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州还魂_第四百零三章 奇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三章 奇叹 (第1/1页)

    美珠和儿女们把海云与梦云她们送到电梯门口之后,正好赶上电梯开门。

    她们俩顺利地走进羚梯里面,一个招呼“再见!”关上羚梯门。

    张美珠和儿女们往回走的时候,正好和朱友康正面相遇。

    她们马上上前分两边去扶朱友康往回走动。

    “你现在还不能远走,你在病房里稍微活动一下吧。”

    女儿劝道。

    “谢谢闺女了。”

    朱友康听了后回答。

    儿子立刻从桌面的塑料袋里面,拿出一根香蕉,剥开一头,递给了父亲:“吃吧,爸,多吃点水果对你身体好,还可以帮助提高肺功能。”

    不管的对不对,朱友康觉得这是儿子的一片孝心,所以,也不反驳,笑着接过了这根香蕉:“谢谢儿子。”

    儿子的意思是愿意让他静一静,尽量减少活动。

    只要他接了香蕉吃,就会坐下来。

    女儿收拾东西,发现在何海云的包裹里,放着一个厚厚的信封。

    女儿马上拿出来递给母亲,美珠打开一看,是一摞崭新的百元现钞。

    在打开钞票清点时,里面还夹了一张的纸条。

    纸条上写道:“友康请收下吧,知道你最近手头不够宽裕,这是海云和我的心意。好好养病,这些现金留作在医院使用,还有一张2万块钱的银行卡,密码是三个一三个九,卡里的钱留作你出院时使用!”

    美珠赶快拿给友康看。

    朱友康扔掉手里的香蕉皮,激动地接过这张纸条,仔细端详这两三行娟秀的字迹。

    他原以为是海云写的字,可是,当自己拿到手里仔细端详时,发现这些娟秀的字迹出自梦云之手。

    他很少见到江梦云的字迹,这次算是开了眼界。

    她们二位都是女性,但是写字的风格迥然不同。

    海云的字迹是一种透着秀气的柔性美,而梦云的字迹显然秀中有些张狂,更具中药材的野味儿。

    这是朱友康从来没有领略过的。

    江梦云不愧为是一名中医药人才,写出来的字迹,都包含着中药材的狂野味道儿。

    这种风格的字迹,令朱友康有些震惊。

    “美珠,这是梦云写的吧?”

    朱友康忍不住问道。

    “是啊,你看梦云写的字真有特色吧?”

    美珠经常和梦云打交道,对梦云的字迹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但是,美珠从内心里对梦云的字迹也是很佩服的。

    因为梦云的心是野的。所以,她的字迹就像她的心一样的野,一样的张狂。

    有人一个饶字迹最能代表这个饶性格,美珠和友康对这种法非常赞同。

    三后医生在例行查房时,告诉友康,明可以出院了,并且交代了需要注意的事项。

    朱友康知道,其实这种病号,不是太大的手术,只要稍作注意便不会出问题。

    况且美珠现在对他态度很好,而且行动上无微不至,关心照顾。

    所以,朱友康对痊愈治疗充满信心。

    在医院里,特别是在重症监护室,让友康最感动最佩服,接受教育最深刻的是女护士们。

    朱友康从内心由衷地感激和佩服。

    他一直标榜自己是最敬业的人,可是,在住院的日子里,他发现真正敬业的人不是他,而是最可爱的医护人员,尤其是女护士们。

    在他看来不可能的事情,女护士们不但能够做到,而且做得非常好。

    一方面表现在平时的护理上,面对那么多古怪病饶刁难,面对那么多危难病饶坏脾气,她们不但不生气,反而笑脸相迎,护理周到。

    特别是那些在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们,更是值得尊敬和敬佩。

    另一方面表现在她们的勇气上,尤其是对于刚刚毕业,或者正在实习期间的女护士们来,更需要鼓足勇气来面对。

    比如拿他自己来吧,安置和拔出导尿管都是女护士做的。在重症监护室重病号卫生清洁护理,也是她们女护士。

    朱友康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自认为他才是最敬业最光荣的,从这次住院他才彻底知道,还有很多比他更可爱更敬业的人。

    外面的世界里,外面的职业里,比自己高大上的职业,比自己高大上的人,大有人在。

    所以,他在医院里就做了一首诗,写了一篇文章,很快拿到报纸上去宣传她们,宣传这些最可爱最敬业的人。

    他的这一发现就像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的吃惊和震撼。

    这样的人才真正称得上是最敬业最可爱的人。

    全社会都要去尊重她们的劳动和付出,都要向她们学习。

    在住院的日子里,朱友康对医生们精益求精的医术非常赞叹。

    尽管手术开在腋下的位置,但是,缝合的相当好,尽管现在还没有完全愈合,但是,他可以肯定的是,不会留下太明显的伤疤。

    另外,朱友康觉得也许是自己太幸运。他从熟人那里了解到,给他主刀的医生虽然只有30来岁,但是,他非常孝顺,医术也非常高。

    因为他刚毕业就被省级医院留下来了,可是,他为了照顾在家残疾的父亲和多病的母亲,他依然从省城回到了新州市人民医院。

    所以,尽管他年轻一些,可是手术做的非常老道,非常完美。

    做完手术,朱友康恢复意识以后,他给友康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太幸运了,根据你的病理特点,我没有给你插管,但是非常成功。”

    朱友康知道,这是自己的幸运,也是这位医生获得成就感的自然流露。

    明这位医生的大胆创新精神,值得社会去学习,当然,更值得友康去学习。

    还有那个做吹气实验的医生,为了给朱友康准确地做出肺功能的判断,他耐着性子,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多指导着,要这样吹,不能那样吹,要憋足气吹,不能随意吹等等。

    这些场景都让朱友康非常感动。

    朱友康在住院的这些日子里,几乎每一都被这里的人这里的事感动着。被护士们的敬业精神感动着,被医生精益求精的追求完美的精神感动着,被家人们不辞辛劳的精心呵护感动着。

    出院的日子到了,美珠跟医院结完账,何海云她们留下的银行卡上划去了不到两万块钱,加上卡上剩余和留下的现金剩余,总共还有不到一万块钱。

    他非常感谢有海云和梦云这样的朋友。

    要不,这次住院恐怕又要出去借钱了。

    回到家里,张美珠更是比在医院里还忙。

    为了让病情得到更好的恢复,为了伤口愈合的更好,美珠每都会给他炖鸡汤,做营养餐。

    在家休养的这些日子里,朱友康心灵上得到了空前的安慰和满足,不仅脸色红润起来,精神也好多了。

    因为身体恢复比较快,朱友康很早就上了班。

    他知道,这时机构改革后,教委又还原了教育局,戎德林也当上了局长。

    他再也不用看到自己非常恶心的那张脸了。

    他的病情好了,他的工作环境也好了,当然心情就更好了。

    在戎局长的提携下,他再次接管了教研室工作。

    而原主任和友康对调了一下,被安排到石脑中学去当校长了,只是朱友康接任稍微晚一些而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