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 开府,出发 (第1/2页)
李世民强大后宫团队中第一翘楚地位的长孙皇后不是浪得虚名的,在众多优秀的嫔妃中,他独得李世民多年的宠爱,并且儿女最多,即使后来去世多年,也让李世民不再立皇后,这不光是家族实力的存在,同时也是有着她特有的个人魅力的。即使后来得宠徐贤妃和武则天都得到李世民的夸耀,但她们身上似乎都多多少少存在着长孙皇后的影子,徐贤妃的温柔和才气,武则天的睿智和果敢都占了这个便宜。能准确捕捉李世民的心情变化,并且直指内心的话语同时也让整个身心疲惫的一代伟大帝王能静下心来,这是长孙皇后的感性光辉的无限放大。李世民在这一刻心灵得到了慰藉,这才能让他重拾信心,蓄发继续前行的动力。长孙皇后淡淡的说道:“二郎如果不避讳的话,跟臣妾说说陇右的事是不是给二郎带来了什么困扰啊,何事让二郎如此烦恼啊?如果连二郎这平日里泰山崩于前而面不该死之人都心有余悸的话,那这事情是不是超出了一定范围啊?”李世民沉吟了半天,叹气的说道:“倒没观音婢你说得那么严重,还不是承乾和宽儿将去陇右练兵的事的吗?朝堂上总有一些人看不惯朕将兵事过多的交付于太子和皇子,他们说这穷兵黩武的做法,亲王皇子宗室参与朝堂之事过多,说这亡国的前兆,还将承乾映射到建成那样,他们还说朕对宽儿的期望似乎在标榜朕自己。唉,朕的儿子,朕最清楚,别说他们兄弟俩现在兄友弟恭的样子,就算是宽儿过于注重武功和兵事,也不能如此招他们异样的眼光啊,说朕对宽儿过于宠爱,说朕对承乾过于严苛,哼哼,他们兄弟的路本就不同,宽儿算是朕为承乾留得一条臂膀啊。”长孙皇后听到这里,先是一皱眉,之后又问道:“宽儿去陇右也是协助承乾的啊,况且他们兄弟俩虽说相处短暂,但他们绝对无争斗的迹象啊。再说了,二郎你从登基之后就封承乾为太子,已经确立的嫡长子继承的制度,这是不能去更改的啊。难道朝堂上的那些人看不到吗?为何还要来挑拨我皇家的皇子关系呢?他们难道不知道离间我李唐皇室是犯了大忌讳的吗?”李世民再次叹气的说道:“他们就是用这想当然尔的事来胁迫朕,也许国战会一旦开启,就会触碰到他们的利益,观音婢,你是不知道,他们有些人在边境做的那些事,那都是该诛九族大罪,光杀头都是对他们仁慈了,但他们一个个的还是用圣人的嘴脸来说教,来妄自猜测朕的儿子。朕真想活剐了他们,可朕不能,朕只能忍,而且还要朕的儿子承担后果,你知道承乾的性子有点偏激,朕真怕他们兄弟俩闹个什么不和,而宽儿他却浑然不知自己处于旋窝之中,朕刚刚才知道,前些天宽儿遭到伏击,就是这群人用朕无法触碰到的势力来警告朕,他们希望朕妥协,但朕的儿子何辜啊。”长孙皇后很是气愤,她咬着牙说道:“连我皇家的皇子都遭到他们的伏击?他们想造反不成吗?他们怎么不去伏击承乾呢?因为他们不敢,他们知道那样就会让二郎你把他们家族连根拔起,他们之所以敢去伏击宽儿,就是因为他才回到我皇家半年多,背后无实力去对抗他们。”李世民起身,正视长孙皇后,说道:“观音婢你都看出来了?不错,京兆势力和关陇门阀从来都不是一条心,在对抗山东士族的时候,他们偶尔可以面和一次,但这心从来就没在一条线上。暗中散布谣言说:恪儿要聚集前隋皇室遗留势力去夺嫡,说青雀有人君之姿貌似强于承乾,现在又用伏击宽儿来逼迫朕。观音婢,恪儿被顶到墙角,寸步不出武德殿北院,杨妃整日心事重重的,暗自以泪洗面。青雀现在一副学究的样子窝在武德殿东院,连给朕个这父皇请安都来去匆匆,他们都在避嫌啊,他们难道不知道外面的传言吗?哼哼,好在宽儿一直痴迷武功,而且选妃的事让这孩子不去管那些流言蜚语,但谣言这东西一旦进入宽儿的耳朵,这让朕如何自处,让他们兄弟如何坦然面对彼此啊。帝国国战在即,朕又无法分心去处理这些,朕心疼这些孩子啊,朕愧为人父啊。” 李世民情真意切的发牢sao也好,谈谈心事也罢,都一股脑的说给长孙皇后听,而长孙皇后以她睿智的心和冷静的头脑为基础,从来都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她没有因为涉及到她自己的嫡亲儿子就去妄自猜测李宽和李恪的动机,更何况这里还有关于李泰的传言。长孙皇后冷静的想了一会儿,之后说道:“二郎,必须在国战之前解决这个问题,否则一旦让这股势力成了气候,那几个孩子都会受到牵连的,而且宽儿根本不懂这皇家担负着什么,不如就让他开府,在出征之前就开府,最好在去陇右练兵之前就开府。族叔已经差人传话,说小妹留下的人马和实力都已经移交给宽儿了,既然咱们皇家不便出手,那就让宽儿背后的实力去做,反正一旦发生什么,有咱们夫妻在,也有个回旋的余地不是?二郎觉得臣妾的提议如何呢?”李世民拨弄着自己的手指,沉吟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