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虚幻的故事(4) (第2/2页)
有很多共同语言,应该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说着,她从一叠照片中抽出一张她的个人照,说带回去作个纪念吧。 尤如一盆酸水扑来,猛地打了个冷颤。但照片没有理由不接过来。 希望这个做法能让她的安慰——虽然是历来深恶痛绝的退而求其次,由朦胧的爱情堕落成友情的安慰得以实施。也许此时才最能体现什么叫做惺惺相惜,一种破碎而纯洁的美。 照片上她穿着一套休闲服,安详地端坐在天柱山的一块柱石上,双眼满噙惋惜与嗔怪,凝望着照像者,也就是从照片中欣赏她的人。那瘦削的脸盘与身材在周围一片砾石中构勒出一道病态的美,远处的山峰青葱而清冷。 于己,希望她因自己这么强悍而又匆忙地决定终生而留下遗憾,从那眼神中,从那背景中仿佛。 然而又希望这只是一厢情怨的猜测。神志恍惚之中,听到她说因为男方及其家里的强烈要求,他们可能不久就要结婚了。她也想不到竟这么快,言语之中透出淡淡的无奈。 如此真让人绝望了,渐渐地,看着照片的眼睛模糊起来了。换药室里灯光辉煌,此刻内心却一片黯淡。身体僵持在那里,仿佛忽然被炸开,抛向九霄云外。 飘泊一阵又迅速地汇聚,回到眼前:看到她已穿上娇艳的盛装,与她的新郎袅袅地走在婚礼殿堂的长道上。烛光投射她雪一般的脸颊、柔情似水的眼眸和双眉间的一丝幽怨,在洁白的婚纱衬托下婀娜起舞,地上落满一片片的花瓣。 而自己只能站在灯火阑珊的地方,偷窥她的妩媚。 席终人散的时候,捡起她丢下的手绢,带着两颗迷蒙的眼睛,悄悄地离去。恨私心有所不尽,常在黑夜里哀嚎,在孽风中悲鸣,抨击生之寒彻。 直至她轻盈地从视线里走开,才清醒过来,倾刻浑身松软,还原为自我。 大慨,从那个时候起,自己就变得多愁伤感,动辄为一点小事耿耿于怀。 转眼,春节即将来临了。除夕那天,早上因为有点事耽搁了,只好赶上午后那一班车回农村老家。到本市火车站后再转车回县城。 到市里城站已是中午一点多钟,转的那班车两点半才到,所以径自一人在站台上踱步。 天色却已昏黄下来,周围的炮仗声不断,站台只剩下最后几拔的人赶着回家吃团圆饭。一趟车停下来后,一边是下车的人,从车厢里弹出来,一边是站台上的人冲锋一样上车,唯恐落下来。因为这一天回家的意义太大了。 自己却没有多大劲头,因为还是会和往年一样,除夕的年夜饭,吃得很郁闷。欢迎儿子回家么?业已悲观失望,麻木的父亲;和曾不是母亲的母亲? 当踱到站台的尽头处,冷不防看到一个戴着棉帽的老头偎在其大衣里面,神情茫然地坐在水泥站台上。他背靠着雨栅柱,眼神里透着淡淡的忧伤,任凭周围的旅客高节奏地周转,犹如雕像一般端坐着。 他的家在哪里?为什么除夕了还不回家吃团圆饭?难道他就在这儿撑一宿过年?想着想着,眼泪竟然夺眶而出。 因为这些年来,自己过得竟是如此窝囊,已然和他一样无家可归。因为背景的关系,生活四处碰壁,感情上连连受到挫折。到目前为止,竟不能赢得一位女子的心而引以为经粉知己,也许今天所见的这位老头,就是对自己将来的彩排。 没想到自己还算努力地追求,到头来会这么地不幸,将以何种面目再苟延残喘于人世? 泪水顺着脸颊淌到嘴里,咸咸的,方才醒悟,现实中还有一些需要尽的义务,和诱惑自己去进行的事。虽然深深地知道,将来也许很难好起来,但面前却有很多急切的事要做,因为人没有必要预支未来的痛苦。 在逝去的日子里,充满了太多的期盼与幻想。一直以来认为自己通过努力跨过了一个小台阶,成为一名都市人,对现有的一切沾沾自喜,特别是面对那些学习时代不努力,而现在终在农村惨淡营生的同学时,优越感猛然滋生。 认为一般人难以企及自己所处的高度,俨然地位较高的人,自满而滞足不前,周围的圈子也少有让人奋发的氛围。偶尔也会咒骂现有的条件亏待了自己,在光怪陆离的现象中,渐趋迷茫了自己所处的位置。 曾一度渴望为靓丽所拥抱,与佳人携手共筑爱巢,但连连遭遇挫折。 在琼看来,自己会拖累她,她完全可以选择一种轻松的方式;而水仙,也不愿和一个汲汲于她,却没有强大的物质支持的人走到一起,也许还有……总之,希望已趋于泯灭。 坦然面对现状的时候,会发现如内心的狭隘。在一个小的圈子里,即使努力,也不可能获得大的起色。随着时间的推移所逮之者甚少,只能说是虚度年毕。 失望的时候,也曾渴望获得意外之财,或获得贵人的青睐,从而拯救自己。转念一想,这种几率已形同于买体彩中特奖一般,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越使人消沉。 缘于遭受了这些带有典型色彩的打击,深刻反省,现已大概看清了在现实中自己的位置。 好在所在单位女性寥若晨星,免了很多纷争。唯一能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工作,努力增加自己的份量。彻底摒弃周围年龄相仿者的逻辑,不要像他们一样,掺和都市的泡沫泛起的残渣。 对他们的幻想只简单抱以一声冷笑,因为遭遇了很多的不幸,所以渐渐同情起生活圈子里可怜的人。同时从施其以小恩小惠中获得巨大的快感。当然绝不指望什么报答,有这些快感,就够了。 一段时间下来,气色竟好了起来,也自信多了。觉得自己比一般人具有更多的良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