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七章 陈州阻击战 (第2/2页)
来多少无辜生命惨死。 “将军,斥候发现了那几人踪迹,是往湖那边赶去。”副将过来报告。 “我们损失如何?” “还在统计,已经有381人失踪。” “包围那湖,一个不留。” “将军围不起来,我们现在只有一半人”副将不得不提醒主将,另一半人分兵两路了。 “村口方向围上就行。” “喏!” 大哑湖,大约百亩左右,不算大也不算小。 近百口村民躲在湖中间的芦苇荡中,不过这样十分危险。 因为冬天芦苇荡都是枯叶,一旦着火,就是整片整片的烧起来。 武宁军跟随着几个胆大但不够谨慎的后生,摸到了这里。 因为没有船,所以武宁军斥候只能远远的看见若隐若现的村民,扶老携幼的躲在十来条渔船上。 不过弓箭还是够得着的。但武宁军主将不打算在这些乱民身上浪费箭矢。 武宁军主将已经想到了火烧芦苇荡这个更狠毒的方法。 他吩咐手下准备火盆,十多个持箭弓手走向火盆,准备点燃火箭。 突然远处一声枪响,最近的一个弓手应声倒地。埋伏的斥候立即前去索敌。 枪手深谙游击之道,已经迅速转移。斥候紧随追踪,不久又一队斥候出发向敌人追去吧。 这是数次交战后得到的经验,如果第二支队伍不跟上去,第一支斥候马上就会失踪。 武宁军主将喝道,别管他们,给我继续点火。 话音刚落,湖对岸响起一排枪响,一半弓手集体扑倒在地,死的不能再死。 武宁军主将这回脸色大变,这不是那些sao扰的臭虫,这是敌人援军到了。 敌人的武器的厉害,这位主将还是深有体会的,但还没这次这么夸张。 要知道这湖少说也有200来米宽,可是敌人竟然在200米外击中自己的手下。 和那些sao扰不停的家伙手上的武器不可同日而语。 他们竟然还有更厉害的武器。 自己的队伍,无论如何也无法比其远程攻击,但对方显然人数并不多,应该是先锋军的斥候。 “围死他们,我们人多。” “不!撤退。”主将下达命令道。 “将军,胜负尚未可知,为何直接撤退了。” “让你退,你就退,哪儿来的废话。” “喏!” 士兵随主将缓缓撤向村口方向。继而迅速消失。 对岸传来哨音,从地上跃起数个年轻的战士,其中一名应该是这对探路小队的领头,他持着望远镜一直看到最后一名敌军消失在村口那颗大树后,放下心来。” “还好赶上了,这些相亲没遭殃。”他的副手道。 “前进和功成,立即回报发现敌军踪迹。” “是!”两名战士接到命令立即离去。 “向前和保卫你们去通知乡亲们。” “平安和我继续盯一段。” 年轻领队和一名战士迅速,向前而去。 村口那颗老榕树,真的很大。年轻领队正打算绕过榕树,吊住敌人时,突然左前方,传来一处枪响,大榕树后传来一声惨叫。 年轻领队意识到自己中伏了,敌人并未撤离。 “跑!” 年轻领队对身边战士下达命令,自己迅速找到石块后面,俯身还击。 但那名战士,并未离去,而是同样趴在身边加入战斗。 其实逃跑已经不可能了,近百敌军出现在榕树周围已经张弓瞄准他们。数十个敌军,猫着腰偷到后路。 年轻战士知道自己完了,但是他不想连累正在从湖边赶来的2名队友。 “平安,哥大意了,怕吗? “怕啥,我今天干掉三个,够本了,我还有三颗铁瓜,够这些杂碎喝一壶。” 突然远处又是一声枪响,那应该是把短家伙,看来是自己人,而且应该是个军官。 难怪自己这些人刷下来,看来和人家的差距还真是不小。人家战斗经验多丰富,怎么就自己上当了。 紧接着又是一枪,却是打在头顶上挂着的大钟,当,传来一声钟鸣,年轻军官抬头一瞧,突然想到了什么。 “平安手雷给我,这次要不死,一定要亲一口那家伙。” 湖边向前和保卫两个人,刚和乡亲们解释自己和敌人的情况,就听见枪响。 连忙出湖查看,却见到领队和平安已经被敌人重重包围。 “救人!”两人异口同声道。 二人拼命接近大榕树,但是敌人太多了,箭矢如飞蝗一般不要钱的射来,两人根本无法接近。 正当二人交集时万分,另一队斥候6个人赶来了,迅速加入救人行列,敌人见到来源不但没有撤退,反而更加疯狂的扑向被包围的二人。 轰轰 榕树下巨响传来,战士们知道,最后不幸终于还是到了。 这两名斥候追随先烈的脚步,作出了最后的决定。 “为了领队,杀啊!”保卫跳出掩体,大吼道。 “杀啊。” 身后传来一片轰鸣,大部队到了。 并不是所有人都装备了火枪,毕竟钢厂生产能力有限。 分到枪的第一前提,必须之前在民兵队训练过而且有机会使用过。但这样的人并不多,很多人还拿着长枪冲锋。 还好,王达民强调过战场白刃战必须退下子弹,要不剧烈拼刺下,枪机被触发的概率无限接近百分之百。误伤队友的事件肯定不少。 所以后世二战时多个国家作出同样要求还是很有道理的。 当然,对与那些恪守陈规,不懂变通的国家,老远就开始退子弹上刺刀也是乐过半天。 敌人原本就死伤惨重,看见来了那么多拿着烧火棍的敌人,干脆也不逃了,逃也逃不掉,你逃得过人家的烧火棍吗。 “注意战场纪律,投降不杀啊,什么你拒绝投降,我捅,我捅。” “政委,我错了,我看见他拿银子以为他要拉地雷。” “猪啊,敌人哪有手雷,写报告时改成匕首” “政委,这人在流血怎么办?”一个老兵指着被弹片蹭破头皮的俘虏道。 “没看见他脑浆都流出来了吗,快点让他解脱。”那政委不耐烦道,自个儿到处在寻找‘不行了’的敌人俘虏。 铛,嘈杂的战场,一下子安静下来。 铛,又是一声。 战场中心,一口大钟鼎立中央,钟内隐约有人声传出。 近点,近点,听清了,保卫高兴的大喊大叫:“活着,还活着,主啊这是您的奇迹啊。” 战士们小心拉起大钟,只见钟内二个男人紧紧揉抱在一起,一人手里还有一颗拉开保险的手雷。 保卫小心接过手雷,挂上保险,实验已经证明拉开保险的手雷有万分之五的概率误爆。 被困的两位英雄获救之后的第一件事是破口大骂。 众人一听骂的话语,便扔下二人继续未尽事业。 什么啊,居然怪我们抢人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