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110章 学习,商路,科举 (第3/3页)
掌柜、伙计贪污的银子,估计薛家的每年都要损失至少十多万两。 然后他又将全国各地综合起来看,最后一算,近十年来,薛家总共被人贪污掉的银子将近三百多万两。 要知道这可是纯利润啊,就这么每年被人抹掉了,就连全然不知经济世事的薛蟠得知结果后,也都气的眼睛发红。 “真是好胆!”薛蟠拍着桌子大骂,“想我薛家如今所有财产加起来,也不过二三百万两,没想到这些杂种不但将薛家这些年赚的银子都贪了,还把我家的老本儿也狠狠的咬了一口!” 薛家以前自然不止这么点钱,毕竟薛家巨富不是说笑的。 但自忠义亲王出了事后,薛家也花费了许多的银子保命,要不然薛家早没了。 贾芸没理会薛蟠的无能咆哮,所谓雁过留痕,风过留声。 这些总管、执事、掌柜等人虽然做的账簿天衣无缝,但只要用心核查,抽丝剥茧之下,还是很容易找到问题的。 当然了,找的问题也只是大问题,其中许多细节除了靠推理外,就很难说清楚了。 于是贾芸转头看向房间里的柳湘莲和倪二,拱手道: “接下来就要麻烦柳兄和倪二哥了,你们带着之前招集的人手,并带着账簿,去全国各地收集证据,事成之后,自有两位兄长的好处!” 柳湘莲拱手正色道:“芸哥儿放心,对那些吃里扒外的东西,我也深恶痛绝,不把他们查个底朝天,我誓不罢休!” 倪二点点头,大声道:“这些狗东西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做的事连我这个泼皮无赖都看不过眼了。” “不用芸哥儿叮嘱,我也会带着兄弟们竭尽全力相助,争取将那群狗东西早日绳之以法!” 贾芸上前握着两人的手道:“那小弟就在京城等着两位兄长的好消息了,还请两位兄长加紧调查,最好在年前有个结果……” 村头。 送走柳湘莲和倪二后,薛蟠问贾芸:“妹夫,这两人能中用么?” “有没有用无所谓。”贾芸微笑道:“现在咱们将账簿弄清楚了,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并不在他们,而在我。” “你?”薛蟠疑惑道。 贾芸颔首道:“不错,就在我,如果下个月我不能考中举人,那么进士自然也无从谈起,咱们就只能想别的办法。” “如果我能考中进士,才有资格去找能够帮助咱们的人。” “至于柳兄和倪二哥他们去调查的证据,只是细枝末叶,属于锦上添花的事,左右不了什么。” 薛蟠扰了扰头,更疑惑了:“既然他们起不了什么用,那咱们何必要浪费银子让他们去调查什子?” 贾芸笑了笑,没有回薛蟠的话。 有些事儿,贾芸息清楚就知道了,没必要跟薛蟠解释那么清楚,这样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安排好薛家商路的事后,贾芸依旧在书院学习,同时也没忘了编织人脉。 如今他在中院读书,这里的先生全是进士,通过认识他们,贾芸又认识了一些他们在朝为官的同窗和好友。 每当那些人家里有什么事,贾芸都会抽时间去拜访一二,虽不能很快攀上交情,但混个面熟也是好的,甚至只要对方知道自己的名号也算收获。 七月底,贾芸一家人从大竹村撤离,回到京城。 虽然回到家,但薛宝钗等人并没有欣喜高兴,反而神色紧张,因为再过几天,乡试就要开考了。 贾芸自己倒是非常放松,经过近两个月的突击学习后,只要不出意外,他对考中举人非常有把握。 他也劝了薛宝钗她们无数次,却没有用,她们该紧张还是紧张。 于是贾芸便不再多劝了,反正也只有几天就要开考,等考过之后,她们就该平静下来了。 因为乡试多在八月举行,故又称为秋试、秋闱。 科举考试中的常科是定期举行的。 考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日,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即初八,十一日、十四日进场,考试后一日出场。 除非国家发生重大事件,一般考试时间不会变动,所以不需要预先发放通知,到时全国考生自动做好应试的准备。 若遇朝廷寿诞、登基等庆典活动,还会临时加科,称做恩科。 考试的地点在各省城东南建立的贡院内,作为乡试的考场,大门正中悬挂“贡院”二字大匾。 八月初八。 贾芸一大早就带着笔墨纸砚、干粮,坐着马车来到北直隶的贡院待考。 北直隶下辖顺天府、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德府、大名府、广平府、永平府、宣府、延庆直隶州、保安直隶州,共九府二州。 也就是说,贾芸马上就要跟九府二州的秀才同台竞技了,说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为过。 如果榜上有名,今后就是正儿八经的举人老爷,从此跻身于“士”之阶层。 在地方上,社会地位和知县平等,并免除其和家人徭役田粮,甚至免除挂靠在其名下田亩赋税的特权。 另外同时获得参加会试的资格,也有当官的资格,但不一定能当官。 如果落第,自然一切休提。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