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好折枝_第二百四十九章 问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九章 问津 (第2/2页)

?”

    洛青辞看着院外,眼中忧思不断,“可于这浊世之中,我发现自己也变得愈发冷漠和无能为力。我的一片真心,终抵不过利益权谋;我不忍伤害他人,终是害了他们。我终究做不到视而不见,我的心日夜煎熬,受到谴责。有时我觉得自己睿智如神明,可以窥见所有人的一生;有时又觉得自己痴傻如孩童,痴迷于自我的一方天地。这场无休止的争斗之中,我已手染鲜血,快要深陷其中了。我愈发疑惑,自己该去信什么人,做什么事。”

    洛青辞言罢这席话语,心中已是感慨万千。

    慧远大师沉默半刻,忽而淡然一笑,“姑娘能想到这些,已是难得,其实也没有什么。世间之事,亲疏难分,善恶难断,取舍难定,时有浮云蔽眼,遮住了头顶的一轮明月。但请姑娘相信,这世间公正良善或许有时看不到,但并不意味着不存在,更别说,善恶之两端,还有一个人的良识。有时经历得多了,反而多有顾虑,姑娘不必纠结,凭心去做便好。姑娘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就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我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洛青辞心中默问,看着面前黑白交错的棋局,良久,这才起身行了一礼,“多谢大师解惑。”

    人影远去,老者看着面前的棋局,眼中深邃。

    “师傅这是怎么了?”小沙弥端来一杯茶,疑惑问道。

    闻言,老者回过神来,“就在今日,两个人问了我同样的问题,我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两个答案,不知是对是错?”

    “师傅常说,世间之事因人而异,答案也并非唯一。师傅又何必纠结?”

    小沙弥笑着回道。老者看向了外面,眼中深沉。

    ……

    转眼之间,新年的气息渐散,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年。

    当洛青辞还在为小清运去学堂一事而不舍之时,宫中传出的一道圣旨已然掀起滔天巨浪。

    如今,令夏城中茶楼酒肆热议的,俱是端王被封太子、入主东宫一事。

    端王,这个年岁最长的二皇子,一向沉稳亲善,在朝臣与百姓之间的口碑自然比庆王要好得多。

    在众人眼中,无论是立长还是立贤,资质还是能力,端王都是最为合适的人选,是以这道旨意并没有让人很意外。

    但也有人说,由皇后抚养的庆王才是正统,皇上此举于礼不合。

    然而圣旨已下,至于皇上为何会选择端王,没有人知道。

    这个结果,倒让洛青辞觉得很意外。

    她不想深究端王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实力,也不想深究这场斗争是如何凶残,反观在前朝与后宫势力都不容小觑的庆王的落选,她似乎隐隐觉察到了另一个消息。

    那就是,皇上并不想外戚专权。

    近些年,穆国公府一族把持着南楚的小半财政之权,一人独大。

    若是庆王当选,只怕穆氏一族就能只手遮天了……

    此刻,庆王府中,一片狼藉。

    一华服男子随手打碎了新添了茶,仍旧不解气,“凭什么父皇要封端王为太子?明明我才是正统,我才是那个应该入主东宫之人。”

    “王爷无需动怒,”突然,一道轻灵女声传来,女子拾起了地上的茶杯,丝毫未顾手上的一丝血痕,“王爷近来在朝事上屡出差错,自然引得父皇有所不满,但父皇并未有苛责,说明父皇心中对王爷还是有感情的。只要王爷做好自己的本分,寻个机会好好表现一番,还会有机会的。”

    男子见状,拉过那划破的手,眼中多出一分怜惜,“王妃所言甚是,只要抓住了府中jianian细,一切都会变好的。王妃入府后料理着府中事务,事无巨细,母后近日又生了病,一些事务还需王妃帮着打理,王妃辛苦了。”

    闻言,女子面上一笑,“王爷这是哪里话?妾身如今与王爷夫妇一体,自然要忧王爷心中之忧,这都是妾身分内之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