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节 机枪下的目标 (第3/3页)
况看的确是班机)那样伴随步兵冲锋,至于弹链供弹,在阵线稳定前只有兰博才敢那么做。靠前部署太过于危险,也没必要去抢95班机、03步枪的风头,而处于进攻第二梯队或更后面的位置,进行压制之后往往要马上转移,很难找到可以直接射杀的目标。 但这并不代表它地位尴尬。作为专职的压制性武器,88通机的主要作用是让步兵趴着、狙击手闷着,将敌人封锁在指定地带里耐心等死。运气好的话,或者还能以相对于95班机精度更高(注:88通机的射速低于95班机)的优势收割某位离窗口太近的狙击手。 现在突然冒出一个“不专心”的敌人想早点死,副射手难免有些激动。他一激动,话就会多,幸好班长原谅了他这个毛病。 “耐心点。”主射手说。 副射手小心翼翼地“嗯”一声,他担心班长再次冒出来。 透过因为心跳而颤抖的物镜,他循着回忆耐心搜寻起来。好记性是侦察兵的基本要求,他只看到似乎没什么改变的三点方向: 习惯被打扰的流浪狗刨了刨土,继续打盹,维修所侧门左起第三个窗子里摇摇欲坠的碎片并未落下,耸拉在维修所废墟不远处那半截电线杆上的“身作黄沙走、死不裂土还”仍用原来的节奏左晃右摆........ 副射手眯着眼,重新打量那条横幅。 战地宣传是关乎部队士气和军地关系的大事,因此遍布花莲城各处的宣传标语,无不出自师政治部副主任何云工上校之手,但这条横幅显然另有出处。 何云工是科班出身、从业多年的老政工,历任IE团三营九连指导员、营副教导员、团政治处宣传股长、师政治部宣传科长、IF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IE团政委(后由常曙接任)、师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完全称得上“政治可靠、作风扎实、本领过硬”,他说的每句话、每个字必定都带有浓厚的“新闻联播味道”,不可能挂出这么“文艺”的标语。 “客人应该不只一个,”主射手突然说。 副射手将随时随地开小差的思绪一点一点捡回脑袋里,慢慢调低望远镜的倍率,“在哪里?” “还不清楚,只是感觉。” 副射手没有骂娘,因为他也感觉到了。 这股敌人以区区二十余人深入我军纵深,先是袭击三营九连驻防的调度室未果,退守维修所,后又劫持意外出现的师长,实施企图不明的爆破,并招来人数同样不多的空投援兵,顶住侦察三连两个排交叉猛攻整整一夜。如此行迹、如此胆识,绝非叨着雪茄在飞机、坦克掩护下大摇大摆前进的寻常A国大兵可比。刚刚投降的5人与其说是走投无路,不如说是投石问路,总之整个事件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诡异。 “三点方向那货......的确没道理单独行动。”认真想过的副射手赞同道。 “你注意下周围,看看再说。” “嗯。” 随着倍率降低,望远镜的视界渐渐扩大了,副射手尽可能慢地重新搜索起来。 凌晨4时的黑暗与昨夜没多大区别,只是听起来很远的双25高炮好像越来越多,“战斧”系列*被击中的爆音和“前卫”系列防空*拖曳的焰火也愈演愈烈,仿佛此处的战斗完全可以忽略。 从面罩被摘下那一刻起,吴品就觉得自己用尽了上天的眷顾。 但是睁开眼睛,四周竟空无一人。 夜空正被小口径曳光爆破弹频频刷亮,既看不到一度呼啸过顶的海鹰机群,也找不到曾经绝望呐喊的人们。此前命令他跪下的人,和刚刚摘掉他面罩的人,统统不见了。远远不知何处的双25mm高炮“突突”着,骑着涡扇发动机低速滑过的*愣头愣脑撞进弹幕,舞着焰尾腾起的短程防空*左窜右跳,不知又盯上了谁家的直升机。可是人呢?这个星球发生的战争似乎与人无关。 这会是什么情况? 这么想着,他摸到一支枪。 粘粘的,还带着微温,是一支刚刚杀过人的03式步枪。枪当然不是CB师的,阿兰朵特遣队使用清一色的PLA制式装备,连战术队形、火力配制都与PLA无异。这支枪里,竟然还有几发子弹,从“被遗弃”的位置看,显然是为他准备的。 如果敌人要放他走,根本不需要这么做。但他仍然拿起了枪。 因为这毕竟是个机会。 他尽可能小心地爬过所有能够摸到的障碍物,一点一点,朝记忆中调度室的方向挪去。大概已是凌晨了,但曳光弹的努力并不能掩饰夜的黑,此前的炮击毁掉了大多数地面建筑,所以明显的参照物很难找到。 爬着爬着,鬼使神差地,他抬起头。那条标语竟然还在。 “身作黄沙走,死不裂土还。” 这条标语证明现在的位置就在维修所附近,离我军阵地不远了。因为那是他让政治部挂上去的,他记得比任何人都清楚。 标语本身没有任何实质性作用,之所以挂在这里,是因为庭车常临行前说过同样的话。此话出自何处不重要,重要的是“某套设备”关系到庭车常与“寡妇”组织驻A军内线的安全,吴品让人把这话挂在这里,正是为了提醒自己,任何一个失误都可能导致庭车常一行全军覆没。如今失误酿成了大错,即使能够挽回,也只能是吴品本人。 他必须活着回去。 活着回到师部,将那个毫无疑问的泄密者立毙当场。 “有把握吗?中尉。” “如您所愿,少校,目标已进入对面机枪的有效射程。现在的距离刚刚好。他就算喊破喉咙,对面也听不见的。如果那几个毛孩子能忍得住性子,我会给他们加一把火。” 趴在*步枪前的“解放军中尉”,正将目光从一百米处谨慎挪动的身体上移开,落在五百米外。那里有一挺88式通用机枪。这样的能见度、这样的距离,88狙无论如何都不敢找88通麻烦,而他想做的,仅仅只是在适当的时候暴露一下自己。 黑夜是几乎所有战场误击事件的始作蛹者,即使是观测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未能幸免。 “他必须死。”阿兰朵1队指挥官贝塔少校如是说,“但不能死在我们手里。我希望这里每一个人,都能活地走进战俘营。” “我们是该投降了。” 短暂地微笑之后,中尉扣动扳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