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五章 民兵 (第1/2页)
非正常三国第一卷乱世谋生第四百六十五章民兵济阴是张辽的驻地,驻军的反应也不可谓不快。 但当句阳驻军赶到时,战事已经结束,冀州军在一番激战后,赶在驻军赶到前已经撤走,留下的是满地被践踏的青苗以及附近几处庄子近三百乡民的伤亡,以及冀州军留下的五十多具尸体。 消息很快汇总到张辽那里。 “将军,我等何时打过去!?”副将有些不忿,这冀州军现在就是袭扰乡庄,不敢与他们正面对垒,很多时候,得到消息赶过去时,只能收尾。 张辽面色有些阴沉,朝廷的反击命令迟迟不下,这让他很被动。 “报~” 就在张辽沉吟之际,一名将士飞奔入帐,对着张辽一礼道:“将军,朝廷发来的诏书。” “哦?”张辽闻言目光一亮,连忙接过诏书来看。 只是当看清楚诏书内容后,张辽神色又再度阴沉下来。 “将军,发生了何事?”副将看着张辽脸色沉下来,疑惑不解道。 “朝廷让我等再守三月,三月后展开反击。”张辽将诏书收起来,神色很快恢复了平静。 “三月!?”副将闻言目光一瞪,有些不解道:“为何如此?如今正值春耕之际,三月时间,边地得有多少百姓遭难?” 如今正值春耕,百姓要耕地,根本不可能如同冬季一般集结起来不事生产,三个月的时间,以现在的耕作能力,都够再产一季粮食了。 “命人沿河设置烽火台,调拨一万兵马,分作二十五部,每四百人一部。”张辽说到这里,叹了口气,看向副将道:“随时支援各地,相信朝廷,也相信主公。” 张辽虽然不知道楚南这边是如何想的,但他相信楚南。 楚南是跟他们一路打出来的,不是不知兵之人,既然如此做,定是对事情进行过全局的权衡和考量。 张辽也跟楚南共过事,知道此子思虑事情是从全局而非局部,只是当自己作为局部的时候,有些难受。 “喏!”副将虽然心有不忿,但军中以军令为主,既然张辽下令了,那便按照张辽的方法来。 当日,张辽麾下兵马便在沿河处,每隔十里设下一烽火台,看到敌军便引燃烽火,最近的人马会迅速支援。 次日一早,便有济阴太守还有附近几名县令过来拜访,显然是知道了张辽的举动,前来探寻。 “文远将军,这只守不攻也并非长久之事,这般做法只会让人觉得我军软弱可欺。”济阴太守程远是徐州人,楚南当初清理徐州大族,选拔寒门人才时,他是第一批被选拔出来的,接连出任过彭城、广陵、合肥、汝阳、睢阳县令,去年因为政绩卓越,被提拔为济阴太守,跟张辽也不算陌生,说话也相对随意。 要知道,民心可是跟气运挂钩的,这一郡气运可不少,让他修行速度近乎翻倍,是以他很在意民心。 如今冀州军频频来犯,己方却是只守不攻,已经伤到了民心,作为济阴太守,程远能够明显感觉到气运的下降。 这个结果,他自然无法接受了。 再这么下去,会严重影响到自己的气运以及政绩的,前程和气运都受了影响,他如何不急? “使君放心,朝廷已经下了诏书,三月后,全面反攻。”张辽看了程远带来的几名县令一眼,显然都是跟程远一般,有些问罪他的意思。 不过这些县令可不敢跟程远一般直接跟张辽开口,一个个在张辽面前乖巧的很。 “三月?”程远皱眉道:“为何需等这般久?” 这边兵精粮足,随时可以对冀州用兵,再不济,直接先把东郡给打下来,然后将东郡作为战场也好过让济阴在这儿受苦受累啊。 就算布局需要时间,但三个月也太久了些。 “我亦不知,不过此事乃朝廷下诏,主公亲自书写的诏书,纵然此刻你我无法明白,也不可违命!”张辽摇了摇头。 “唉!那商议一下如何布署如何?”听得是楚南的命令,程远也只能叹息一声,看着张辽道:“此前以为朝廷很快便会做出反击,是以只安排百姓小心,遇到敌军,尽量以保命为主,不过如今既然要撑三月,那便需好好布署。” “本将军已令将士沿河每隔十里设烽火台,并将万军分作二十五部,何处烽火燃起,附近将士会迅速赶到支援。”张辽将自己的布署情况说了说。 程远闻言点点头,张辽此举,已经很妥当了:“下官也并非为难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