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5章 提升实力的办法 (第2/2页)
种情况下,能登上美版时代周刊,而且是封面人物,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是很荣耀的事。 放到其他国家也一样。 网上。 “杨浩牛逼!” “首位?上过时代周刊封面的明星很多吧?我记得周杰棍,张子怡什么的,都上过。” “想啥呢,他们上的都是亚洲版,杨浩这是美版,这才是真正的时代周刊,那些都是分支。” “杨浩现在的影响力和成就,登上美版时代周刊封面也正常。” “确实,三次打破世界纪录的百米运动员,还打开了9秒70大关,这在世界田径史上都是里程碑式的成就。” “没啥激动的,杨浩有这个资格!时代周刊也承认,杨浩在亚洲是超级巨星,在世界也是巨星。” “确实。” “我现在只关心一件事,明年的帝都奥运会能不能夺冠!” “我更关心未来能不能跑进9秒60。” “希望杨浩多破几次世界纪录,成为世界田径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 “肯定能。” ...... 田径场。 杨浩听到新一期时代周刊的消息,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毕竟他早就知道。 “小浩,在国内,时代周刊对你来说作用不大,但在世界范围内,有助于提高你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王胜男这话倒不夸张,杨浩也认同。 美版时代周刊封面,确实能在世界范围内提升他的知名度。 这么说吧,如果换成国内娱乐圈的演员,登上美版时代周刊的封面,那肯定会被媒体大肆报道,代言,片酬什么的,身价蹭蹭往上涨。 而杨浩身价本身就特别高了,代言费在整个亚洲都数的着。 不说体育代言。 就说刚签下的奔驰,350万美元每年的代言费,在亚洲体坛都没几个能拿到,娱乐圈的就更拿不到了。 所以,这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对他的身价提升不会有明显的效果。 当然。 杨浩现在也不追求这个,他追求的是金牌,是世界纪录,是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嗯。”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来到了体育场。 苏丙天。 因为要备战奥运会,所以接力队从现在开始就进入集训期。 苏丙天作为主力队员,自然要过来。 还有张培蒙和温永义,也都得来。 过段时间,降温之后再一起去南云省。 “浩哥!” 苏丙天小跑着来到杨浩身前。 “好久不见!” 上次魔都黄金大奖赛,苏丙天没资格参加,所以一直在粤省训练。 “嘿,浩哥,来的路上我看新闻说你上时代周刊封面了。” “什么周刊也抵不上一枚世界大赛的金牌!咱们运动员,最终还是要靠实力说话,来,热身跑一枪让我看看你现在练的怎么样了!” “好!” 苏丙天求之不得。 于是赶紧去热身。 见状,王胜男调侃道:“你说要看,他比比赛的时候都有劲头儿。” 杨浩笑了笑,没说什么。 苏丙天崇拜他很正常。 国内年轻一代的短跑运动员,那些还在体校或者刚进省队的,甚至体育生,崇拜他的太多了。 谁不想跟他一样站在世界百米之巅,享受无上的荣耀? 何况,苏丙天没少接受杨浩的指点,甚至当初改起跑脚都是他力主的。 因此对他更加崇拜。 很快,苏丙天热身结束后,来到了起跑线前蹲下。 王胜男做发令员。 而杨浩和李衡在20米的地方看着。 “预备!” “啪!” 发令枪响后,苏丙天瞬间做出反应,低头向前勐冲! 杨浩眼都不眨地看着,神色没有任何变化。 没改起跑脚的时候,苏丙天因为本能是右脚不是左脚,起跑反应自然不够快,跑出去后,节奏也不对。 尤其是第三步,会勐然间很别扭。 现在改了起跑脚,又训练了接近一年,这两个问题都不存在了。 起跑反应不错,起步后摆臂和迈腿也都比较顺畅。 很快,苏丙天从两人身前跑过,冲向终点。 杨浩的视线一直在他身上。 等他进入途中跑状态后,这才收回目光。 这时,李衡问道:“有什么看法?” 杨浩回想了一下,回答道:“起跑加速有点勐,以他现在耐力来说,这样跑,后程很难保持速度。” 杨浩的起跑也很勐,现在用爆发式起跑,前程比阿萨法鲍威尔还强。 但他有强大力量,强大的速度耐力做支撑。 而苏丙天现在不行,力量不足,耐力同样不足,这种情况下,起跑加速阶段体能消耗过大,后面就难以为继。 “是的。” 李衡点点头:“是有一点勐,不过不是大问题,他还在快速提升期,等力量和耐力上来就行。” “嗯。” 很快,苏丙天小跑着回来,略显期待地问道:“浩哥,李教练,怎么样?” “不错,有长进!” 李衡先给予鼓励。 杨浩也没说问题,因为这时候的苏丙天更需要的是鼓励。 于是就拍了拍他的肩膀:“继续加油,帝都奥运会就不说了,伦敦奥运会,你一定能站在决赛的跑道上。” 这是很高的评价。 “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苏丙天很认真地回答。 “行,来,我跑一枪,你看看。” 一般情况下,杨浩是不会特意跑给某个人看的。 只是希望能帮助苏丙天,让他更快进步。 毕竟,近距离观察世界顶级选手的起跑,跟看录像感受是不一样的。 起跑线前。 杨浩双脚踩在助跑器抵足板上。 内心平静。 这一枪,他既是给苏丙天做展示,同时也是为自己寻找新节奏。 他现在已经确定,跑动的时候,会下意识地注意细节。 这个下意识会影响到节奏的流畅性。 魔都黄金大奖赛上是无意识跑出来的,他需要通过训练,找到更加流畅的节奏,让每场比赛都可以跑出那样的效果。 这样才能把实力稳定在9秒70以内。 “预备!” “啪!” 枪响的那一刹那,杨浩双脚用力蹬踏助跑器抵足板。 随即冲出去。 整个人宛如一道狂风,强劲有力。 而苏丙天目不转睛地看着,等到杨浩进入途中跑,离远了以后,他开始皱眉思考,在脑海里对比自己和杨浩哪里有所不同。 这让旁边的李衡欣慰的点点头。 肯动脑子是件好事。 只知道机械训练的运动员是没有前途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