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一块殖民地 (第1/2页)
神历四年三月二十七日。 恒明联军攻陷缅甸南部东吁王朝的首都东吁城。 在东吁城修整的帝国飞艇舰队,并没有打算离开。 帝国空军司令欧南阳和大明云南副总兵沐睿(沐昌祚儿子),三月二十日,沐昌祚因年老多病,在阿瓦城修养,两万明军和三万木邦兵由于其子沐睿带领。 “欧大人!我们不知何时可以班师回国!”沐睿正在一旁小声的问道。 “回国这里不就是国内吗还回哪里的国沐将军难道没有听说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吗我站在哪里,哪里就是帝国的领土!”欧南阳直勾勾的看着沐睿说道。 “这不太好吧!”沐睿吞了吞口水说道。 “有什么不好的难道我们劳师动众来这里喂蚊子吗小子,老实告诉你,缅甸这地我们是一定占的,他们不服就让他们来比划比划。”欧南阳冷笑着说道 他早就接到黄豪杰的命令,要在缅甸建立第一块殖民地。 目前缅甸人口就六百多万,其中减去大明名义上控制的孟养、木邦、八百,还有西南沿海地区的若开王朝,总人口依旧有四百多万人。 而且缅甸宣慰司和东吁王朝区域是缅甸的精华区域,河谷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众多,河网密布水源充沛,典型的热带气候光热条件好。 可利用耕地面积达到了一千五百万公顷,也就是两亿两千五百万亩。 哪怕把其中一些不适合机械化耕作的土地去掉,只要开垦出其中五千万亩,也是一个妥妥的大粮仓。 以一亩地生产两百公斤稻谷计算,加上一年种植两季水稻,一年可以生产两千万吨稻谷,将近一千八百万吨大米,最少可以养活七千万人。 除非黄豪杰脑袋进水了,不然这地他是一定要占的。 这也是为什么帝国会帮助大明干缅甸的原因之一。 获得这个大粮仓,有利于帝国粮食的安全,毕竟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 这里变幻莫测的小冰河气候,说不定哪天就会光顾帝国的农业区,多弄几个大粮仓有备无患。 到时候就算是中央行省农业损失惨重,也可以从三江行省或者缅甸获得补充。 神历四年四月五日。 另一支飞艇舰队抵达东吁城,一个营的陆军被安排过来。 黑河通道的负责人陆马,正式被任命为缅甸总督区总督。 其实缅甸总督区的正式名称是,恒古大明联合缅甸总督区。 大明的云南副总兵沐睿就是副总督。 两万明军和三万木邦兵,加上俘虏的二十六万缅甸兵,陆马从中挑选了五万精锐作为仆从军,剩下的二十六万,十万作为工程兵、十六万作为军屯兵。 原明军的士兵作为中层,帝国士兵作为上层,缅甸兵和木邦兵作为基层,形成了帝国在缅甸的殖民体系。 沐昌祚父子显然不敢反抗帝国,沐昌祚只能带着一万明军押送一大批财宝和物资回云南。 这一次灭亡缅甸战争,收获了庞大的金银珠宝,白银折合七百万多两,黄金折合十八万两(兑换白银约三百六十万两),奇珍异宝(大多数是翡翠、红宝石、蓝宝石之类的)不计其数。 在分配上是帝国占七成,大明三成,另外帝国要了所有的黄金,分配给大明的就是三百七十万两白银和三分之一的奇珍异宝。 实际上明军很多士兵都抢了不在少数的财宝,帝国估计至少有价值八十万两的财宝被明军士兵抢走。 至于沐昌祚或者其他人敢不敢在押运途中中饱私囊,那就不关帝国的事情了,反正分配清单外交部已经递给万历了。 神历四年四月十一日。 嚯嚯嚯……呜呜呜…… 两辆千足虫运输车运载着四千多吨物资抵达东吁城。 他们其实在三月初就已经从旅顺城出发了,沿着大明的海岸线一路向南,然后进入长江河道逆流而上,在武汉补充了煤炭之后,再次逆流而上抵达攀枝花。 接下来是陆路抵达云南大理城,然后通过孟养进入伊洛瓦底江上游,然后顺流而下达到中游的阿瓦城,然后走一段河谷平原抵达东吁城。 两辆千足虫运输车运输的主要是水泥、风力发电机组、储雷石电池、一大批黑火步枪、火炮和弹药,还有一批复方青蒿丸和醋柳酸消炎药。 热带地区疟疾是无可避免的,所以青蒿丸和醋柳酸消炎药必不可少。 事实上为了增强帝国和缅甸总督区的交通,内阁计划扩大西安飞艇中转站、成都飞艇中转站,新增大理飞艇中转站、阿瓦飞艇中转站、东吁飞艇中转站。 同时将今年生产的八艘真理级飞艇(运输型号)调集到这条线上,未来一年之内计划将真理级飞艇的数量提升到二十艘。 形成漠北—河套—西安—成都—大理—阿瓦—东吁空中大动脉。 这条路线全长约3900公里,飞艇单程需要三天左右,这个三天是包含中途充电、装卸货物的时间。 二十艘真理级飞艇,假设一年飞三百天,每一艘真理级飞艇可以运载60吨货物。也就是说一年帝国可以向缅甸运输六万吨货物,缅甸同样可以向帝国运输六万吨货物,一年总运输量达到了十二万吨。 这个效率相当于六辆千足虫运输车,一年跑帝国本土—缅甸的运输量。 另外帝国准备规划一条漠北—缅甸的水陆通道。 从漠北—河套,这一段是一千公里陆路;河套—凤翔(今陕西宝鸡),这一段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