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第十九章 IMO开始超级难题 (第2/2页)
    试题必须要由过来的老师翻译成本国文字。    毕竟这可是国际比赛,使用的语言超过几十种。    试题保密问题倒是不用担忧,过去了这么多届,已经形成固定流程。    考试的试卷也早早翻译好被封存,很快颁发给每位考生。    数学考试有时候真的看天赋。    有些题,就是给再多时间,一样做不出来。    别看每题都有7分,但很多人在总分42分的情况下,一分都拿不到。    陆晓显然不是这样的人。    他几秒钟“扫描”完题目后,便笑了。    三道题,一共4.5小时。    相当于每题给了1.5小时,可陆晓感觉自己貌似只用半小时就能把答案写出来。    他对题的难度,其实没什么概念。    反正不管再难的题,在模拟器面前都是纸老虎。    甚至失去了做题的乐趣。    “好像没规定交卷时间,我可以提前交卷,干脆赶紧做完回酒店算了,在考场也无聊。”陆晓看了看皱眉的其他各国同学。    有个黑人同学,看着题目眼睛瞪得很大。    差点把陆晓逗笑了。    看样子有点难度,如果等待小胖子和顾柔,估计至少要几个小时。    “走了,走了,回酒店写代码。”陆晓心中想道。    他题目都懒得去理解,毕竟有些题弯弯绕绕,看懂都需要很长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干脆啥也不管。    照着模拟器给的模拟答案照搬就行。    但是陆晓却不知道,这三道题中,有一题超级难题!    甚至达到了上数学期刊的标准,如果能完美证明,发一篇论文都不是难事。    这是主办方给考生的一个下马威。    也是南棒主席亲自出的一道题,南棒国的同学们恰巧经过特殊培训,不怕这种题。    其他同学却很难解答出来。    别看考核的内容,基本都是围绕代数、组合、几何、数论考。    但越是基础,也越变化多端,往往能形成非常复杂的问题。    主委会所在的办公室内,老师们就在看今年的题目。    很多人也是才看到完整试卷,之前处于保密状态。    一些手痒的老师,马上也拿出笔做起来。    当年1988年,也是这样,最后好几个数论专家被打脸,自己竟然都没有做出那道传奇第六题。    反而是286名学生有7名做了出来,获得满分。    这里面很难说没有一点点猫腻,当时安南国的吴宝珠获得了满分,后来他获得了菲尔茨奖,应该是真正的实力。    可别的也许就不那么简单了,反正做出题目的好几个学生后面根本没有任何名气。    “西巴,这是什么鬼,太难了吧!”有个南棒老师自己都吐槽道。    而其他国家的一些老师却暗暗嘀咕,这种题也上,这是想模仿当年的超级难题啊。    估计300多个考生里,最后又只有六七个能做出来了。    很大概率只有6个能做出来,还都是南棒考生。    正在不少人如此想的时候,突然有老师跑进来喊道:“有学生说要提前交卷!他做完了!”    刚才还在做试卷的老师低下头,看见自己才做了一道题不到的试卷,陷入自我怀疑中。    难道真的是试卷不难,而自己水平下降太快吗?    学生都开始交卷了!    不少人都抬头看了看办公室挂钟,距离开考才过去28分钟!    这已经打破IMO历史。    从来没有人在4.5小时的考试时间内,28分钟就交卷。    就算是超级天才,做完了题,也不会这么干。    国家荣誉还要不要了!    不知道多检查检查,万一哪里验算错误呢。    所有人都盯着报信的老师,想知道到底是哪个国家的人,也许是黑人吧,他们其实就是来凑热闹的。    看到题目太难,干脆乱写不答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