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新疯暴_第二百一十章 剑指河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章 剑指河西 (第2/2页)

向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却耸耸肩,表示自己可不去触那魏征的霉头,这让李世民很是无奈。而房玄龄却笑道:“魏中丞此话怎讲啊?难道您不认为赵王殿下的做法很是得当吗?既对阵亡的将士们有了交代,还振奋了那士气,老夫倒是觉得,赵王殿下手上之兵也许会成为我大唐此次北征的一个关键所在。三部归唐,这个开局很是巧妙啊,如今战事已经僵持了将近三个月了,进入冬季后,我大唐的兵将一时也奈何不了突厥大军,而就目前看来,破局才是首要的大事,对峙于我大唐和突厥都不算是好事。真不知道魏中丞到底纠结何事啊?赵王殿下也传回了相应的消息,虽然把阵亡抚恤和补偿条件提高了,但并没有推广全军啊,更何况还将那新式救治伤兵的方法传给其他几路大军,这也没藏私啊,多少将士因此法而得活,功德无量啊。”魏征气的胡子直飞,看这些都一时没有能说服皇帝,还让这房玄龄说教一番,很是不服。之后他说道:“突厥人的头颅摆成京观,这有违天和吧,赵王殿下此举,不妥,还请陛下定夺。”李世民没有回答,看向杜如晦,希望能得到支持,而杜如晦先是咳嗽了几声,说道:“魏中丞去辽东走一遭吧,京观一事,想必看过了就明白了。老夫认为赵王殿下此举有震慑突厥的作用,而且魏中丞何必断章取义呢?据说那京观边还树立了木牌,上书,‘犯我强唐者,万劫不复’。老夫只能说句,壮哉。古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古往今来,朝代更替,而气势不改,相信陛下心中自有决断。”李世民立刻说道:“嗯,朕也觉得此举虽然过激,但在此北征之时,不可让将士有丝毫懈怠。此事揭过,不复议。”众人表情肃穆,而长孙无忌嘴边一抹阴笑,不被他人觉察。

    李宽带着队伍顶着风雪前行,寒冷的北风夹杂的雪花不断的拍打着兵将们的脸庞和躯体,但他们的内心是狂热的,因为前几日的胜利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和军功。李宽对身边的长孙克敌说道:“克敌啊,这火凤营怎么样?你可发现什么的特殊的善战之人啊?”长孙克敌笑道:“殿下,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武德年间饥荒时期冲击官府闹事之人。但说到他们的之中要是有善战之人还真不好说,而末将却发现了几人是亲兄弟,他们倒是擅长隐匿自己,说白了,秘密潜入个敌营是没问题的。另外有人擅长下毒,据末将了解,他们曾经是专门下毒给欺压百姓的地主,之后弄些钱财分给百姓,可畏是劫富济贫了,后来夜路走得多,也就胆子大了起来。不过终究还是阴沟里翻了船,被官府设局捉拿了,还是百姓联名为他们的请命,才一直拖到现在没有问斩,但经过这次特赦,他们感觉自己的新生到来了,尤其是这次有军功在身,成功洗白。他们几人都吵着以后能衣锦还乡呢。”听到这里李宽哈哈大笑道:“行啊,有这份心气儿,是好现象啊,告诉他们,如果取得关键战役的头功,我会奏请父皇,给他们军籍身份,别说是衣锦还乡,他人封侯拜将也不是梦想啊。”长孙克敌的表情很是兴奋,自己的手下有封侯拜将的一天,那他们作为主将呢?前途不可限量啊。而李宽又说道:“克敌啊,将你发现的这些人才组成一个新的小队,让他们接触斥候,细作,训练其秘密潜入,下毒,斩首等战术。回头你们兄弟几个商量着办,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与几位统领去交流,说不定在关键的特殊战役中会派上大用场的。而且这相关的东西,我都带来了,南方的致幻蘑菇,曼陀罗花什么的,比如给敌方的马厩里下上巴豆呢,那场面,绝对值得一看。”长孙克敌听到李宽这么一说,仿佛打开了新的思路,于是马上拱手说道:“殿下,您就看末将的吧,一定让您满意。”李宽摆手笑道:“我等你的好消息。”长孙克敌兴奋的去集合他心目中的特战小队去了。

    李宽的队伍前行了三日,斥候来报,说是在百里之外,已经看到突厥的大营了,人数很多,而且与大唐的河西瑶瑶相望。李宽又看了看地图,对身边的张贺说道:“张司马,请你与卫公传信吧,就说我部已经到达敌方侧翼,随时可以配合他们作战,请他那边拿出个作战计划,也好约定协同。”张贺对这事很是认真,而且现在看来,他手下的人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于是他领命去传信了,之后李宽叫过身边的田飞,说道:“田飞,让你的暗哨去探探周边的其他地方,我感觉不能光是这一支突厥军队在此,我们要了解周边的各处险要,别到时候被动,其他人去,我不放心,你的暗哨有这个能力。”田飞点头说道:“殿下,您就瞧好吧,定不负嘱托。”于是田飞领命去布置了。李宽这时候却仰望天空,心想,大战在即,该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受益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