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2章 叛逆 (第1/2页)
杨浩心里有压力,他知道田蜜肯定也有。 毕竟马上就高考了。 这是人生重要的一关,即便再乐观的人,也不可能没有一点压力。 6月7号。 高考第一天。 田蜜走进了考场,在靠窗的位置坐下。 静静等待语文考试开始。 而与此同时,杨浩正在田径场进行牵引跑训练。 这是他自己要求的。 集训期间,增加放松跑训练的时间占比。 原因也简单,这是目前最能有效提升成绩的环节。 杨浩对放松跑的掌握还很初级,在百米上并不能随心所欲的进入放松跑状态,多练练总是好的。 如果在雅典奥运会的百米比赛上能在进入这个状态,也就更有把握晋级决赛。 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到不被分进死亡之组。 杨浩想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跑道上。 工作人员非常稳定的驾驶着摩托车,李衡倒坐在后面,负责牵引橡胶带。 这工作本来可以让助教来做,但他不放心。 还是坚持自己来。 “加速。” 听到李衡的话,工作人员开始加速。 这个加速不能太过迅勐,要稳定。 否则后面的杨浩容易被突然的加速带乱节奏。 随着摩托着的轰鸣声,橡胶带被逐渐拉直,拉长。 而在这个过程中,杨浩受到的牵引力也越来越大,速度不由自主地跟着提高。 在外力的帮助下,他迅速就进入了放松跑状态。 步幅比正常情况下略大,但节奏依旧流畅。 双臂有力摆动,摆动腿积极折叠下压,积极扒地转后蹬。 而此时的肌rou也是紧中有松,感觉整个跑动都游刃有余。 杨浩沉浸在放松跑的感觉里,直到摩托车减速,他又借着惯性,继续跑了20米放松跑,然后才回归到正常状态。 等减速停下来后,一次训练结束。 “呼......” 杨浩解开身上的橡胶带,没有跟李衡说什么,而是转身慢跑了起来。 他要趁着身体对刚刚的状态有记忆,自己跑跑,找找感觉。 助教有些好奇:“他这是干嘛?” “找感觉呗,不要打扰他。” 李衡神色期待。 他跟传统的教练不一样,向来不觉得纯靠高强度训练就能把运动员培养起来。 还要运动员自己多领悟。 百米短跑看着只是拼体力,拼速度,实际上也很考验技术。 跑法并不是完全固定死的。 需要运动员在基础稳固,实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根据自身条件,寻找最合适自己的跑法。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而不是止步不前。 当然,这也并不是运动员自己要做的,还有专业的团队进行技术分析,再结合运动员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最终决定。 跑道上。 杨浩慢跑几步后,迅速把速度拉到最高,摆臂,送髋,折叠,下压,扒地,后蹬。 一气呵成的流畅动作。 在这时候,他再次找到了刚才牵引训练时的感觉。 进入放松跑状态,持续保持高速。 20米。 30米。 直到跑了近50米后,他才减速停下。 休息片刻。 再往转身李衡这边跑。 继续练。 ...... 场边。 今天的牵引跑训练结束,接下来就是强度比较低的柔韧性训练。 “教练,我感觉柔韧性对放松跑很重要,我的柔韧性不太够。” “是吗?” 李衡并不是万能的,他在百米训练的理念上虽然领先很多国内教练,但相比于国际上很多顶尖的短跑教练,还是差一些。 比如柔韧性,他的重视程度就不够。 “我感觉似的,柔韧性对于途中跑很重要,而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