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8章 浩浩荡荡,举世震撼 (第2/2页)
还是非常的不甘。 因为许家庄不信任他们。 因为他们受到了排斥和猜忌,甚至要流放到海外荒蛮之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赵兄,你若是想得到信任,把头发剃掉,儒服换成许家庄的衣服,说不定马上就可下这艘船,明天就不必来了,不过是头发跟衣服而已,有何不好舍弃的?还是许家庄的信任更重要。” 旁边瘦削男子,名字叫宋清的年轻人道。 “既然你也认为许家庄的信任重要,为何你不剃发易服?”赵志龙瞪着他道。 宋清摇头:“我不是不想,而是已经习惯了长发儒服,实在是改不了,只能如此。” “呵呵,我们三千儒生,很多人刚开始都像你这么说,但慢慢的都剃了发,换了衣服,现在我们只剩八百人了,你这个理由已经没有说服力了。”赵志龙冷笑道。 “信不信由你。”宋清耸耸肩。 “我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江阴人张云友,这位二十岁的个子较矮的年轻人道:“《东方时报》最近刊载的【徐霞客游记】不知赵兄、宋兄是否看过,其作者徐霞客徐振之,是我的江阴人同乡,跟我家只隔了五六里,霞客先生乃是我们江阴第一奇人,我想学习徐先生,成为第二奇人。”张云友眼里闪着光。 “没想到霞客先生竟是张兄同乡?” “霞客先生不只是江阴第一奇人,也是千古奇人啊,其游遍名山大川,用双足丈量天下,探索宇宙真理,实在令人钦佩至极,听说庄主大人派名医治好了霞客先生的足疾,斥资五十万银元,组建了徐霞客地质科考队,还要研制一架‘霞客号’飞机,带霞客先生去他最想去的几个地方……庄主大人更是奇人啊。” 《轮回乐园》 “是啊,庄主大人什么地方都好,若是对我们儒家,稍稍不那么苛刻就更好了。” 说到霞客先生,赵志龙、宋清二人都肃然起敬,纷纷感叹。 张云友则道:“好男儿志在天下,真正的儒家学子,不应是穷首皓经、困于乡梓、拘泥于传统,这些都不是真儒,而是害人不浅的犬儒、假儒,我之所以不脱下这身儒冠,是因为我要学习霞客先生,也要做丈量天下、探寻真理之真儒,这才是我为何在这艘船上的原因。” “好、好,说得好啊!” 赵志龙大声道彩:“张兄所说,其实就是我心中所想啊,张兄你帮我说出来了啊。” 宋清也一脸郑重道:“张兄,你的这条真儒之路,请带上宋某,我愿与你一起丈量这天下之大!” “好,道不孤也,我们一起同行!” 张云友伸出手来,赵志龙、宋清纷纷伸手搭上,然后一起仰头大笑。 …… 崇祯七年,十一月五日,上午。 暖阳普照,晴空万里。 海港城东边港口,挂起了无数的彩旗横幅。 还有锣鼓队冬冬冬敲着锣鼓。 有舞狮舞龙队舞着狮虎。 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更没有停过。 正式出发的日子到了。 停靠在码头边的蒸汽大船,打开了舱门,搭起了一条条的船板,随后通过搭船板,一条条排成整齐队伍的青壮男女,都背着包裹,纷纷走上了那一艘艘的船只,岸边的码头则有无数家属相送,落下眼泪,发出叮嘱: “一定要平安啊!” “注意安全,莫要逞强!” “好好工作,等我过去跟你团圆。” “会再见面的,一定会的,呜呜呜~” 这时已走到搭船板一半位置的杨大眼,听到身后哭声,不由转头一看,见到几个哭泣的儿女,眼角也忍不住落下一滴泪来,正是这滴泪水,配上他那坚毅的饱经苦难的面容,刚好被一旁的照相机抓拍下来,一张经典照片就此诞生。 而三十艘的海运货船,每艘最多可载800人。 六艘的铁甲战船,每艘可多搭载500名的海军陆战队员。 故而第一批的移民人数,就达到了近25万人之多。 “呜呜呜~” “呜呜呜~” 船用喇叭发出的蒸汽呜鸣声中,一艘艘的蒸汽大船先后出发,间隔约四五百码的距离,组成了一支规模庞大,绵延近五十里的移民舰队。 高耸的烟囱喷出灰白烟雾。 留下一条极长的白色航迹。 可谓浩浩荡荡,极为壮观。 自然也被悬于高空的大疆无人机拍下,又得到经典照片若干。 十一月六日,一早! 《东方时报》发行了一期特刊,其头版头条的新闻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就是华夏民族的坚韧】。 副标题为【历史会记得你们的奉献,向开拓者们致敬!】 京城,紫禁城中。 拿到今天这刊《东方时报》的皇帝朱由检,早已养成看报习惯的他,这次都没看头版新闻的标题,只是看到封面图片,看到这位刚毅面容的贫苦男子,眼角滴下眼泪,满含对亲人不舍,但出于责任,又步伐坚定,踏上船只的一幕。 从未接触几个底层百姓的朱由检,立刻看懂了这张图片的含义,不由心中一颤。 “这是朕的子民,是朕饱受苦难的百姓啊!” 朱由检眼中也忍不住涌出热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