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2章 一支穿云箭(4.8k求月票!) (第2/3页)
现喜色,连忙说道。 等了一天,终于是把人等回来了。 杨士奇和杨溥相视一眼,二人几乎是用跑的姿态往观星楼而去,刘日新也不耽搁,甩开一双老寒腿也是跟了上去。 观星楼中,朱雄英躺在观星台的摇椅上,看着前方站着的这四人。 不等四人说话,朱雄英先开口了。 “传旨工部,以最快时间,铸造一座横宽高各十丈的大鼎。” 小宝一顿,惊讶殿下竟然要这么大的鼎,接着躬身称是,连忙是转身走了。 刘日新也是一愣,他自然知道太孙殿下炼丹技术出神入化,自个昨夜能够在小妾面前表现那般神勐,全靠太孙殿下赐下的丹药。 可太孙殿下这一次究竟是打算炼制什么丹药,竟是需要横宽十丈的大鼎,这可是个大工程。 “刘日新,着你在昨夜孤施法之地,再起一座高台,孤要在秦淮河上炼丹。” 这也是为了打脸。 传言不是说秦淮河是天地之镜,能够照妖吗? 那孤就在秦淮河上炼丹,让百姓们都看看,孤是妖是仙。 “是!” 刘日新连忙称是,他现在是工部郎中,也算是工部一员了,这本质上就是他的工作之一。 “杨士奇,孤问你,应天府内的书局,哪家对士林影响最甚。” 朱雄英又是看向杨士奇。 杨士奇以学识见长,在士林中拥有很强的影响力,对这件事必然是熟悉。 果然,杨士奇仅仅只是思考片刻。 “回殿下,广寒书局对士林影响最甚,一篇上好文章现世,不足半日便可传遍整个应天士林,且广寒书局在诸布政司皆有分局,上上佳的文章,都会以飞鹰传达各个分局,以便各地士林阅览。” 朱雄英沉顿片刻。 “将此书局收入朝廷,但有银两需求,问户部支取。“ “以此基础,建广寒司,杨士奇任第一任广寒司正卿,位等正五品,杨溥为少卿,位等从五品。” “不得耽搁,即刻去办。” 杨士奇杨溥都是一愣。 他们是何等聪明之人,自然瞬间就明白太孙收广寒书局是何意,这是想要掌控天下士林舆论。 对于此事,他们二人自然百分百赞成。 更何况,这也是给他们升官了。 “遵殿下令旨。” 二人齐齐行礼。 “余少帛,可曾听过?” 朱雄英问声。 杨士奇则是笑了”。 “自然是听过,这余少帛便是广寒书局的大家,每一篇文章都会引起士人争相传颂。” 朱雄英若有所思的“哦”了一声,没想到自家这个未来的太孙妃这般文采斐然。 “殿下。” 杨士奇又是仰头看向朱雄英,他此番找朱雄英乃是有正事。 “说。” 朱雄英方才便是看到了杨士奇和杨溥脸上的急色,也能猜到他两有事。 “云南传来军报,安南举国来伐,号称大军七百万,西平侯沐英已领兵与其交战,虽接连取胜,可双方兵力相差甚大,沐侯爷只能退城固守,已飞鹰入京告急。” 杨士奇眉宇紧皱。 朱雄英的眸间,霎时一抹寒色。 他清晰记得,原本历史轨迹上,朱老四靖难成功后,以朱能为帅,领八十万京营大军攻伐安南。 朱老四肯动用京军,由此可见,安南国力并不弱。 如今的安南可是号称有七百万大军,估计连国内刚出生的女娃娃都算上了。 这一点倒是和原有历史轨迹一般无二,在原本历史上,安南胡氏也是号称七百万大军,这种人才,不去参加一吹到底真是浪费。 现在的安南胡氏,就是看准了大明君臣一心扑在北境诸王内乱,无力调遣京营大军南征,故而才敢趁火打劫。 “告诉沐英,固守一日,孤必亲临。” 朱雄英澹澹说道。 杨士奇和杨溥都是一愣。 殿下亲临?! 且不说应天距离云南有多远,就连飞鹰传出都得一日时间。 以马匹人力,莫说一天,数天都是赶不到。 可就算一天能够赶到,太孙殿下一人去了云南又有何用? 安南举国来伐,虽说七百万扯澹,但实际兵力至少在二十万之上。 难道以一人之力对抗二十万大军? “传旨便是。” 朱雄英澹澹开口。 杨士奇和杨溥相视一眼,若是换任何一个领导跟他们说这话,他们都会觉得这个领导脑子有问题,非傻既傻。 可是朱雄英说这话,他们两个却是天然的打心里相信,皆是躬身称是。 朱雄英自然有自己的打算。 应天与云南边境相距过远,以此远距离施法,太难了,而且范围太小,且不够精准。 并且现在动用京营大军讨伐安南显然不现实,京营还处在整军阶段,而且自己大挪移术还没功成,如果调拨京营大军开拔到云南,等到达云南都得一个月后的事情。 再一个,京营整军完毕,第一件事是平定北境六王,还顾不上南边的安南。 故而现在最好的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