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四章 戮 (第2/2页)
“诸位,”沈杨抱拳躬身。“诸位能帮小可拦他一拦,便是做了天大的好事。我知诸位皆是有勇之人,绝不会因他的只言片语就丢了胆气。但无论如何,江湖事就该交由江湖人来解决。还请诸位能速速离去,以免遭受无妄之灾。” 沈杨说得诚恳,但落某些人耳中,诚恳也都变成了欺骗。 “公子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让我们甘受其辱不成” “诸位放心,你们所受诋毁,我定会让他付出相应的代价。” “所以公子此前大喊,也不过是为了利用我们这些寻常百姓” “非是利用!”沈杨摇头。“实是情急之下的权宜之计,还请诸位多多见谅才是。” “权宜之计”有人冷笑。“公子方也说了,江湖事就该交由江湖人解决。且观此人模样,早早便对我们起了杀心。公子可曾想过,或只因为你的一个权宜之计,便会让我等丧命于此。所以公子这话,未免说得太轻了些,将我等性命,未免也看得太轻了些。” 沈杨无言,一向自认口才很不错的他,现在竟是连话都说不出口。他觉自己好像做了件错事,一件因为说错话而引发的错事。而当他显无言时,史小天却是给出了解决办法,且是两条。 “堂堂抓鼠狗沈杨沈大侠也会有不能解决的事” “不能解决的事很多,当下不就有两件” “其中某一件,我也想不出到底该怎样才能帮到你,但就当下这件,我却可以给你提出两个建议。” “愿闻其详!” “其一,真就立马拿了我这柄剑去换万两白银,然后依你此前所许那般付与他们相应的报酬。当然,在你做此选择时,也该考虑考虑或可发生的两件事。其一是你能不能拿到这柄剑,其二嘛,便是这剑能不能卖出万两白银的天价。” 沈杨皱眉,这确实是两个很值考虑的事情。 “那你再说说第二个建议。” “相比第一个,第二个无疑会简单得多。因我始终相信世间不存在那种生来便不怕死的人物。他们不怕,仅是因为所闻所见还未达到他们的心理极限。所以你若真想让他们快快离开,只需和我联手。不消片刻,他们就会尽散于前。甚至都不需要你动手,就这些腐泥烂草一样的东西,只用我长剑一挥,便能尽斩于前。” “你和他们有仇” 沈杨问出了自己一直疑心的问题,可他尚未得到回答,早已忍无可忍的京城百姓便是无视一切的冲了上来。 “今天就该让你知道知道,这京城,非是你想撒野就能撒野的地方。” “诸位只管上前拼杀,打伤打死不论,我上面有人!” “有人” 冲将上来的百姓本是极多,史小天正在犹豫该从何处下手时,那有人的声音便是传来。嘴角掀起一个玩味的笑容,双脚一蹬,他就直直冲向了那人。不,他不是一个人,因在冲出的瞬间,始终站在他身边不言不语的黑衣人也是如影随形般的紧跟而上,两人距离,竟是连个外人都插不下去。 史小天出,马杰袖中短箭也是紧跟而出。但因史小天身在人群之中,为免误伤他人,马杰只能觑着空隙的放些冷箭。而当他想一窜而上,居高临下去参与战斗时,未曾跟在史小天身边的另一黑衣人也是直直迎上了他。 说来沈杨速度要比史小天快上不少,且两人距离相似。所以史小天的长剑未到,沈杨已是一脚将那高叫之人踹翻在地。正欲挥爪迎上史小天的剑,一把短刀却是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侧。不得已下,他只能转身应对。而仅这一刻的时间,那被沈杨踹翻在地的家伙也是暴露史小天剑下。 长剑下挥,中途却是又被一根如婴儿手臂般粗细的木棍拦阻片刻。木棍被齐削而断,史小天也笑出了声。 “好好好,既都不想活了,那便让我送你们一程。” 长剑在空中挽了一个剑花之后,也是被史小天倒握剑柄。再冲而出,便是再听不到许多人吵嚷叫嚣的声音。 “二十年前,你们不让我进这座城,二十后,我进了,且将带给你们我之前所经历过的那种噩梦。”史小天边杀边说,滚热的鲜血溅到他的脸上时,他也露出了在热水中沐浴的表情。“要做老百姓,你们便该去做真真正正的老百姓。你们不是,因为生在城中,你们就排斥和瞧不起所有城外的人。你们眼中的他们是只能吃糠咽菜的废物,正如现在的你们在我眼里,不,甚连吃糠咽菜也不如。相比别人,你们自觉高贵,可这世间从来就没有一直高贵的人,今天的你如何待他们,不久的将来,他们也会如何来待你。道理很简单,可是你们想不通。可,既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想不通,那就永远都不要想了。你们想要的东西,地狱会有,仅是不知你们还能不能抢过那些吃糠咽菜的泥腿子。” 沈杨着急,马杰也着急,他们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百姓遭人屠杀而无所作为。 他们只能无所作为。 沈杨虽能暂时摆脱那把短刀的袭扰,怎奈史小天根本就无和他相接相触的打算。街上人很多,他又何必执着于当下一隅。所以沈杨未至,他又极速窜了开去,继续开展自己向往已久的屠杀之旅。 马杰的飞镖等物虽能隔空远射,但因那两把长仅一尺八寸,宽不及六寸的双叉侵扰下,他也只能时不时就打出一镖去阻住史小天刺下的长剑。 “走,都走!” 沈杨怒极而喝。其实不用他喊,街上那些本还信心满满的人们已在史小天那满是鲜血的剑下颤栗了。而对大多数的人来说,颤栗之后最本能的选择,便是远离那让自己颤栗的东西。 他们在逃,没命地逃。直至身后再听不到喊叫哭号,直至又走进了慢行如常的人群,他们方敢停下来喘一喘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