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82章 人红靠自己 (第1/2页)
影帝他不想当太监正文卷第482章人红靠自己狗男女! 老田这个单身狗很委屈,也很愤怒。 所以他在安排人去黑钱老二的时候,心里就特别的暗爽。 他做事很缜密。 因为脑回路和一般人不一样,想的有点多,就害怕被人给追查到。 所以经常合作的人也不知道他是谁。 只是偶尔会有一些猜测。 本着谁收益谁是幕后主使的原则,钱宸也是嫌疑之一。 但不是唯一。 田景昊喜欢搞事情,而钱宸这边的事情不够多,就从外头接了不少单子。 无意之中混淆了视听。 “BOSS这一次要黑钱宸,有点诡异。”跟着田景昊赚了好几波钱,经常是一次赚得比以前三年还多,所以暗地里称呼他是BOSS。 “咱们上次还夸钱宸呢。” “此一时彼一时,看来钱宸不是幕后,咱们的BOSS可能真的就是拿钱办事。” “那这一次真正出钱的雇主会是谁呢?” “芒台吧。” “芒台出手还需要买水军?” “那可能就是要挑事,让钱宸和芒台去撕,算了,别管这些了,这一次是大行动,好好表现,争取让BOSS刮目相看。” “全军出击!” 各路水军齐上阵,很快席卷各大网络平台。 明眼人都能看出钱宸被人给盯上,却没有人想到这是钱宸在自黑。 先自黑,再反转,大家都会用。 这种手段炒作的效果更好。 但是一不小心假黑变真黑的也不在少数。 尤其是“太监=娘炮”这个命题,看似是错的,但是真正评判对错的却不是理论,就算你能写论文否决这个命题,就算你能举出很多太监不娘炮的例子,那也架不住大家会这样想。 真正能评判的是公众。 而公众非常容易被带节奏。 一部烂片,叫好的人多了,也会出现不少深度分析的声音。 更何况是没有准确概念的娘炮。 钱宸第二天一大早就接到了不少电话,有的是安慰他,有的是问他需不需要帮忙。 甚至就连徐恪,都打电话鼓励他。 成片只有少部分人看过,徐恪非常有信心钱宸的“冤屈”会被洗刷,可他不确定钱宸有没有信心。 还有不少人也不去问钱宸,直接就发声。 郭靖妃:拉倒吧,说钱宸娘炮的,你让他踢你一脚试试。 章采薇:@钱宸老师可是金像奖最佳武术指导,王佳蔚导演也说他是有真功夫的。 周薰:希望不要受到一些jianian邪小人的影响@钱宸。 姜大斌:我专门让人帮我开了围脖回应这事,我不讨论雨化田娘炮不娘炮的问题,我还没看电影,我今天想说的是,演员最高境界就是演什么是什么,如果他演一个娘炮演的很像,你就此说他是娘炮,这不是扯蛋吗? 钱宸平时强大的人脉关系就体现出来了。 很多人不打招呼的就帮他说话。 这让田景昊很头疼,因为他要把这个太监=钱宸=娘炮的等式给论证出来,可现在这么多人帮忙洗地,效果很难达到预期。 误伤友军,敌我不分啊。 不过,正因为明星和大腕们的参与讨论,也让热度超乎寻常的炒了起来。 就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钱宸在圈内很火,因为他演了很多剧,和很多大导都合作过,和资本关系也很好。 让同行们羡慕的流口水。 但是对于外界而言,钱宸更多的是安茜的附带品。 安茜的绯闻男友。 就连田景昊做宣发,也会在文案里带上安茜。 这说明什么。 说明人家安茜才是流量保证。 而这一次,钱宸才算真正靠自己——年纪轻轻的出演了一个太监,获得了比较大的知名度。 如果写日记的话。 从钱宸的视角来看,就是某年某月某日,因本色出演某角色大火。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关键在什么呢? 在这个举。 就特么的挺离谱的,钱宸一整天都在被安慰中度过了。 直到电影上映的那一刻。 同一天,上两部大片,成本两亿的《龙门花甲》,还有成本六亿的《十三钗》。 是的,成本六亿。 全球票房最起码得十八亿才能回本。 而目前的国产电影票房排名前几的也都才五六亿而已。 张略野心勃勃的想要打开国际市场,花重金请来“蝙蝠侠”克里斯蒂安·贝尔,成就了华夏电影历史上少有国际化大手笔。 有传言,贝尔的片酬高达3000万美元,也就是两个亿。 一个人的片酬抵得上一部《龙门花甲》。 李飞鸿和蝙蝠侠比差太远了。 折算下来每天是华夏币两百万元。 一天两百万啊,就算是积分兑换涨到一万,钱宸也不用发愁保级的事情。 钱宸没有找安茜一起看电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他跟着钱爸坐公交去看IMAX电影,就像小的时候那样,比起跟着俞教授的各种学习,原主其实更喜欢跟钱爸混,但他不敢表现出来,因为俞教授会嫉妒。 IMAX 3D的效果很赞,徐恪剪得也不错。 只是正如钱宸和安茜分析的那样,这部电影短板也很明显。 钱爸很开心。 大概是因为儿子一点也不娘炮。 很早的时候,他希望能有个小闺女,谁能拒绝小棉袄呢。 可惜没能如愿。 然后爷俩中途吃个饭后,又去看了《十三钗》。 钱爸觉得电影拍的挺好。 就是有点压抑。 而从钱宸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和《花甲》一样,恐怕也会被人吐槽成筛子。 至于这两部电影最终的票房比较…… 得看首日票房成绩,在结合上座率、口碑、后续排片等各种因素去衡量。 钱宸没能等到电影首日票房出来的那一刻。 不是说他死的早,而是要赶去继续拍摄《大逃荒》,他的戏份还有一些。 不过,网上的很多关于电影的评论,他在车上就能看得到了。 最早的那批评论大多都很热门,只是没什么参考性。 大部分都是专业的影评人。 靠这个吃饭。 很多人觉得影评人里头也有刚直不阿的,其实都是错觉。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你只要想一想他们靠什么吃饭就明白了。 一开始的时候激扬文字,都是为了立权威人设,而等到这个人设立下来了,公众对他的评论会一定程度盲从的时候,就要开始收钱了。 甚至有专门的公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