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七十二 收获很大 (第3/3页)
事件的祭品。 事实上好多人,都觉得周易会是哪个自己没有哔数,下水救人结果自己力竭而亡的憨憨。 而那个蜜獾旅特战连的军官,甚至有意用道德绑架,让周易成为牺牲的英雄。 没有祭品是不完美的,没有祭品显得事件不够惨烈。 近万民众死伤,没有公职人员伤亡,好说不好听。 反过来,事件的头等功臣是一个死人,相信大家都没意见。 总之,特勤局发现,大事发生了,却没有足够份量的挂着公职的超凡者有拿的出手的表现,又或用死伤来博取同情和怜悯。就很尴尬,没办法向上面交代。 这时候,周易的橄榄枝就来的非常及时和有分量。 这是李济坤亲自走这一趟的原因。 牵线搭桥的汪鸿鸣自然也在。 有些话,周易跟李济坤直接谈太尬,汪鸿鸣就完全没问题。 这是PY交易,同时又确实能多赢。 有了蜜獾旅和特勤局背书,周易不用担心之前的作为被人挑刺到达一耙,被人抢功。接下来做的事,也有人背书。 这些都很重要。 他真的很担心因为都想着分赃而不想背锅,又因为他的一枝独秀,以至于一觉醒来,各种报纸上都在讨论他为什么将灾民分三六九等,救小孩而不救青壮,救青壮而不救老人…… 有人或许会说,他将人心想的太叵测了。可去另一个世界看看那些网暴内容,这种事少么?永远都有为了利益说昧心话的,永远都有袖手谈心性,扮演道德圣人的,也永远都有又蠢又坏的…… 有一些事情,真的是只能做不能说,铁轨分道,压死一个和压死三个怎么选?压死一个婴儿和压死三个癌症末期,又怎么选? 有时候,做出选择,本身就错了。 一个人比三个人更卑微么?如果那一个人是你妈呢?如果是爱因斯坦呢? 癌症末期就不如婴儿么?如果癌症是因为主动并成功关闭发生大泄漏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导致的呢? 要从哪个角度分析牺牲谁更合适?这个分析角度真的正确么? 没有标准答案。 这你要如何跟大家掰扯清楚? 反过来,要利用的选择挑毛病,那可是太容易了。 那句‘不做不错,多做多错。’的厚黑之说是怎么来的? 还是那句话:没发生的,都可以说成是杞人忧天,可要是发生了呢? 周易没有料到这次事件,各个涉及职权的单位,表现会这般惨烈。他只是以防万一。 把该交代的事交代了,就专心营救行动了。 此时了解到一些情况,才后怕和庆幸。 孟来财走过来表示,紧急联系采石场,事情办的很顺利,正好就有透水性好的花岗岩,现在,石料基本已经就位。 周易点头,让李忠良也参与进来。 实际上李忠良干的就是个苦力的活儿。 但看起来,李忠良才是那个奠定基调的人。 现场制造符石,李忠良用附能的钢锥蚀刻镇邪印的主体符号。 而周易负责加持符法效果并激活。 有了这符号,能够令符石的效力进一步增强。 这其实属于是一种非常浪费的法器粗炼。 然而在此时此地,哪怕是如此浪费,也比什么都不做强太多。 这些巨大的花岗岩,都是以吨为计算单位的,需要用叉车来调整其具体位置。 按照周易的要求,必须得是激活后不久,彼此就能跟左邻右舍相连,从而从一开始,就形成宛如手拉手的防护屏障。 最终,用了一百一十二块符石,才建立了煞力封印闭环。 周易消耗过大,已经是摇摇欲坠,坐车离开,上了车不久之后,就浑睡了过去。 李忠良状态到是还可以,但也离开了,他要给徒弟护法。 李济坤没有离开,这么大的事件,领导在一线亲自坐镇是必须的。事情能否办好搁在其外,态度起码得有。 更何况他得跟各方‘勾兑’,从而尽可能平稳度过这场风波。 虽然这次危机用评书的说法,堪称‘大灾害群魔乱舞,小英雄单骑救场’,可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巨大的伤亡已经造成,也必须有个交代,再加上民众需要安抚,可以说,对以官方为首的有关机构,考验才刚刚开始。 孟来财也没离开,按照约定,这些符石都是属于他的。 是他一揽子承担了联系、够买、运输、摆放等费用。 当然,如果是一般人,那么评个十佳青年,送个奖状锦旗,或干脆告诉你‘简在帝心’也就打发了。 可孟来财已经事先跟特勤局谈好了。这次,名他就不要了,利却一定要拿的。 这利,就是符石免费祭炼充能。 当然,跟特勤局谈,没有说的这么深。 只说这些临时的符石会归于个人。 特勤局方面,简单考虑了一下,也就同意了。 他们也不是笨蛋,知道这符石肯定是好东西。 但,其一,采石场是私人公司,至少有三笔地方政府名义的用材欠款,到现在都没有结清。 偏偏官方流程支付货款又非常麻烦,这么晚了,就算将相关人员请回来加班,也晚了。 而孟来财致电沟通的时候,车队都已经在路上了。 第二,孟来财是周易的关系户。 河还没过呢,总不能就拆桥吧? 因此这事也就议定了。 孟来财不要名,那么就意味着,紧急调拨后勤力量,将最需要的物资第一时间运送就位的,是特勤局。 还有,周易采取紧急行动,也是有特勤局授权的。 这就显得特勤局英明神武,勇于担责,第一时间就打破常规,让能者解决问题。 虽然这位‘能者’是军方的,出动及时,表现给力的也是军方,但没有特勤局的授权,周易也不敢大干特干。 更何况,周易的真正归属,从律法角度讲,还是一名高三学生,是民间人士,李忠良才是军方请的教头…… 总之,分功定责,一早就开始暗通款曲了。 孟来财得了大利,他老子都在坐专机往回赶,毕竟还没有落袋为安,而且这事这么大,他老子担心他后面把持不住好事变坏事,再说,事关孟家基业,怎能不上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