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第六百八十章 大明的君主立宪制? (第1/1页)
    堡宗别闹为国谋者第六百八十章大明的君主立宪制?商辂大感振奋,他有种预感,如果陛下这个改革推行成功之后,内阁的地位和权力将会直线飙升,媲美七部,甚至超过七部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陛下肯定不会允许权力无拘。    所以必定要加强对内阁行事权力的监督。    立即回道:    朱见济道:    商辂无奈的道:    朱见济:    商辂道:    有的话没有明说。    按照广安帝这个改革,完成之后的话,那么陛下就是给大明重新增添了一个部门。    中书省。    或者说,陛下给大明重新设置了宰相这一制度。    只不过这个宰相是一个庞大的部门而已。    朱见济笑眯眯的道:    皇权依然是最强的。    皇权之下,各部门权力直接覆盖国事,但各部门的运行必须更加合理,且具有各种标准性的流程,监督机构落实实际。    这是个介于皇权统治和君主立宪制之间的体制。    朱见济想放权。    所以希望强化朝廷各个部门的权力,因此要打造出一套公检法体系。    但朱见济不愿意皇权被削弱。    所以不可能施行君主立宪制,当然,如果在他百年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最后导致君主立宪制的出现,朱见济也能接受,毕竟不敢确保自己的继承者能有自己这样的思想和眼光。    除非朱右桢和朱右桤这两个兔崽子中,继承皇位的那个人也是穿越者。    商辂是真的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    眼前的是一位天子么?    从古至今,除了那些昏聩无能甚至不愿意上朝的天子,从没有任何一个圣明的君王,愿意把诸多权力下放。    广安帝当然是一位圣君。    也是一位很懒的圣君。    这是满朝的共识。    但没想到,陛下竟然看得如此之开,不仅要把内阁打造成相当于中书省的一个部门,还要给七部放权,就不怕皇权被架空么。    朱见济笑道:    商辂领旨告退。    商辂告退后,朱见济看着软榻旁边那厚厚的几撂关于土地改革的秘密章折,脑壳有点疼,五百多封啊,这得看到什么时候。    先处理政事,有时间慢慢看。    反正土地改革至少要一两年的时间,才有可能落实——而且落实的过程恐怕也会充满矛盾。    少不了要死一大批人!    毕竟在目前而言,土地还是最主要的利益来源。    断人财路,杀人父母啊。    别人可不要拼    命。    对戴义道:    泰山封禅,被宋真宗拉低了门槛。    自那以后,就再没人泰山封禅了,但便宜老爹和自己已经进行了两次泰山封禅,一次是禅位,一次是登基。    以景泰和广安这两个年号的政绩来看。    泰山封禅的地位再次被拉高。    今年打了金边、大城,又大胜漠北,并且将史无前例的在漠北建立诸多承宣布政使司,将那偌大的疆域纳入大明统治之中。    当然要泰山封禅。    而且这个封禅的地位和意义,也将再次擢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以后没点功绩的君王,恐怕也不好意思封禅。    而且这一次封禅还有个目的:    给朱右桢封王。    如果在中秋之前,朱右桢还是没有犯错,并且表现依然优秀的话,那就给他封燕王,确定他皇位储君的身份。    也让皇后白鲤安心。    说实在的,近期朱见济已经很少去和韩彩英腻在一起了,一方面政事繁忙,一方面也确实在照顾白鲤的想法。    家和万事兴嘛,家有贤妻,可不得互相照顾。    戴义立即着人拟旨。    朱见济对张让道:    大朝会散后,朱见济就让他要与之商讨事务的臣子在乾清殿等着,因为土地改革的事情最重要,所以商辂第一个觐见。    片刻之后,走进来的竟然不是工部的杭敏和吏部的白圭以及户部的陈循,这三巨头按说应该是第二批觐见的。    但前来觐见的却是教育司司长陈献章,以及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李实和王崇。    左都御史李实资历深厚。    右都御史王崇履历雄厚,王崇是景泰十二年的科举进士,琅琊人,没错,王崇就是琅琊王氏,当然,琅琊王氏早已不复当年风光。    而王崇也是地方一步一步用政绩爬到右都御史这个位置的。    绝对的实干官员。    行礼之后,朱见济对李实和王崇道:    接下来这三五年,大明不会有外扩战事。    工作重心比较多:土地改革,教育改革,内阁体制改革,公检法体系打造,工业发展促进,储君培养,嗯,少不得还要再选两次秀女,给老朱家的血脉传承再添几个小兔崽子。    工作之余,也得享受生活嘛。    皇帝就是这点爽!    全国选秀,这可是所有男人的终极梦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