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4章 成功把老花镜推销了出去 (第2/2页)
孙承宗并不以为然,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笑道:“年初卢象升和你活捉罗汝才,现在洪承畴和孙传庭又活捉高迎祥,天佑我大明,这是天佑我大明啊!” 丁原听着孙承宗大发感慨,心里五味杂陈,他又递上第二份塘报,说道:“孙老爷子还是再看看这封吧。” 孙承宗还没从刚才的喜悦中缓过劲来,面带微笑的接过塘报。 只须臾之间,孙承宗脸上的笑容便凝固了。 “建虏酋首黄台极称帝?” 丁原微微颔首道:“这是四月十一的事情了,建虏酋首黄台极在沈阳登基。国号为清,民族为满洲。” 孙承宗捏着这份塘报,他在院子里来回踱着步子,低头思索着。 “你怎么看?”孙承宗突然停下脚步,抬头问道。 丁原斟酌着说道:“此酋称帝,必然会在不久的将来进犯我天朝。” “哦?此话怎讲?” “自从老酋首努尔哈赤毙命之后,建虏内部各种声音不断,虽然黄台极称汗,但他还未服众。如今又称帝,急需抬高声望。建虏乃蛮夷也,只重军功,因此我猜过不了多久,他便会趁着我大军在中原围剿流寇之际,安排一支军队入关侵扰,不过此次建虏入关,不会深入冒进,只会捡取我关防薄弱之处,捞了好处便走。黄台极要的是一场胜利,来给自己称帝献礼。” 孙承宗深吸了一口,目不转睛的看着丁原。 这一番论道,鞭辟入里,有理有据,而且言辞之间对建虏的行事风格了解极深。 孙承宗不禁感慨,江山代有人才出,有丁原这样的年轻后辈顶上来,看来自己真的可以退休了。 “你说的不错。”孙承宗缓缓说道,“法子呢?你什么对策?” “第一步是坚守。”丁原沉吟道,“建虏此次入关,只要胜,不敢败,因此只要固守城池,待建虏兵疲马乏之际,再出城击之,定能杀得他们片甲不留。” 孙承宗突然想到了什么,看着丁原道:“这就是你在安新县修筑新城的原因?” 丁原笑了笑,没再回答,算是默认了。 孙承宗把两封塘报重新收好,轻吁一口气道:“都看完了,忧也罢,喜也罢,都跟我这个乡野匹夫无关了。若是建虏进犯至高阳县,大不了就是带着我孙家上下,与敌血战,至最后一人而已。” 丁原正色道:“学生作为安新县cao守,必定竭尽全力守护一方子民,不会让百姓受苦。这一点上,请老爷子放心。” 孙承宗却是没有说话,他呆呆凝望了一会如墨的天空。 过了半晌,孙承宗猛然想起来,丁原来这里应该是推销老花眼镜的,便指了指鼻梁上的眼镜问道:“你这老花眼镜多少钱一副?” 丁原笑道:“十两银子一副。如果一片镜片碎裂了,二两银子去丁记铺子,给换新的。” 孙承宗点点头,“我要十副。” 丁原有些意外,不好意思的说道:“没那么多,目前就制成了八个镜片,四副眼镜。” 孙承宗摆了摆手,“不着急,什么时候做好了,送来我府上便是了。只是现在鼻子上这一副,我是要留下了。是不是还要跟上回一样,让老夫帮你广而告之?” 丁原摸着后脑勺,直言不讳道:“要的,要的。孙老爷子要是能亲自示范,我这老花镜必定风靡保定城。” 孙承宗笑着摇了摇头,“真是拿你这后生没办法,老夫明日就带着老花镜办个酒宴。” 丁原赶紧说道:“那就有劳了。” 孙承宗点点头,唤来了孙府的管家,吩咐道:“你去账上取一百两交给丁cao守。” 孙承宗一口气买下了十副老花眼镜,这让丁原喜出望外,收下一百两银子,兴冲冲的回到了家里。 第二日,他便安排史铁柱和那几个临时找来的玉器工匠加大老花镜片的产量,应对激增的老花镜需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