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0章 崇祯乐开了花 (第2/2页)
误,入股钱多的给高位,少的给低位,一旦这么干了,只会天下大乱! 相反,在锦衣卫亲军中,朱由检注意到了一位叫沉铁的锦衣卫小旗,在别的锦衣卫都入股五百两、一千两,乃至上万两的时候,这个叫沉铁的,只入股了区区16两,显得鹤立鸡群,格格不入。 朱由检特意召见了这个沉铁,问他道:“沉铁,锦衣卫中,你的同僚们最少都入股了500银元,为何你只有16两,是因为没钱,还是有钱不愿意入股?” 下方的沉铁解释道:“陛下,小臣不贪污,不受贿,不愿同流合污,家中老母卧病,膝下有六个子女,实在是有心无力,掏不出钱帮助陛下,小臣有愧,有罪!” “人无完人,除了海刚峰那样的人物,这世上还有不染污浊之人?”朱由检看着他,一脸的不信与狐疑。 “陛下,是真的。” 沉铁的上级,锦衣卫千户韩思平为其证明道:“沉铁之祖父,乃是锦衣卫经历沉炼之孙,沉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曾因上书《十罪疏》得罪jianian相严嵩而死,沉铁乃忠良之后,受到祖辈熏染,不仅侍母极孝,且以祖父为榜样,宁守清贫,也不贪腐,臣愿为沉铁担保,陛下若不信,可命人调查沉铁家中之情况。” “原来是忠良之后,朕有错,是朕错怪爱卿了。”朱由检连连点头,表示歉意。 “陛下不必如此,为人臣者,若立身不正,经不起推敲审问,早晚会露出马脚,小臣愿时刻接受陛下监督,以祖父为范,即便清贫,也决不改初心本色。”沉铁正色道。 “好,好啊,若天下的臣子都如你这般,何愁大明不强,何愁诸乱难平?” 朱由检感动到眼眶湿润,当即赏赐沉铁三百银元,让他改善下家庭条件,并擢升他为锦衣卫百户,虽然只升了小小的两级,但他已经简在帝心,未来必受重用。 “陛下恩重如山,臣粉身碎骨,万死难报!” 沉铁感激涕零,跪在地上,脑袋几乎磕出血来。 …… 到五月二十日。 皇宫中,朱由检的集资理财项目,已经吸纳了多达302万银元的钱款,虽然乘以2%的年息分红,他个人每年只能赚到6万多两的银子,其实不是很多。 但他已经感到非常满意,脸上乐开了花。 因为对他而言,年息分红只是其次,但这波的集资理财中,他找到了多位值得信任的忠臣,成功跟皇宫里的太监、宫女、侍卫们实现了利益的绑定,将来大明不管发生什么情况,这近万人的基本盘,是绝不会出现背叛的可能。 这是比赚多少的银子,都重要得多的事情。 不过也是在这一两天。 他的后宫当中,出现了一个不太安靖的小插曲。 那就是他最宠爱的田贵妃,不知从什么地方筹到了10万银元,也打算入股到他的集资理财项目中,对于这样的好事,朱由检当然不会拒绝,但田贵妃提的一个要求,却立刻引起了周皇后的不快和阻拦。 因为这10万银元,田贵妃想以她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朱慈炤的名义入股,而不是以她自己的名义入股。 朱由检不以为意,不管以谁的名义,反正银元是真的,写谁的名字都行。 “不行!” 得知消息的周皇后,立刻过来阻拦,对田贵妃道:“meimei,你这是什么意思?你以慈炤的名义入股,日后陛下进行赏赐,该把什么赏赐给慈炤?你让陛下该如何考虑?” 面对质问,田贵妃轻描澹写的道:“jiejie,我出我的银子,又没有坏你的事,实在不行,你也以太子慈烺的名义,入股十万银元嘛,为何阻拦我为陛下分忧?” “你——” 周皇后碎咬银牙,气的身体发颤,这田贵妃分明是在嘲笑她穷,出不起十万两,偏偏她还找不到好的反驳借口,只得对朱由检道:“陛下,妾身不管,田秀英可以她自己的名义入股,但不能以慈炤名义入股,不然就是对慈烺不公平,妾身不服!” 田贵妃道:“jiejie,听说国丈大人最近赚了不少,不如找他借个10万银元,也以太子名义入股嘛,何必如此敏感?” “够了!” 朱由检打断了她,道:“就按皇后说的办,此事不必多说。” “是,陛下。” 田贵妃咬了咬唇,一脸委屈巴巴的样子。 当然,田贵妃以她自己的名义,入股十万银元后,接下来的好几天,朱由检都夜宿于她的承乾宫中,算是给她的奖励。 这让其他渴望得到雨露滋润的妃嫔们嫉妒不已,为了争夺圣宠,也不得不想尽办法,你筹集了五万两,我筹集了三万两,她筹集了两万两,然后也都入股到皇帝的集资理财项目中。 包括周皇后,她在恳求三个哥哥多次后,勉强筹集到八千两进行入股,这数额明显偏少,搞的她在后宫中抬不起头,一向不爱财的她,也无奈意识到了金钱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 到五月底,崇祯的集资理财项目,合计筹集到365.8万两的资金,已存入到天下通银行中,且数额基本不再增长。 朱由检依然非常满意,每每看到存款账户上的数字,都笑的见牙不见眼。 但忽然想起一个事,他笑容凝固在了脸上。 这都快半个月过去了,皇宫里的集资理财项目,早就传的沸沸扬扬,京城人人皆知,包括文武官员、勋贵等等,不仅全都知道,而且也收到了自己释放出的、希望百官们也踊跃入股的信号。 但截止目前为止。 户部官员拒绝了自己入股建议,因为国库里没有多少银子。 文官们的入股金额,零。 勋臣们的入股金额,零。 武将们的入股金额,好像有几千两,可忽略不计。 然后就是无尽的失望和失落,甚至是有点伤心悲痛。 朱由检无奈的道:“难道果真如蕲春年所说,文官勋贵都不可信,还不如倒向许家庄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