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刁后很嚣张_第二十一章 坑货四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坑货四爷 (第1/1页)

    王泽枫出了书房,直奔祖母的院子,刚奔出两步,却停下了来。

    他想起来,这个时辰四叔应该正在祖母那里。

    而如今王泽枫最不想见的人就是四叔。

    当日meimei根本不想出门,四叔非怂恿着去。

    出门后,他却又丢下二哥和meimei,自己去和……

    哼!结果害得meimei和一家人都…

    后来更是添乱害得娘亲更添大病。

    虽然身为晚辈,他不该怨怼长辈,终是意难平。

    只能眼不见为净吧!

    想到这,王泽枫身形一转,拐向娘亲苏氏的院子。

    苏氏刚听说女儿被拐时,昏厥过去,醒来后也很不冷静。

    然而为母则强,她强忍惊痛,稳住心神,安排家里寻人,安慰再次一病不起的婆母。

    虽在人后时常悲苦饮泣,在众人面前倒是很稳得住。

    直到三爷王景秋回来,有了主心骨的苏氏,一直强撑着那口气散去,立时病倒了。

    谁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四爷王景冬,再次添乱,让苏氏的病情更是雪上加霜。

    这还得从和筱筱一起被拐的那个女孩说起。

    她原是柳州附近庄子上一个落魄秀才之女,前年她的秀才爹不幸患病去世。

    因是外来户,亲朋无靠,和寡妇娘两相依为命,日子甚是艰难。

    一天她出门拾柴,被拐子看到。

    见她长得水秀,趁人不备迷虏了她。

    她那寡妇娘找了三天没找到她,绝望至极,竟是自尽而亡。

    这个叫王香儿的小姑娘成了孤儿。

    被救后,先被官家安排暂养在县衙一个狱婆子家。

    这当然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当四爷王景冬得知此事后,心思一动,有了个想法。

    自从弄丢了小侄女,四爷心里也很不好受,尤其看到三嫂,更是心虚羞愧,一直心心念念的想将功折罪。

    可是有了前车之鉴,谁敢再安排他做事?

    不说苏氏对他心里有多怨恨,面上理也不理他。

    连长房大奶奶张氏对王景冬也是不满的很。

    不说别的,因为小叔子的不着调,不仅弄丢了她最疼爱的福星小侄女,还害得好不容易有好转的婆母再次躺倒。

    老太太万一有个好歹,不说孝道,就有点自私的说,自家大爷又得守孝。

    一连六年,到时身为年过四十的武官,还有什么前途?

    自己的嫡子才五岁,日后的前程依靠哪个?

    虽然有三弟家的叔侄们帮衬,可哪有亲爹更可靠?

    被众亲齐齐不待见的四爷,一直夹着尾巴。

    饶是他平素是个混不吝的,造成这种祸事,他也于心难安,所以特别想做一件事讨好大家。

    可他没能耐把亲侄女找回来,弄个假的安慰安慰,总行吧?

    于是,想当然的四爷把王香儿接到王家,自作主张的对县太爷林茂说,自家领养了这丫头。

    林茂对他虽然有些不放心,可一想,这又不是什么大事,也就答应了。

    四爷自认办了件好事,直接把王香儿给三嫂送了去。

    说是让她陪着三嫂,好借个东风,王香儿都找回来了,咱家筱筱也顺着回来了。

    结果东风没借到,倒是寒风凛冽摧心肝。

    问话间,王香儿把自己的经历说了一遍,其中就包括拐子对那个被拐男童的暴行。

    苏氏哪里受得了这个,联想到自家爱女可能的遭遇,一下子被刺激大发,再次昏厥。

    醒来后,精神状态就一直不太稳定了,有时甚至连人都认不清。

    所以王泽枫心里才那么怨恨四叔,看都不想看到他。

    来到苏氏的院子,隐隐一股药味儿。

    守门的丫头说三奶奶正好醒着,精神也好。

    王泽枫赶紧进去,把meimei的消息按父亲的嘱咐,缓缓告诉母亲,还极力美化meimei的处境,为得让娘亲从此宽心,尽快好起来。

    果然,苏氏激动的死死抓住三儿子的手,反复追问是不是真的。

    得到千般肯定后,竟是放声大哭,心里郁气消散不少。

    又听说长子马上去接回在外寻妹不归的次子,更是精神很多。

    竟是能起身下床,说要亲眼去看看那封信。

    王泽枫有点傻眼,他忘了这个茬儿,他娘亲可是识字的,娘要看信这一点怕是老爹都没想到。

    不过人家老三多机灵啊!马上编了好几套话哄住了娘亲。

    什么老爹拿着信去找二舅了。

    大哥要远行,娘也不帮着准备准备?

    儿子我一心想着娘亲,还没去祖母那呢,也得赶紧告诉她老人家这个好消息吧。

    苏氏一听,句句在理,没再坚持看信。

    虽然最想去帮大儿子准备行囊,可想到自己病了这么久,也没去伺候婆母,不如趁机一起去看望。

    王泽枫扶着苏氏慢慢的去了老太太的院子。

    那边心细如发,最了解爱妻脾性的王景秋,却已安排长子王泽桐模仿信里笔迹,尤其是筱筱留的记号,再写一封能给母亲、妻子看的。他则是赶紧去了衙门找好友林茂。

    从事发开始,林茂一直为此忙前忙后。

    虽然明查暗访的及时得当,被拐的孩子们陆续都被追回,唯独少了好友的爱女,他一直愧疚自责。

    连番对后来抓捕到的拐子审讯,却一无所获。

    全部线索都断在没有“归队”的二当家身上。

    之前林茂派捕快随王泽楠一起追捕,可那拐子男的行踪断在赵国和契丹边界附近,找了三天无果,只好撤回人手。

    那是别人的辖区,他不好派人越位住查,只能移交。

    王泽楠拒绝同回,一直守在那里继续追查。

    林茂心里不安愧疚,不断的派人和临县地方官接洽,恳请临县同僚们多多帮忙。

    这些情况王景秋哪会不知,所以第一个就先告诉他这封信的消息。

    二人就这封信研究了好一阵,基本断定筱筱应该真的被带去了京城,带走她的人也似乎没什么恶意,暂时应该没有危险。

    下一步去京城找人势在必行。

    基于某些原因,王景秋并没有算盘告诉林茂,比如女儿那封特殊的家信,还有他对那个贵人身份的猜测。

    只请好友对知情人放风,就说筱筱已经找到,第一天就被救了,因受了惊吓,在外养病未归,已经有可靠的消息传来,病好后就会接回家。

    林茂自然心领神会,满口应允。

    辞别林茂,王景秋回家,想先安抚好老母妻子,然后立即启程去幽州,告诉还在那里寻人的二舅子苏子润,商量去京城寻爱女之事。

    谁知刚回到家,他那个不着调的老四兄弟又闹上幺蛾子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