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奔逝_陌生的父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陌生的父亲 (第2/2页)

议的。他觉得自己像一个孩子,笨拙、徒劳地思考如何与一个成年人平等交流的方法。

    “这就是命运吧。”汝起心里轻叹到。

    进门前轻轻回头,一种奇怪的熟悉感不约而至,仿佛自己还是那个尚未与父亲分别的六岁孩子,四十年来与他从未分离,一直就生活在这里。

    “好吧,就算是回家吧。”汝起猛地推开了门跨了进去。

    “是汝起吧?”一个身影缓缓地转过身来。

    “是我,爸”。

    汝起望着这个名叫曼群的文弱清瘦的老人,所有原计划问的、说的,在这奇怪的平静之中,消失了。他不甘心地咽了下口水,表达的欲望仍在挣扎。

    “来,汝起,把炉上烧的开水提过来,我给你泡了刚上市的新茶”。这个被称作爸的男人,眼睛闪烁着光,怔怔地盯着他,柔声地说到。

    汝起看着角落里炉上的茶壶,水已经沸腾,从壶嘴不停地冒着水蒸汽,恍惚间,他感觉这雾气慢慢地迷蒙了双眼,就像当年在大凉山的密林中,不断升腾萦绕的浓雾,既让人迷失、害怕,而又有对未知冒险试图尝试的新奇,而最后都变成了被拥抱、被簇拥的真实温暖。

    这一切都来源于一封错失的信件。

    在去年的春天,汝起接到一个老人的电话,他是母亲曾任教过的仁师小学校的同事,也是母亲的老友吴阿姨。

    “汝起,我这里有一封从外省寄给你母亲的信件。寄件地址好像是皖省滁州什么单位,字迹有些模糊了。”

    “母亲的信件?我mama已经退休很多年了,怎么还有寄往那所学校的信件?”汝起觉得匪夷所思。

    “是这样的,仁师小学经过几年建设,最近准备正式搬迁到新教学区,原来的建筑会拆掉,所以每个部门都进行搬家,学校收发室无意发现了这封被遗忘的信。信封上是你母亲的名字。只是单位地址写得不太准确,或者是当时你mama当时已经调离仁师小学的原因,估计就是这样,这封信没有送递到她手里,无人收信,所以被遗忘了。还好,这么多年,这封信居然还在。”吴阿姨以前也是语文老师,所以言简意赅,表达还算清楚。

    仁师小学校,汝起有很深的印象。因为那是母亲江朝做为教师,任教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她任教时间最长的一所学校,同时还是汝起的小学母校。

    严格来说,汝起是在这所小学长大的。因为母亲是教职工,吃住都在学校里。至今,汝起还清晰记得那些在仁师小学校园里,度过的童年时光,春风拂过,鸟语花香,坐在长椅上慢慢聆听小鸟的歌唱,纳春风入怀,沐浴阳光的美好感觉。

    教学楼口外的这两棵银杏树就像两把巨大的遮阳伞,银杏树下是孩子们的天堂,每当下课铃一响,为了抢占有利位置,楼道中的同学蜂拥而出。那种尖叫欢呼的喧嚣,至今历历在耳。

    汝起小学毕业后,母亲也就调离了仁师小学校,陆陆续续地在各个小学任教。没想到还有信寄往这里。

    “会是谁呢?”汝起在想。他很了解母亲。

    在汝起的印象里,母亲是一个简单和单纯的人。

    说她简单,是因为她几乎没有很深的社交关系,仿佛几十年来,她的世界就是这个地方的小学校到下一个地方的小学校。

    说她单纯,是汝起觉得母亲,不像其他同学的母亲处事强悍、周到能干,她有时仿佛就是一个孩子,蹩脚地扮演成人的角色。

    所以在有些当地人的眼里,母亲江朝是个好老师,但是个手艺生疏的母亲。后来,小时候的汝起曾经认为,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母亲不喜欢与当地人交往?

    记忆中,母亲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静坐读报,或者在每个周末,在学校琴房,伴着那座旧风琴,自弹自唱,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

    突然,汝起悲哀地想到:“只是,一切似乎都没了意义。因为这封信的主人,去年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