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杜二传奇_第二十五章 欧阳夫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欧阳夫子 (第1/1页)

    翌日,杜构要去朝参,寅时就起来了,杜荷睡不着,便也跟着起来了,用过朝食,也跟着大哥一起进了宫。

    弘文馆外已然有兵卒把守,馆内却是静悄悄的,杜荷已经大体了解了弘文馆得构成,左进行不过数步,跨过一条水渠便是藏书楼,这水渠绕楼而过,门前挂匾作“天一阁”,是‘天一生水’之意,藏书楼主要由砖石所建,只大梁等寥寥数处用了木料,楼内外各处绘有水波纹、水草、水生物、水神等相。推门而入,光线很暗,楼内严禁灯火,只能就着天光选书,杜荷摸了一册《魏书》出来,这却是《三国志》中三史之一。回到教室,掌上灯,静心研读,这是南朝宋时裴松之校注的版本,杜荷看得是津津有味,竟不知有人进来。

    直到杜荷感觉天光有点变暗,挪了挪身体,“嘿”吓得一哆嗦,定睛一看,穿着紫色圆领袍,是个大佬;身高1米6,矮;须发全白,是个老头儿;圆脸,塌鼻子,整一大饼脸,这大饼脸还在咧着嘴笑,靠,更丑了。

    “不知夫子是?”杜荷赶紧起来,前世网上什么丑男丑女没见过啊,也就微微惊了一下,赶紧起来给大佬行礼。

    “吼吼吼吼,老夫欧阳询。”老头笑了起来,声音有些嘶哑。

    “欧阳大夫有礼了,学生杜荷,故成公如晦儿子,昨日进学,今天才与欧阳大夫当面。”牛人啊!银青光禄大夫,李二高参,赶紧行礼。

    “小子倒是勤勉,读《魏书》有何感啊?”欧阳老头也坐了下来,坐在杜荷对面的位子,拿过了那册《魏书》翻了起来。

    “欧阳大夫,小子却有一惑,汉末乱世百年,当以魏为正朔,还是以蜀汉为正朔?”欧阳老头不似褚老头,杜荷很想找他解答一下疑惑,换作以前,《三国演义》看多了,自然偏爱蜀国,刘皇叔当为正统,诸葛武侯当是神仙,可到了唐朝,杜荷却犯了迷糊,似乎大家都尊魏而轻蜀。

    “哦?小子以为呢?”欧阳老头的教学方法又异于叔爷爷,竟又反问了杜荷。

    “小子以为当尊蜀汉,魏虽保有中原,然其废汉自立,当为新朝,而蜀则尊汉,视作汉之延续,君不见诸葛武侯数伐魏以‘匡扶汉室’为号乎?”后世文学影响太深刻,杜荷转不过弯来了。

    “呵呵呵,小子既有答,又何必询与我一老匹夫,小子览书十载,计较与汉魏也,吾览书凡六十载,无较于汉魏,且看它潮起潮落,云卷云舒。吼吼吼”说罢欧阳老头又用他那鸭公嗓笑了起来。

    “哈哈,夫子高义,有道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学生受教了。”经历后事文化大爆炸的熏陶,杜荷是见多识广,不比欧阳询览书六十载差,只是这心性嘛,却是比起这经历乱世浮沉的老先生差远了,今日近观老头的豁达,受益良多。

    “小子亦不错,万般是非都逃不过这‘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老头我是老了,你却需记得,这后人的笑谈,是尊是嫌,是褒是贬。当勉励行事”老头觉得这小子不错,好为人师啊!

    “夫子,小子受教,人生百年匆匆,大丈夫自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当为志。”杜荷一扫昨日晦暗,志气高涨。

    “好!拿笔来,此言大善。”欧阳老头心头一怔,人之一志,莫过于此啊!

    杜荷去取来笔墨纸砚,研好了墨,欧阳询提起了笔,却是一顿,复又放了下来,“字以言志,小子,还是你来写。”

    呱唧,杜荷这下懵逼了,你要写就写啊!我这是自己挖坑跳啊!没办法,杜荷只能去提笔,字不行,姿势还是练出来了,刷刷刷,写完,放下笔。

    欧阳修提起纸一看,却是老脸憋红,“噗嗤”憋不住了,见这字,当真是信笔涂鸦,春蚓秋蛇,煞有特色。‘靠,老头,是你要我写的,还笑。’杜荷或憋屈或郁闷,腹诽着老头。

    “小子,可愿学我这楷书?”欧阳询放下了手中的纸,轻言说道,说着重新铺开纸,将这‘四为句’重书一遍,但见字字方正,刚毅中带着圆润,说是柔和吧,却隐有山岳之势。好字看着让人迷醉,杜荷是信了。

    “夫子既愿教学生,请受学生一拜。”杜荷恭恭敬敬行了个大礼,数月读书,他已明白,这年头名师是多么重要,这可不是‘一千多年前’,强制要求九年义务教育。

    “哈哈哈,既有你这个愿为生民立命的学生,吾乐矣!”老头是真高兴,老了老了还来个如此有志气的学生。

    两人又是谈论,又是写字,已然耽搁乐不少时间,学生们陆陆续续的来了,除了杜荷以外,还是李崇义打头。李崇义表示压力很大,连着两天不是第一个到了,明天再早点。

    今天就是欧阳询值更,以备李二有事的时候能找到参谋。学生们来了,欧阳询也就没再同杜荷单聊,刚教授了一段《诗》便有宦官来召,李二有事相商。便撇下了学生,去两仪殿了,学生们只好自习。

    杜荷在角落继续看着《魏书》。“杜二,你可想知昨日房相公为何面如锅底。”却是越王李泰这小朋友跑了过来,自顾自的挨着杜荷坐下,说倒。

    “不想。”杜荷瞥了一眼李泰,侧了侧身,继续看书,昨天褚老头留下他教育了一顿后,他便明白为啥了。不想搭理李泰这小子,历史上跟着他混要倒霉。

    “杜二,你知道吗?昨天你说的那个以唐律治突厥的策略是房相公在圣人面前提的。”小朋友对杜荷很是好奇,又攀谈了上来,放出一个劲爆消息,全然忘了昨日李二叫他就此打住。

    “哦?这是何意?”小朋友见成功勾引了杜荷,继续说到:“房相公深恨突厥人,便说了此策,可草原之上还有数十万骑兵,不能对突厥人太狠了,不然又要开打,阿耶说现在还不是开打的时候。”小朋友对于杜荷的反映感到很高兴,露了个底朝天。

    ‘哦!原来如此,原来还有这一层意思在啊!昨日却真是我孟浪了。’杜荷恍然大悟,原来昨天挨训的背后还有这等情况在。眼珠转了两转,看了看旁边的小朋友,有了个急招,却是可以试一试。昨天做了功课,这小子可是二十二州都督,‘权势滔天’,有钱人。

    “越王,我有一碾,无须人力畜力就可转动,昼夜不停,可日碾千斤大米,可想一观?”杜荷掏出了糖果,就等小朋友上钩。

    “哦?竟有此物,在何处?走,带我去看看。”小朋友好奇心真重,后面的招都还没用上就上钩了。

    “此物却在杜陵,要出长安,可敢?”

    “这。。。”小朋友犹豫了,皇宫不好出啊!“杜二,啥时候走,我跟你去。”实在是挡不住好奇心,只能去求李二了。

    “大王,后日午后散课我们就走。”杜荷定下了时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