计图,瞬间纳米机器人便开始工作起来。

    先是看不见的地下,接着城墙快速的形成,就像被喷了尿素的黄豆一样,一段长一百米、高十米、宽十米的城墙转眼之间便出现在平原上。

    远处的民众顿时不约而同的擦了擦眼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