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五章 下南洋 (第1/2页)
在金陵城参加女皇登基庆典之后,葡萄牙驻天竺总督德萨尔达尼亚。 并没有马上回去天竺果阿。 而是和坐着一艘北海级运输船(散货轮船),前往位于吕宋马尼拉港的南太平洋舰队。 由于此时北半球是冬季风盛行的季节,运输船在顺风的情况下,速度有所提升。 德萨尔达尼亚站在甲板上面,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茫茫碧波。 一旁的神父阿索方,沉默一会之后问道:“总督先生,真的决定加入中华人的阵营吗” 德萨尔达尼亚看了阿索方一眼,反而问道:“阿索方,你说主真的存在吗” 阿索方顿时眉头一皱,反驳道:“总督,你是想背弃主的信仰吗” “呵呵!主如果真的存在,他为什么不像神皇帝一样,来到人间展现神迹呢”德萨尔达尼亚嘲讽道。 显然德萨尔达尼亚对于耶稣教的信仰并没有太虔诚。 阿索方顿时又惊又怒,不知道如何反驳德萨尔达尼亚。 德萨尔达尼亚摇了摇头继续说道:“阿索方,你没有去过升龙城,你不会知道这个世界真正的伟大。” 说完德萨尔达尼亚便离开甲板。 在运输船中,还有另一群人,也搭乘了这一艘运输船。 徐立白和徐本士俩人,是魏国公徐弘基、定国公徐希夷家族的旁支。 随着大明和帝国合并,原大明勋贵们,已经知道大明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 女皇刚刚登基,就颁布了《禁止缠足令》、《宗室改革法案》、《大明君主立宪法案》…… 这一系列的改革,已经是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了。 特别是《宗室改革法案》,除了朱轩婷父亲潞王和其他十几个亲王,其他宗室通通移出皇室名单之中。 这些人原来的俸禄之类的,也开始逐步削减,预计未来三年内,大明皇室只保留二十个亲王。 而且这些亲王也是有名无实的存在,就只有每个月十万代金券的俸禄,其他的想都别想。 至于被移出宗室的朱氏子弟,那就发一笔安家费,然后去自谋生路。 不过这样一来,对于那些底层的朱氏子弟而言,也是一件好事,毕竟之前他们的俸禄也不多,加上宗室身份的限制,只能在封地当混吃等死,相当于被圈养的猪一样。 现在被移出皇室名单之后,他们就是自由之身,可以当官、参军、经商,甚至当农民工人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事实上,后来一部分朱氏子弟,在帝国科学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被黄豪杰称为“用错天赋的一族”,当皇帝才能一般般,但是当科学家、艺术家他们是认真的。 言归正传,随着《宗室改革法案》的出台,大明五大公爵也心知肚明了,他们的迟早要成为平常百姓家。 所以五大公爵,就开始未雨绸缪了,大量的旁支拿着安家费,被分散的各地去自谋生路。 而徐立白和徐本士,俩人则带着从大明招募过来的人,准备去吕宋总督区闯荡。 这也是大明此时的潮流,叫走南闯北,或者叫上北地、下南洋。 大量的无地、或者少地农民,或者城市中的无业游民,纷纷向南洋和帝国本土涌去。 这是一个大时代背景,汉民保守的观念,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快速的改变着。 “立白,你到吕宋打算干什么”徐本士躺铁床铺上向对面的徐立白问道。 对面床铺的徐立白显然有一些不适应坐船,脸色一些发白,有气无力的回道: “可能开农场吧!我听说吕宋是一年四季都是和夏天差不多,种田最适合了,另外我和几个跑南洋的北华商人打听过。 种果树收益不错,特别是榴莲、菠萝蜜、香蕉,这些运到北华去,一斤可以赚20~50代金券。” “你打算种田,那也不错。”徐本士想了想说道。 “那你呢”徐立白向他问道。 徐本士一个鲤鱼打摆,将一份地图摊开,指着吕宋总督区的宿雾岛说道: “我打算去承包一个铜矿来开采,吕宋总督区的宿雾区有很多铜矿,北华本土对于精铜的需求量非常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