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第八六章 笛房危机 (第2/3页)
飞涨那么简单。    大家都知道,煤炭的供给不足是因为基础设施跟不上。    在当下。    煤炭价格实行的是计划制度。    全国统一价格指数,采用低煤价策略,与市场没有多大关系,这样可以避免煤价大幅度的变化,有利于统一调控,从而完成各项分配计划,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而今年煤价疯涨,是各方面原因,一是东部基本没有什么碳,二是各州禁止运输,总之乱七八糟的事情搅合在一起,导致煤价上涨了五倍。    然而这种情况,到十三号就会结束,中枢会根据情况制定相关政策,保证各行各业正常运行。    这种机制下,挖煤的人苦不堪言。    马景澄就时常感叹,到底是大环境成就人,眼下这些挖煤工,要是在二十年以后出现,那都是妥妥的亿万富翁啊,只能说是生不逢时。    行业的低谷让这群人给赶上了。    就像他说的,被打怕了的人总会想要逃离自己原来的地方。    现在这群人很快就会逃离煤炭这个行业,另一群人会来接手,能够坚持几十年的人,寥寥无几。    能够坚持到一车煤一车钱时代的人,活该他们赚。    没坚持到那时候的人,谁也怪不着,这就是人性,逃离让自己遍体鳞伤的行业。    而那些坐着数钱,看见钱都没兴趣的煤老板,也算是命。    【谁让他赶上了呢】    这句话,既可以对当下的煤老板说,也可以对暴富的煤老板说,都是命。    马景澄也知道,每个时代都有破坏规则的人存在。    而这些破坏规则的,却都是人中的佼佼者。    求稳求生存,唯唯诺诺的人,不可能成为时代的缔造者。    绝对不可能。    只有绝境逢生者,才会成为真正的引领者。    宋青州就是这样的人,敢于破坏规则的人。    这样的人,没有信念的人理解不了。    马景澄知道,眼前的这些人也是破坏规则的人,但是他绝对不相信,在笛房这件事上,他们会那么轻易就同意了。    由此,他断定,自己成为了秦聿铭等人手里的工具人。    为什么能够这么确定?    如果深入了解汇东的历史和攀州的发展史,就应该猜得出来其中的原由。    不过,马景澄并不介意成为他们的工具人,因为这正是他要做的。    不能说,因为他们要利用自己去对付汇东,自己就赌气不做这件事了。    可能秦聿铭的最终目的是汇东,但对于马景澄来说,汇东不过是他征战世界路途上的一个绊脚石。    挡住了,就踢开它。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能够掀翻大海的人,绝对不会担心在海上翻船!”    马景澄也笑着回应。    “你知道…”秦巨政想要表达什么。    “你知道…”    秦聿铭抢过话题,显然,这里,他和自己大哥暗地里出现了分歧,“你现在是50块钱一吨,宝陆煤厂如果给60块钱一吨,你怎么办?”    秦巨政微微沉眉,他在想,秦聿铭为什么要阻止自己说话呢?    不出声的几人,很认真地在思考,思考的方向就是利益相关。    “那我给70!”    马景澄也不解释自己的限制条款。    既然话都到了这个份上,秦聿铭等人也应该知道了,如果对方要想拿下,预算费用就是6000万。    这大概也是他们兴奋的所在。    马景澄至少可以白白收入5000万。    只要马景澄退。    所以,当马景澄说自己给出70块的时候。    在座大佬们脸色变了。    70块,对方想要拿下,筹备的资金尽管还是在6000万以内。    但是,他们从马景澄语气中,听到的不是70块,而是80,90,100,甚至可能超过100。    方才秦巨政问过马景澄,备用资金是多少,马景澄回答是1000万。    不要说达到1000万,就是高于50块一吨,马景澄都有可能损失。    而损失的钱,被秦巨政看作是基建部的钱,总之是要用来做基建的钱。    他们从可能赚钱,因为马景澄的一句话,就变成了赔钱。    脸色怎么好的了。    按照他们的预计,50块的话,对方是可能花5000千万的违约金拿下的。    超过50块就不好说了。    因为,就在早上,除了花镇和笛房,大多数的地方,宝陆煤厂都派人过去了。    而且州里要封禁一个月。    西凝水泥撑不了一个月。    只要拿下笛房,再拿下花镇。    西凝基本就完蛋了。    其中这种细节,只有少数人才知道。    对于秦聿铭等人来说,马景澄所代表的资本,既是伙伴,又是敌人。    煤老板们苦价格久矣。    两个资本对抗,只要是利于攀州百姓和攀州整体利益的,在可控范围内,他们都是很乐于看见的。    至于那些跑来彩虹路张嘴就骂的人,让他们去骂好了。    从跟着宋青州那天起,被骂得还少吗?    他们走上这个位置,做着这些事情的时候,早就不是被骂那么简单了,而是随时都可能面临着牢狱之灾。    随时都可能从高位变成阶下囚。    谁爱在乎谁在乎,反正秦聿铭不在乎,秦巨政不在乎,李宽也不在乎,宋青州就更不在乎了。    而现在,他们只是,想要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    秦聿铭扫视了一圈,开口:“你看,有没有这种可能,就是如果宝陆煤厂的人愿意花60块接手,你就放手,成人之美嘛。”    众人看向马景澄,期待着他的回答。    “嘿~”    马景澄咧嘴,“秦部长,您可听过,商场如战场?”    秦聿铭疑惑之际,就听马景澄说道:    “在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也没有您口中所说的,成人之美,只有‘赶尽杀绝’,商场没有硝烟,可有时候,却比硝烟还要残酷,成者王侯败者贼。”    马景澄的语气,好像在叹息,似乎在说一件很悲凉和无奈的事情。    “正如秦部长所说。”马景澄转向秦巨政,“有时候,开始了,可能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马景澄的话,让在座的众人,无不感到一种危机。    见众人陷入了沉思当中,马景澄立刻转变了语气:    “不过,审时度势,是商人的必备技能,我们都想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所以,也没有什么绝对的事情,万事好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