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第2/2页)
扬言“谢贼安敢如此欺我,誓不予之善罢甘休。”于是又亲率大军十二万朝着徐州打来。可他前脚领兵刚出河南,后脚虎侯军的将领石龙、徐世绩、罗士信就领兵从黎阳南下,经柳园口直接南渡黄河,像一把尖刀插入河南地界的心脏部位一样。 石龙、徐世绩、罗士信所部一路攻城掠地,沿途郑军不堪一击,再这样下去,很快就会切断王世充大军的退路了。王世充吓得再也不敢提什么攻打徐州,连忙回师河南,可他刚拔营,对面宋金刚、刘黑闼所部就像狗屁膏药一样贴上来,让其战不能战,退不能退,进退两难。 这时候,谢天虎派的使者又来了,拿的还是和之前一模一样的文书,理直气壮的问王世充签不签。 欺负人欺负到了这个份上也是够可以的!老王真是欲哭无泪,签吧,既被羞辱,又要掏空府库所有财物,但是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不签,很有可能要遭受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败,到时候不但河南部分领地保不住,说不能洛阳也危亦--!两害相较取其轻,最终老王捏着鼻子签了支付战争赔款的文书。 两军就此罢兵言和。 一场混战终于告一段落,以徐圆朗、王薄的全军覆没;王世充的大败;谢天虎的全胜而结束。 谢魔王算了一笔帐,老王的战争赔款加上石龙、徐世绩、罗士信所部的缴获,正好拨给魏征用于恢复青徐二州的生产的资金,天下还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吗( ̄︶ ̄) 再说说单雄信和张公瑾被俘以后,张公瑾都不用劝降,自个就投降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早就仰慕谢虎侯久矣! 其实这张公瑾也算是个能人,史书中他能成为凌烟阁二十四人之一有他的过人之处,并且还会卜卦算术,在玄武门之变中发挥了大作用。 单雄信的态度就截然相反了,打死不降,非但如此,还破口大骂,把谢天虎全家问候了个遍,差点气得当事人之一的刘黑闼举起斧头就要将其砍成几段,还好宋金刚出手拦了下来。 宋金刚把怒气未消的刘黑闼拉到一边,对他说:“这个单雄信和徐世绩、秦琼等人是生死之交,现在徐世绩等人都是咱们的同僚,咱们犯不着得罪人,还是把他交由虎侯殿下发落吧。” 于是乎,单雄信就被打入囚车,一路押送回晋阳,可笑的是,押送他的不是别人,正是刚刚投降,要去晋阳述职的张公瑾~囧~。想都不用想,沿途张公瑾也成了老单唾骂的对象之一。 那边囚车里的单雄信还没到,这般徐世绩、秦琼、程咬金等人就先一步来虎侯府求情了。 眼见徐世绩不停的念叨他和单雄信是生死之交;秦琼、程咬金等人也一直夸赞单雄信仗义疏财,是好哥们,好兄弟,求免他一死。 谢天虎微微一笑:“诸位将军稍安勿躁,你们说了半天也没说到点子上。”转头对旁边的师妃暄说:“小暄暄,依你看,这件事的关键在什么地方?” 师妃暄小脸一红,心想:“这么多人在场,你叫人家小暄暄多不好意思啊!”小妮子这段时间在谢魔头身边经常被开发智力,智商情商都有长足进步,她略微思索,回答:“按理说,单雄信和诸位将军都是好友,理应归降才是,为何他会一反常态的坚决不降呐?我想这才是关键之所在。” 听师妃暄这么一说,徐世绩、秦琼、程咬金等人恍然大悟,开始分析起单雄信为何会一反常态的不投降。 徐世绩想了想,猜测道:“会不会和王世充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单雄信有关?” 谢天虎点了点头:“本侯也是这么猜测的,所以几天前已经派人给王世充又送了封信去,言明把单雄信的家人一并送到晋阳来,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她们也快到了。” 程咬金瞪大了眼睛问:“王世充那老贼真的愿意把单二哥的家人送到晋阳来?” 谢天虎哈哈大笑:“哈哈哈哈~~~~他若是不送,咱们就再派兵去打他,一直打到他愿意送为止。” 众将闻言,纷纷笑作一团。 谢魔头话锋又一转,继续说:“单雄信来了晋阳,别急着带他来见我,他的家人不到,见了也没啥用。先把他关进牢房,每天只给他喝粥,让其清清肠胃,淡淡火气。尔等不许探望,更不许让人带吃的去见他,谁让他骂本侯这么久,总得付出些代价--!” 众将听得是目瞪口呆。 小暄暄心里更是想:“这大魔头捉弄起人来真是一套一套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