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七章 镜舟 (第1/2页)
不久,殿前走来一位精神矍铄、正冠肃容的中年男子,鬓发微白,却自有凛凛气势,“微臣来迟,还请皇上恕罪。” 皇上看了眼跪地之人,面上一笑,“无妨,本就给爱卿放了假,爱卿请起。” 奇桑打量着来人,目光阴晴不定,“这位便是洛侯爷了吧?久仰大名。” 侯爷亦是看了眼上方,“见过奇桑王子。” 奇桑眼中有些遗憾,“哦,洛侯爷认识我?” 侯爷摇了摇头,“微臣并未见过王子,却见过东榆王。” 早年,平南侯驻守南疆,两国时有交火,东榆却时常处于下风。 想到此,众人面上一笑,奇桑则面色不悦。 “奇桑王子不必介怀,如今两国休战多年,应以和平为要。” 皇上看着下方之人沉郁的神色,面上一笑,“至于王子方才所说之事,朕已有了调查结果。正好今日各国使团都在,就请诸位作个见证。” 言罢,皇上示意了眼近侍。 近侍会意,从袖中取出什么,读道:“日前有官员举报平南侯教女无方,致人丧命,今已向祁延山求证,平秋山一事有山中诸位教习及弟子几经取证,证明此事与平南侯府洛三小姐无关。” “皇上!” 闻言,人群中一官员高声一语,瞬时跪在地上,神色有些激动,“小女死得冤枉,还请皇上为微臣作主,平秋山剿匪一事微臣已上交了证据,还请皇上明察。” “孙太尉此言差矣,那兵符许是被人伪造的也未可知。” 庆王帮衬道,心想着若能借此拉拢平南侯也是个不错的做法。 皇上皱了皱眉,“孙太尉,朕知你丧女心痛,可事实如此,朕也没有偏袒任何人。朕已查实,去年平秋山附近兵马调动并非因为有人盗用兵符,而是巡防之时,遇到了一名从平秋山上逃出的男子。因那男子身份特殊,这才上山剿匪。此事牵扯到祁延山,故而未上报令夏。” 闻言,孙太尉满副惊讶,“皇上,此事着实蹊跷,不知那名男子叫什么名字,是什么身份?又如何能引得守兵出手?” “平秋山剿匪?” 突然,旁座传来好奇一语。男子起身,“我想我知道你们说的是什么事了,或许其中渊源我能解释一二。” 闻言,众人闻声看去,起身的正是坐在一旁一直未开口的西镜使臣。 “哦,不知镜漠王子知道些什么?” 皇上眼中多了分复杂之色,只因那人就与西镜皇族有关。 镜漠王子面上一笑,打量了眼四周,“祁延山世人敬仰,吸引各国求学之人。四年前,我四弟就曾化名‘陆行舟’,拜师于祁延山凌霄阁。年前,四弟学成归来,偶然谈起山中旧事,就提到了平秋山。四弟说,当时前去剿匪的弟子俱中了埋伏,被困山中,经过一番谋划,他虎口逃生,受了伤,后被一群官兵所救。我想,皇上调查到的那名男子应该就是我那四弟了。说来,当年四弟获救,镜漠也该在此向皇上道一句感谢。” 皇上面上一惊,“哦,竟有此事?不知四王子此次可有同行?” 镜漠王子笑了笑,“真是不巧,我那四弟迷恋山水风光,恐怕要过两日才会抵达令夏。不过方才之事,句句属实,皇上若是不信,大可派人到祁延山调查一二。据说当年平秋山上解救了百余名百姓,真乃仁义之举。” 皇上面上一笑,“哈哈哈,镜漠王子言重了。平定我边境的匪患,乃分内之事。此事如此明了,孙太尉,你可听明白了?” 皇上问着下方之人,看的却是东榆使团。 感受着上方之人的威压,孙太尉心中一震。 他瞬时明白自己当日不顾一切的弹劾是个多么错误的决定,“是微臣一时不察,还请皇上恕罪。” “罢了。”皇上面上大喜,“不知奇桑王子可还有疑惑?” 奇桑面色有些复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