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 真想抽这告黑状的 (第1/1页)
又是一夜的雪,这几天过得有点刺激,今日杜荷睡了个懒觉,快到巳时了才爬起来,收拾收拾,打开门,小四已经在外面候着了。 “小郎君,栗米粥已经熬好了,还有菘菜。”小四打来了热水,给杜荷梳洗。 “行了,我自己过去就行了,你也去收拾一下,等我吃了朝食,我们就出发。”尽管没下雪了,可阴霾的天空还是让人感觉冷飕飕地。 上次抽过一次后,李三是开了窍了,栗米粥至少煨了一个半时辰,香啊!菘菜应该也是自己洗脸的时候才炒的,好吃! “出发吧!”紧了紧身上的皮氅,杜荷轻敲马腹,小红马迈起了步子,往长安出发。其实杜荷挺想钻进后面马车里,可他现在是杜家的脸面,冷也得忍着!身后足足八辆马车,都是拉的镜子,三原庄子加上来时带的人,三十多号健仆护着左右。 行了大半个时辰,前方有一城,咸阳快到了,咸阳城南有一渭河桥,过桥便要到长安了。 “牧叔,在前面咸阳驿歇歇脚,喝点热汤暖和暖和。”即便是裹着厚厚地熊皮大氅,杜荷也冷得够呛,咸阳驿是个大驿,足够几十号人歇脚了。 “好!”杜牧也骑着马跟在杜荷旁边:“都赶紧了啊!在前方咸阳驿歇歇脚,喝点热汤再走。”一听可以休息了,疲乏沉寂地队伍里一下有了生气,也有了说话地声音。 “哟!这不是刘县丞吗?这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推门而入,驿站里已经坐着一桌人了,看打扮,一个官员领着两个不良人,正准备去打个招呼,一看,熟人啊! 那官员许在想事,门开了,一股冷风灌进来也没放下手中的碗,听到有人招呼,才放下了碗,转头看了过来,一下变得笑盈盈地,站起身来打招呼:“杜二郎君好文采,的确是人生何处不相逢!我对你大兄也是佩服得紧啊!” “两次都是在这咸阳驿遇到刘县丞,当真是有缘啊!”看着这告黑状的家伙,杜荷是准备好好出出气,没成想人家笑着把脸凑过来了,还一个劲地夸大哥,这还真不好下手啊! “是有缘啊!还记得武德四年的时候,我去求教杜相公,当时小郎君还是一个总角小童,如今已然能登上朝堂了,在下实在是佩服。”刘仁轨再行一礼:“但是小郎君,子云:‘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我上次于此遇小郎君之事,于国于亲,小郎君诚过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如今观小郎君行止,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全然不避讳上次告杜荷黑状的事。 这刘仁轨当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真想抽他,可这文化人的事要是动了手就等着被骂死吧!再说,按他的说法,两人还算是老熟人了。 “上次是我的错,一时有些放肆,多亏刘县丞及时阻拦方未酿成大错,荷在此谢过刘县丞了。”你说得好有理啊!这都是什么事儿嘛!告了我黑状还教育一顿,完了还得表示感谢。 “不知小郎君此次又欲何往啊?”看着门外陆陆续续进来的人,刘仁轨问到。 “哦!昨日我去给三原庄子上的庄户发了年货,这是回长安,天寒地冻地,在这落个脚,喝口热汤再走。”杜荷说到。 “小郎君高义,哀民生之多艰,不亏是杜相公之子,堪为楷模。”刘仁轨一顶高帽子就给杜荷戴来了。 ‘原来你是这样地刘县丞啊!当初居然怎么敢告我黑状啊!’杜荷有些愤愤,这人怎么如此前后不一:“不知刘县丞在此有何事啊?” “实不相瞒,近日我咸阳富户薛某连报了两次耕牛摔死,依律,我让他将两头死牛带到县衙来,验明之后可以发给两头官牛,可他却只交来了两幅牛皮,言说不要官牛了,我觉得此事必有蹊跷,正欲往查看。” “这事确实蹊跷,按说两头耕牛不是小事,这薛家居然说不要就不要了,不瞒刘县丞,我杜家都没这么大能耐,敢说不要两头牛。”杜荷摸了摸下巴:‘唉,算了算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动这脑筋干嘛?’ “小郎君慢歇,我这公务在身,还是先去办事了!”刘仁轨已经歇了一阵了,和杜荷这种小朋友没啥共同语言,便起身告辞了。 “刘县丞慢走!你说这牛只有牛皮了,说不定是被人给吃了。”虽然不爽这县丞告黑状,可也钦佩他这顶风冒雪的办公,杜荷也起身送行。 杜荷一行背着寒风摸进了长安城,眼看这天指不定又要下雪,杜荷领着车队就往回走。 “牧叔,这事还需你去一趟,这两封信,一封是给长孙家的,一封是给我叔父的。”杜荷到家就钻进了书房写信,一封是和长孙冲通报情况,另一封是请叔父的,明日便是小年了,还需请叔父过来商议一番年节之事。 “是!我这就去。”杜牧接过书信,就准备出门。 “对了,再去东市看看我上次与你说得香料到了没?若是有什么稀罕特产也可以买点。”杜荷又说到,本打算去见识一下东西二市,没成想法律规定五品官不准入市,杜荷只能熄了这念头,叫管家去。“小四!你跟着管家一道。”突然看见院角正在扫雪的小四,赶紧叫上,这小子还真实诚啊!这才到家就找着活儿干了。 “母亲安好!这是三原工坊的镜子,我给你送过来了。”华三抱着一面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镜子跟着杜荷来到了杜妈的小院子。 “这就是玻璃镜子吗?”老妈没去过三原,也没见到实物,可是杜家上下干的事还没有什么能瞒着她。 “是!这就是玻璃镜,是儿子的不是,今日才给母亲送来。”杜荷有些惭愧,本应该吩咐着,好东西第一时间应该想着母亲的。 “二郎莫要这么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老妈安慰这杜荷,却是走了过来,去拆包装了。 “这。。这当真是精美啊!先我还不相信呢!”杜妈这面镜子不比长孙皇后那面小多少。 “二郎,不若今年便以此物作礼,拜会各位相公大臣,必不会落了我杜家。”老妈把眼睛从镜子里拔了出来,对杜荷说到。 “儿子听母亲的便是。初一一过就带着镜子去一一拜会诸位相公。”杜荷心里轻叹了口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