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节 紧急命令 (第2/3页)
?” “不清楚。” “好吧。” 夏的雪,还在中央山脉北段如雨似雾般飘着。 “这的雪小了很多。” 走在担架前面的阿流伸出手,接了一些落掌即化的雪花。 “现在不是你欣赏太鲁阁国家公园奇特景色的时候。”顿赤格烈盖好马镇山身上的被子,摆摆手示意大家快走,目送担架走出好远,他拿出烟,先在自己嘴里叨了一支烟,才飞快递给阿流一支,生怕别人看见,“阿流啊,你也是ID团出来的。跟老哥透个底吧,上头让你送这地图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前几天我们爬的那段,连走兽脚印都没有,更别说路了。”阿流掏了掏火机,言辞闪烁道:“不过组里仔细研究过了。要是备足山地装备,只带两天基本口粮和丙级基数弹药的话,过一个营没有问题——雪崩的危险不是很大。” “你这意思,是为我们探的路” “不然上头让我送地图给团里干嘛?探最后那段那会儿,我们还听到花莲传来炮响来着,听起来,打得好艰难......” “扯!”顿赤格烈夺过火机,塞回阿流的兜里,接着摘掉两人嘴边的烟扔到地上,并用脚踩到混着雪的泥里,“把团长送回营地再抽吧,这附近有游骑兵出没,别掉以轻心。”说着,将挂在左肩的81-1自动步枪拿到右边,左手虚按,右手拿着。 阿流舔了舔嘴皮,低头碎碎怨念。 “ID团现在被游骑兵咬得死死的。”顿赤格烈似在自言自语,“别说大迂回支援花莲了,就是拨个营、挪个窝,都有被穿插割裂的危险。我不信这图是为ID团准备的,除非战司作战部那么多高级参谋全塔玛脑子进水,总之,没有明确命令下达之前,一切都只是猜测。你的嘴也给我放严点,别以为ID团保卫股治不了你。” 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阿流心里直骂。 顿赤格烈看起来像个粗人,但和马镇山一样,毕竟是全日制本科初级指挥院校出身,进过南京陆院、石家庄陆院等中级指挥院,接受系统化再教育的职业军官,其参谋业务功底比ID团原团长肖杨、原政委常曙那些“关系户”、“野路子”强了不知多少。在侦察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正面战场尤其讲究“阳谋”,即使出动“奇兵”,也必须建立在准确情报与精确计算支撑的基础上,否则就是纯粹的瞎猫碰死耗子——拼运气。顿赤格烈早在奔赴台海前线前就已做足了功课,宝岛上哪座山有多高、哪条路有多宽、哪片林子只需几发多少口径的炮弹就能搞定,等等,他都能做到“有图有真相、有数据有结论”,信手掂来。 昨晚见到阿流送来的那张路线图时,顿赤格烈就在心里粗算过一遍。 此图路线途经素有“黑色奇莱”恶名的奇莱主山北峰、险如其名的天长断崖等地,除个别有高山族聚居的小村落外,无一不是“一夫当夫、万夫莫过”之境。3号机场莱布其部一旦侦获到该区域异动,只需机降一个配备*发射器的游骑兵排,就足以将处于险峻通道上的任何规模我军截断、打乱,最后踢下悬崖。 另据团情报股掌握的情况,3号机场目前保持着至少三架“黑鹰”待机备勤的状态。“黑鹰”直升机曾于上世纪80年代“中A密月”期间出口我国,专门用于青蔵高原“人道主义救援”,突破了米17系列直升机留下的多处“生命禁区”,其高寒山区飞行性能可见一斑。A国飞行员年均飞行小时仅次于以色列空军,其在恶劣气象条件下的作战能力相比中国同行而言只强不弱,绝非一般军迷想像中“科技流包打一切”那么简单。“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固然可嘉,但多方面条件不对等的情况下,拿战士的生命去豪赌无异于犯罪。 顿赤格烈无论如何都不相信,因西~蔵军区参谋长、AD集团军军长、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出身而享有“精通高寒山区及亚热带从林战术”头衔的林兰上将会利令智昏,让ID团去豪赌一把。 顿赤格烈心想,这张路线图多半是为即将执行某些任务的小股特种作战部队准备的,只因沿途经过ID团防区,需要ID团密切配合,这才未雨绸缪,先下发到ID团来。 一定是这样。 回到团部营地,已是凌晨四时。 跟着担架,钻进外表与雪地丛林浑然一体的团指帐蓬,顿赤格烈愣住了。 这里除了事先收到通知的卫生队长和两名护士外,还有政治处主任刘义守中校、参谋长诸葛心中校、后勤处长方正少校一干团领导班子成员,以及荣誉营新任营长(原由马镇山兼任)姜伟泉少校、作训股长马武阳上尉、机要股长潘秦伟上尉等几名驻团部主要军官。 “来这么多人干嘛?团长没事,休息会儿就好了。出去、都出去!” “先介绍一下........”刘守义站起来,虚指身旁的一名少校。 顿赤格烈这才发现人堆里有个陌生人。其实这人长得很帅,绝不是扔进人堆里就找不到的那种。真是年纪大了.......顿赤格烈喘着气想。 刘义守介绍道:“集团军机要处副处长,计算,计副处长。CB师ID团副团长,顿赤格烈,我们一般习惯称呼顿格。” “您好,顿格副团长!”计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