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七十九章 谋反案(七) (第2/3页)
恶,君臣,父子。 故而,苛捐杂税是为恶,轻徭薄赋是为仁。 法制之法则不同,它的理念是捍卫正当权益,在这个理念下,收税就是一种恶,收税绝对有侵犯个人正当权益,但这又是必要的,而法制之法是不需要去分善恶,因为他本身就能将恶给束缚住。 但束缚住的结果,多半还就是轻徭薄赋。 这跟法家之法是极为不同,法家之法并非是强调束缚恶,而是强调逾越者为恶。 在法家之下,税是可以无限膨胀的,这不是恶,但若你不交税,这就是恶。 但是在法制之法下,税本身就是恶,必须得束缚住,不能无限膨胀,必须得小心谨慎。 法家和法制,行为其实是类似的,只是对“恶”的定义不同。 那么文彦博就认为,孰优孰劣,是见仁见智。 但是富弼却不这么认为,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此可分出优劣。” 文彦博的孰优孰劣,其实站在统治阶级,也可以说是站在士大夫阶层,对于他们而言,这只是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但是富弼是站在百姓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若从百姓的角度来看,会更偏向哪种? 肯定是倾向于定义为“恶”。 轻徭薄赋,百姓也不一定承受得起,当然也是恶。 文彦博又问道:“那富公以为,孰优孰劣?” 富弼先是一愣,旋即皱了下眉头,摇摇头道:“这还真不好说呀!” 此孰优孰劣,问得并非是儒法理念之争,而是指当百姓将税全部定义为“恶”和将税区分善恶。 此问,就是从治理的角度来看。 但这是从未有过的概念,富弼也不知道,当百姓认同这个说法,到时是增加治理的难度,还是减轻治理的难度。 到底孰优孰劣,他也不敢妄下评价。 司马光突然道:“虽说百姓可能会倾向于不可缺少的恶,但我以为这并不利于朝廷治理,若都定义为‘恶’,百姓是难以理解的,可能会认为交税就是恶行,因为大多数人可能都不懂何谓‘不可缺少的恶’,若分善恶,百姓是能够更好的理解,同时也能体现君主的仁政。” 刘述点点头道:“君实所言甚至有理,可如今此话已经传出去,我们又该如何避免?” 司马光却也不知如何回答。 吕公著突然道:“这个问题,一日两日是讨论不明白的,我们还是先找个地方坐下,边吃边谈。” 这也可以看出王安石和司马光在思想方面的不同,王安石是非常支持不可缺少的恶。 因为在王安石看来,在收税方面强调仁政,那就是伪君子的行为,上面天天仁政,下面天天叫苦,就不如承认这是恶,不管是增税,还是减税,都有道理可依。 如今就是只有减税有道理可依,增税就找不到道理,但国家有些时候,是必须要增税的。 而司马光还是更偏向于传统。 然而,他们这些学问大家,都未有讨论出一个结果来,可见这个话题是真的具有争议。 整个中午,都没有人再关注什么谋反案,大街小巷,全都在议论这不可缺少的恶。 说到底,谋反案多数人也就只是看个热闹,干他们屁事,但税收跟每个人都有关。 大家都在讨论,到底哪种定义对咱最有有利。 但正如富弼所料,多数人都更偏向于不可缺少的恶,倒不是说他们悟透此中道理,而是当下的税收制度,令大部分人都感到非常不满。 反倒是税务司给予了他们一丝希望。 热闹的正午过后,下午继续开庭审理。 下午坐在犯人席上的不再是吴天,而是齐州非常有名的豪绅罗海,而他姑父徐治中便是开国功勋之后。 相比起之前审问吴天,权贵们显得更加紧张。 他们也不见得跟罗海认识,但是他们清楚,罗海是代表他们整个阶层在这里受审。 张斐站起身来,“罗海,你与吴天可相识?” 罗海点头道:“算是相识。” 张斐问道:“相识多久了?” 罗海想了想,“大概也有个三四年吧。” 张斐继续问道:“那你与吴天的关系怎么样?” 罗海犹豫了片刻,才道:“还还算可以。” 不少官员顿时感到诧异,这你就认了? 殊不知他们知道,税务司手中是掌控着足够的证据,证明罗海与吴天的关系,不如就直接承认。 张斐又问道:“你是否知道吴天其实是一个贼寇?” 罗海点点头,“知道。” 张斐道:“而你姑父徐治中可是开国功勋之后。” 权贵们闻之,当即神色一变,心里均想,这小子可真是一点面子也不给啊! “我反对。” 李磊站起身来,“此案与徐老先生无关。” 张斐道:“我也没有说此案就与徐治中有关,但是这个关系必须弄清楚,以便于待会的审理。” 赵抃思索一会儿,才道:“反对无效。” 罗海不自觉地低下头去,羞愧道:“是是的。” 张斐道:“以你的家世,你为什么要去结交一个草寇。” 罗海道:“因为我家也从事买卖,时常与外地有货物来往,而吴天又经常打劫商道,且官府又无力围剿他们,那我也只能与之相交,避免自家的买卖受损。” 不少官员是松得一口气,原来他早有准备。 张斐又问道:“那你是否知道,吴天他意图谋反?” 罗海立刻摇头道:“我并不知道。” 张斐道:“但是根据我们收集的证据,在去年十二月份的时候,你突然派人支助吴天一千贯钱。是否有此事?” 罗海点点头,“是的。” 张斐问道:“你为什么要支助吴天这一笔钱?” 罗海道:“因为吴天之前扬言要对付税务司,而我又信了那些谣言,认为那税务司专门罗织冤狱,抄家灭门,掠夺我们这些地主的家财,故而我才一时冲动,支助吴天这一笔钱财。” 张斐道:“所以你是听信谣言,才决定利用吴天来对付税务司?” 罗海直点头,“是的。” 张斐立刻向赵抃,要求传证人梁福仁。 过得片刻,但见一个中年人来到庭上。 罗海瞧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