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惟我独仙_一八四 孤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八四 孤军 (第2/2页)

  起码也得给这些人点时间运转裱糊,紧急凑一支队伍出来。

    而这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现在是余县灾祸发生后的第六天。

    具体时间线捋一下,是这样的:

    事发当天夜晚,周易登山远眺,见天地异象,知晓县城出大事。

    第二天上午,周易派两名斥候前往,斥候当天抵达、开始侦察。

    第三天上午,得到情报的周易派王休一行前往,当天下午抵达,展开营救,当天夜里,第二轮异变发生。

    第四天上午,王休遣散难民,并带其中一小撮,回云雾山庄。

    第五天,在五道口,与庞武队伍交错而过,下午回到云雾山庄。

    第六天,庞武掐算着怪物这些天的表现,当晚第一轮收割猎物,消停了大约四十八小时,展开第二轮猎物收割。

    按照这个频率,第三轮收割猎物,应该是昨晚午夜左右。

    但余县已经没有吃的了。

    现在是第六天,怪物们应该是又饿了……

    很简单的逻辑,但正好能掐住怪物们的行为脉络。

    正因为算的清楚、想的明白,仗还没开打,庞武就先一步申请战术指导了。

    他的报告中,自然是有水分的,一万怪物直接翻倍成两万,明明是听来的,直接被他说成是侦察而得,并且还是付出不小的代价才取得的成果。

    敌人的战兵七倍于己方,除了没有军阵概念,个体武勇还在寻常军伍悍卒之上,这仗太难打了!

    当然,庞武也知道,诉苦归诉苦,如何应对,还得靠他自己。

    就算陆革有锦囊妙计,一来一回,时间也不会短。而如果他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或许今晚就得遭受覆灭之祸。

    况且,他向陆革报告,主要是为了告知陆革前线发生了什么事,让其心里有点哔数,而不是指望陆革真能帮到他。

    因为他知道陆革帮不到他,军力、军资,如果陆革手头上有这些,又何必让他的部队快速开过来顶这一波缸?

    一番计较之后,庞武传下命令,军帐设立可以缓一缓,陷坑、拒马必须在天黑前完成。..

    士兵们感到寒冷怎么办?当然是当苦力干活,动起来自然就不冷了。

    庞武可没有王休的‘战兵但凡有办法,决不当苦力’的那一套准则,他从来都是‘一视同仁’的,就连他的亲卫家丁,也得顶着严寒手拎皮鞭临时客串监工。

    于是有超过三千的壮丁在皮鞭下劳作,效率自然是刚刚的。

    土地冻成了铁挖不动?好办,临时营地不是有大量木板什么的嘛,扒了,烧!篝火一烧,地面用不了多久就解冻了,变得容易挖掘了。

    当然,这也跟余县这边的土壤结构有一定的关系。要是砂岩地、胶泥地啥的,那就哭了。

    还有,庞武的军中,也是有些粗通效率学的能人的。懂得磨刀不误砍柴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将活计安排的井井有条。

    譬如,庞武的要求可不光是拒马、陷阱,还要求制造火油罐啥的。为此,宁可牺牲官兵饭菜中的油水。

    于是,在烤地的同时,工头们就在效率学大手子们的指挥下,先造火油罐,荤油、素油结合,然后还要将锯末之类的添加物,不如传说中的希腊火那么叼,但烧起来也是温度够高,且极难熄灭。

    再比如,军队有吃水的需要。

    尤其是干苦力活儿,出汗量巨大,再连口热水都没的喝,那就太拉胯了。

    而这牛马集没有水井,于是就需要搜集积雪煮水,正好不是有篝火烤地么,就利用上了。再加点盐,喝点煮沸过的盐水,干活也有气力。

    正是队伍里还算有些靠谱的人,能把细节尽可能的做好,庞武的命令落实的还算是给力。

    与此同时,周易这边,他也是今天正好完成筑基后遗症的处理。

    他在灾祸发生第二日派遣斥候的时候,私下一算,约莫还得四天,才能搞定他的个人问题。

    今天是第六日,14时许,修行完成,筋骨一阵噼里啪啦爆豆般的响,皮下有劲力如虫蠕动,就连样貌都趁势做了一定的调整。

    整个人的气质、气势,顿时就变得不同了。不但眉目如画、眼中有神采,同时还透出钟灵毓秀的出尘特质。

    又耗费了盏茶时间,这等别样的锋芒毕露才敛去。

    可即便如此,仍旧异于常人,鹤立鸡群。

    随后他招来王休,将云雾山庄的主要事物暂时托付。

    王休一见周易模样,当下就恭喜其修为更上层楼。

    “嗯,资源匮乏,恢复起来太慢,所以我打算亲自走一趟县城,看看那大地xue是否可以为我所用……”

    他早就按捺不住想要行动了。

    这次他打算带上常刚、以及两名阴兵,他现在已经比较习惯杂务由麾下代劳,而不是事事亲为了。

    常刚有着举人三考不中、弃文习武的过往,文化素养算是不错。

    周易希望能将之培养成守备、游击一级的指挥官。

    这样,常刚和王休,就能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将军务挑起来。

    他本人是不愿意朝着指挥官之路发展的,人的精力是有些的,得有所选择。

    修道者本身是伟力归于自身,北阴帝君则更重视御下用人,而不是当马上皇帝。

    御下用人这一条,根源就在于识人、交际、然后才是管人、用人,所以这个方向的技艺,是贯穿人生的,学习和提高既有实际需要,也有足够高的价值,同时也躲不开。

    但指挥官是可以避开的,尤其是他还想在创造、营建等种田领域有所建树。这哪里还有时间去钻研指挥之道?

    既然如此,早早定下章程,该放权就放权。这就是他的思路。

    眼瞅着该嘱托吩咐的都讲了,人也招来了,可以出发了,大内高手封平居然回来了。

    封平是灾祸发生的当晚离开的。虽然平州距离京畿不算远,差不多相当于从山东腹地前往首都,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赶路,而在于提督太监赵吉做出反馈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周易简单算了下,封平最快,一来一回,路上差不多就得四天时间,也就是说,赵吉其实只用了一天不到,就做出了回应?

    他心说:“这西厂督公办私事,挺效率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