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技博物馆_第299章 核聚变动力装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9章 核聚变动力装置 (第2/3页)

验,徐磊有把握在短时间内将其制造出来。

    到时候便能运送到登天岛和飞船主体安装对接。

    说起来还是因为自从太空电梯建成后,火箭就逐渐失去了作用,毕竟换算下来它的成本可要比太空电梯高多了。

    基本上所有航天员飞船以及基地物资都是通过太空电梯运输。

    因此随着登天岛的面积不断加大,岛上也建立了新的航天设备研究生产中心。

    这样的话便剩下了中间运输的时间和成本。

    也就是那边不具备乾坤二号的制造条件,否则徐磊就直接到登天岛进行此动力装置的制造了。

    ……

    ……

    时间如梭。

    很快来到十二月底。

    有着徐磊亲自动手生产,外加星瞳和智能工业机器人以及部分科研人员的帮助。

    乾坤二号核聚变动力装置成功诞生在研究所。

    得知此消息的吴楚平自然是第一时间带人赶到地方,想要把这台乾坤二号抓紧运回登天岛和最新代神舟飞船对接。

    以免耽误早就提出的火星飞行计划。

    “徐院士。”

    “这就是你口中的乾坤二号核聚变动力装置,它真能让神舟变成聚变动力飞船?”

    2028年12月28日。

    周四。

    未来科技核聚变研究所。

    从登天岛赶来的吴楚平在首次看到这台银灰色核聚变动力装置后,整个人只觉得有什么东西狠狠撞在心头,其震撼程度丝毫不亚于当初太空电梯成功运行的时候。

    徐磊将吴楚平的表现看在眼里,只是淡淡的讲道:“应该说这是全球首台核聚变动力装置。”

    话音刚落。

    接着又详细介绍起乾坤二号的情况。

    “这台动力装置的规格是根据你们最新一代神舟飞船数据制造的,你们带回去只需要按照cao作指导安装就行。”

    是的。

    当初在设计这台装置时,徐磊就向吴楚平索要了新一代神舟飞船的数据。

    毕竟这台装置本来就要使用在飞船上面。https://

    刚好现在大小规格相符,单凭吴楚平他们自己便能进行组装。

    倒省了徐磊不少麻烦。

    但好歹是以前没接触过的东西,吴楚平心里难免会有些担忧,害怕装置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

    主要这次的任务是搭载七位航天员和星系监测设备以及部分资源前往火星,相隔的距离可不是登月能相比的,哪怕借助核聚变动力避免了轨道飞行,也照样需要花费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

    在此期间无论出现任何问题,那么对于航天员来说都将是致命的。

    所以吴楚平必须要做到在任务前规避掉全部风险。

    思维运转到这里,只见吴楚平当即把目光瞥向了徐磊,脸上堆出灿烂的笑脸。

    “整个航天局都没有接触过这东西,我怕过程中会出现失误,要不然还是徐院士你和我一起回趟登天岛吧。”

    “到时候海鲜绝对管够。”

    吴楚平信誓旦旦的保证着,甚至不惜用海鲜来进行诱惑。

    这番话传进耳朵,徐磊则是哭笑不得,没想到吴楚平连这种条件都开了出来。

    不过他也明白对方是为了航天员的安全着想,对此自然能够理解。

    但为了让吴楚平打消顾虑,只好再次保证道:“你就放心好了,虽然这是首台核聚变动力装置,但已经通过了各项模拟测试和实际测试,正常情况下就算不保养维护几年时间内也不会出现问题。”

    “真的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吴楚平闻声忍不住又追问了句,但下秒便像是想到了什么,连忙解释:“徐院士千万不要误会,我不是在质疑你们的产品。”

    “只是距离合适的发射窗口还剩下一个月左右,如果错过的话就还要再等两年多的时间。”

    “所以这次火星的飞行任务必须进行。”

    “如此飞船的核聚变动力装置就变得至关重要,不能存在任何问题。”

    前往火星和登陆月球不同,以现有的条件来说并不是想什么时候发射就什么时候发射。

    必须要等合适的窗口。

    这样才能尽可能降低风险。

    若不是距离下一个窗口期所剩时间不多,吴楚平也不会这么着急想让徐磊研究核聚变动力装置。

    实际上在航天局的最初规划中,是打算两年后在派遣航天员前往火星部署基地建立起星系监测站,以此来及时发现太阳系中可能存在的危险。

    保证地星的稳定安全运转。

    毕竟以人类文明现在的发展程度,是无法进行星际移民的。

    在这种情况下,保证地星的安全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但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个时候未来科技竟成功攻克了可控核聚变技术。

    吴楚平得知此消息后,顿时便意识到了核聚变动力装置的可能性,于是自行前往滨江市弄清楚状况。

    至于后面的事情自然也都非常清楚。

    徐磊准确表示能够制造核聚变动力装置,甚至还在短时间内成功完成。

    面对这种得天独厚的机会和条件,吴楚平肯定想要抓住最近的一次合适的发射窗口。

    要知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两年时间并不短。

    更何况星系中的情况复杂多变,哪怕人类今天初步迈入一级文明的层次,照样无法全部掌握太阳系中的变化。

    早点建立起监测站和军事基地,人类也能更加安全。

    “我们未来科技什么时候让人失望过,我等待着火星基地建成的好消息。”

    明白吴楚平担忧的点,徐磊主动伸手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直视着他的眼睛胸有成竹的保证道。

    或许是感受到了徐磊身上的那股自信,吴楚平也顿时重重地点了点头。

    是啊。

    从太空电梯到广寒宫月球基地。

    再到最近的核聚变。

    未来科技只是创造了一项又一项奇迹,却从来没有让公众失望过。

    所以这次人类也必然将顺利踏上火星。

    “我也相信我们不会让徐院士你失望。”情绪激昂之下吴楚平也同样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由于此次火星任务在时间方面实在太赶,吴楚平并没有在未来科技核聚变研究所内过多逗留,几乎是当天便在极其小心专业的运输方式下带着这台乾坤二号核聚变动力装置返回登天岛上的航天研究中心。

    ——

    事实证明徐磊讲的并没有错。

    当乾坤二号到达登天岛后,在航天局研究人员的努力下,按照cao作指示没怎么浪费时间便顺利完成了动力装置和飞船的组装工作。

    可以说适配度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

    而确定好核聚变动力飞船,航天局方面也很快确定了七位执行此次任务的优秀航天员。

    并按照以往流程对外界进行公示。

    发布任务公告。

    公告中准确指出航天局将在一个月后发射核聚变动力飞船,运送航天员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