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节 我的兵 (第2/2页)
” “小时候老豆教的,老子喜欢。老子到阎王那儿也哼这个。不服气?” “服气.......” “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 “小、小点声儿,会召来敌人的。” “不唱敌人就不来了?扯!唱歌要能招来敌人,希特勒早统一世界了。哥跟你讲啊,一个人的时候要是心里空得慌,那就多唱歌——这是常政委教的。你跟常政委不熟你不懂。咳咳!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 “........” “也许我长眠,再不能醒来,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 “噗!” 几分钟后,万念俱灰的马镇山重新上路。 马镇山躺在再简单不过的雪撬上,听着地上规律有序的沙沙声响,听着阿流即便见到阎王也会哼叽不停的歌儿,沉沉入睡。 “他还活着,只是一时还醒不过来。” “担白地说,师长已经成了植物人——这是你真正想告诉我的是吗,医生?” 充斥着酒精和青霉素气味的地下手术室里,主刀医师用沉默回应了肖杨质问的眼神。医生只是一种职业,就像军人一样,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就好,没必要做过多的解释。 “辛苦了。”肖杨颓然松开双手,转身回到他该呆的地方。 那地方站着几名军人,以ID团特务连副连长陈诚中尉为首,全副武装。角落里有一张折叠床,战司十一局驻花莲联络员陈天华少校抱着步枪,睡得很死。 “晚上轮到谁?”肖杨问。 陈诚揉了揉按在步枪上有些麻木的手腕,思量片刻回答道:“一排长,师直侦察三连最先找到师长那个。师部已同意将他划拨工作队指挥。” “人不需要太多,能保证24小时都有人把门就行。保持联络。” “‘非工作队指定人员不得入内’——这里每个人都知道的,肖副参谋长,您去忙师里的事吧。” “什么?” “是!团长。” “嗯。”打心眼里不愿摘掉ID团团长帽子的肖杨点点头,压低音量道,“如果有突发情况,联络不上我,师军务科科长李正硕可以做主,他是工作队第一副队长这事得保密,记得用李雷的设备联络,不要直接去找;如果李正硕不方便,那就陈天华做主。记住,你现在的身份不是CB师ID团特务连副连长,而是‘林指’驻花莲工作队警卫组组长,出了事得到北京受审,神仙也救不了。” “明白,来之前司令员就强调过了。” “嫌我罗嗦?” “.......没、没有。” 肖杨得偿所愿地笑了,他自以为很轻松,便朝另一条坑道走去。可是拐进那条坑道之后,心情还是沉重了下来。 罢了、罢了,他心里想。 师政治部副主任何长工一个人蹲在坑道入口抽烟,见肖杨走过来,只抬起头看了一眼,继续抽烟。他们约好了的,ID团的老团长和老政委约好一起看望ID团补训教导队的兄弟们。 补训教导队是ID团特有的单位,这个教导单位里没有一个新兵,只有ID团乃至整个第八战区最勇敢、最坚强的战士。3号机场保卫战中,他们坚定到了最后一刻....... “师里的意思,是编入师直属队。”何长工掐灭烟头道。 “就不能.......” “不能。”何长工回答得坚决,“中横前线战况极其恶劣,补训队回归ID团的条件还不成熟。” “这五十多人都是通过审查后强烈要求重返前线的,总不能让他们啥也不干吧?” “这里就是前线,师直属队也是作战队。” “一会儿我该说些什么?说我扔下他们自己走掉,现在他们回来了,我却不肯接收他们” “肖杨,肖杨同志!放弃机场不是你的错,是战略需要——战略需要!” “可我是他们的团长!我撤走的时候,他们还在坚守;我躺在后方医院里吹空调的时候,他们在战俘营里挨打、挨骂;我像英雄一样重返前线,他们却只能像做错了事一样低着脑袋,接受审查,等待分流。要不是常某人动用渠道关系上书军委一号,他们即便没病,也能给总政工作组那帮人折腾出病来!现在他们终于‘结业’了,终于摘掉帽子,堂堂正正地回到前线,却只能呆在师直属队给官老爷们开车、递鞋子!一会儿见到他们,你让我说什么?怎么说?” “你闷着没人说你。我是老政委,我说!” 何长工嗖地起身,推开那扇门。门开的那瞬间,肖杨看到五十多双眼睛,一模一样。肖杨忽然打消了什么也不说的念头,因为那五十多双一模一样的眼睛正提醒着他: 那都是我的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