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579.祝前程似锦 (第2/2页)
以至于最后变成或者,甚至饿了么外卖红包群。 有些宿舍关系比较差的,可能大四毕业离开学校的那一天,就会有拉黑、退群、删除联系方式的举动。 好在顾允所在的班级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这一点,顾允居功至伟。 辅导员饶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举着酒杯说道:…. 这是说顾允呢,目前只有他有这个资格。 饶芊举高酒杯: 每天学到崩溃的张高强对着自己宿舍的几位挤了挤眼睛,一脸不屑。 大学班级聚会的座位,大多数都是按照自己寝室这种小团体的方式排布,顾允和室友自然也靠在一起坐,第一时间听到了张高强的吐槽。 顾允笑眯眯地拍了拍刘易升的肩膀,意味深长。 自从刘易升的提议被顾允原则通过后,贺璇补完并强化了他的计划书,两人已经在为即将开工的现象级酒吧选址了。 这个消息在712寝室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郑博很不满地说道: 顾允撇撇嘴说道。 郑博听完,喝了口啤酒,幽幽的说道: 顾允跟没骨气的郑博碰了个杯,咕都咕都喝了一大口。 郑博继续补充道。 张高强赞同地点点头,看来这种的体会,也在他身上出现了。 或者说,其实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大量存在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之间。 刘易升举起酒杯,和室友们碰了一下。 郑博继续调侃起了刘易升: 自从贺璇插手之后,刘易升可谓是对顾允这位黄金小助理五体投地。 她不但第一时间找到了专业人士对刘易升的想法进行落地可行性评估,还拉着刘易升对江城的所有热门地点逐个进行分析。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选址结束后,她又通过自己的人脉拉来了不少长期驻扎在各大一线夜店的玩咖,讲述该如何进行装修,如何选择风格,一线潮流究竟是什么样的。 每一个细节,都在充实着刘易升的脑海,拓展着他的认知。…. 从这一点上,无论酒吧成功与否,说顾允改变了刘易升的命运,还真一点都不过分。 其实相对于一般大学生,顾允室友他们的已经比较不错了。 郑博是打算回老家发展的,至于打算读书后留在江城的张高强,顾允可以轻松的帮他兜底。 刘易升完全不用担心,他是本地人,家里条件其实也不错,再加上他的性格,其实很适合自己创业。 大的夜场不敢说,但是自己搞个小酒吧,还是绰绰有余的。 即使顾允不投资,靠家里出钱加上自己工作以来的积蓄搞个小规模酒吧什么的,这对刘易升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随着班级聚会的深入,同学们也站起来互相敬酒了。 有一点很奇怪,似乎毕业临近,大家好像突然了。 以前顾允虽然是创业明星,学生会副主席,不过在班级活动时,他也一向表现得很低调,同学们很少单独去敬他酒。 因为那样会有一种拍马屁的感觉,违和感非常严重,还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放不下架子,最多单独敬一下辅导员饶芊,走走过程。 有些张高强这样的大学生,他们连辅导员都不甩,吃完就走,绝不多留。 总之他们凡事都想靠自己好好学习,也不需要争什么,没必要过去讨好。 现在情况就不太一样了,大批同学络绎不绝的举杯过来,嘴里说的最多的,也是那句 顾允大大咧咧的应下,以他现在的资源,安排班级同学根本不成问题,只要能力足够,螺丝钉岗位对他来说无足轻重。 聚会快结束的时候,顾允估摸着自己喝了得有七八瓶啤酒,今晚比较殷勤的同学,也是留在江城态度最坚决的那一批人。 这样的话,顾允作为江城起飞的大企业家,才能真 正的起到助力。 其实大学生毕业后,这种话题,顾允早就和室友讨论多次了。 没有太大的雄心壮志,父母也有些人脉关系,这样可以考虑回去,小城市节奏慢,吃穿住行也不行cao心,生活舒适度会比较高。 如果想寻找更多机会,或者本身就有突出的一技之长,一线城市就比较好,虽然压力大,但是机会也比较多,再说城市的霓虹灯也比较漂亮。 在大城市还有一个隐形的好处,那就是环境的包容度比较高。 比如说,在老家30岁不结婚,邻居和亲戚的舆论都会纷至沓来,在大城市就不会这样,一辈子单身都不会奇怪。 几位女同学瞄了瞄顾允一行人扎堆的地方,不好意思朝着顾允开口,凑到刘易升耳边说道。 刘易升也喝得满脸通红,扭头看向顾允和其他室友。 郑博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头点得像鸡啄米。 顾允耸了耸肩,摊开手笑着说道。 眼看大家都没什么意见,刘易升跑到其他桌上去通知,同学们听说还有活动,趁着酒意和气氛,大多数人都选择参加。 大一新生和大三老油条之间的区别,就在这里了。 酒意上涌,一个男同学搂住刘易升的肩膀,凑到耳边悄悄问道。. 法学院新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