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1章、你真是个人才 (第1/2页)
,人生赢家:从扑街写手开始 圆梦文学又招人了! 既然打击盗版,法务方面的人才,肯定少不了。 沈浩也是不吝重金。 于渺接触了几个有意跳槽的这方面人才,最终给沈浩带回来一个美女律师。 沈浩也顾不上什么美女不美女的,笑容满面的和尹婷握手:“尹总监,办公室我都让人给你安排好了,过段时间你们法务部的任务会很重,只要有敢冒头的网站,有一个算一个,全都给我起诉!” 尹婷严肃的点头道:“沈总放心,这是我的职责所在。” “好,那就不多打扰尹总监了。” 沈浩心里总算踏实了,没有这方面人才,就算发现盗版网站,他们也只能看着对方耀武扬威。 现在嘛,他倒是有点盼着盗版网站赶紧破解他们的防盗技术。 他们不牟利,自家这边怎么起诉? 而且,金额太小也没意思。 至少要造成几十万的损失,起诉对方,才会得到警方重视。 圆梦文学最近很忙,墨鱼他们也陆续的面试了一批合格的编辑,给他们打打下手。 对于网文编辑这个职业,倒是没什么学历要求。 只要热爱网文这行,哪怕你曾经只是个写手,都可以参加面试。 所以说,来面试的人还是很多的。 光看公司的环境,就知道圆梦文学是妥妥的大公司,哪个不想进这样的公司? 经过两轮面试,最后编辑部增加到上百号人。 像都市这种大分类,与作者对接的责任编辑人数突破二十人,另有五个专门负责签约和审核入库作品的编辑,分工非常明确。 墨鱼也是紧张并激动着,从阅航跳槽到圆梦文学,独立撑起都市分类的大梁,对他也是场考验。 但这种考验,他求之不得。 像阅航内部,年轻人爬上去的不是没有,但比例太少了。 来到圆梦文学这边,墨鱼虽然累了一些,但比在阅航那边,要开心许多。 大家来到这边,都是同一个梦想,就是把圆梦做大。 再说,有沈总在,所有人都有信心。 其他网站,做梦都别想拉拢一个白金作者。 可他们网站,已经有沈总这样,在白金至高神里面,都是翘楚级别的人物! 像没事在茶水间碰到,墨鱼他们也会讨论阅航那边,主要还是围绕沈浩展开话题。 “诶,你们看老板最近的更新了没,感觉质量又上了一层楼。” “你也这么觉得?我还以为就我一个人这么认为呢。” “老板真是天才,我在网文这行业摸爬滚打几年了,还没见过像老板进步这么快的写手。” “嘿嘿,要不然老板怎么可能带着咱们挑战阅航,他自己在阅航当白金至高神,那不香吗?” “你说的也是,反正我是希望公司能做大,现在被挖过来的作者不少,就是读者人数还是不多。” “安啦,那是姚总的事情,咱们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 …… 姚俊可比墨鱼累多了,起码墨鱼就负责编辑部的那摊事情。 可姚俊呢? 沈浩妥妥的甩手掌柜,所有公司的大事小事,全都要姚俊过问。 反正股份都在沈浩手里,沈浩压根不担心姚俊夺权什么的。 对姚俊来说,加入圆梦文学,他是痛并快乐着。 比起上一位老板,沈浩无疑和他非常合拍。 可这一点事都不管,把他当牲口用,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沈总轻飘飘的一句表现好,给你2%的期权。 姚俊顿时化身不知疲惫的老黄牛,任劳任怨的为公司跑动跑西。 这不,姚俊刚歇口气,一个月200万,完成了杭州的几大火车站的led屏幕以及所有公交车站候车亭的大牌广告投放。 跑完了杭州,姚俊马不停蹄的要带领团队直奔他之前计划里提及的那些三四线城市。 公司初创,这些只能他亲力亲为。 反正他自己乐在其中,沈浩也乐得省心。 要不是有姚俊在,这些事情只能沈浩亲自出马,总不能让几个女孩子全国飞吧?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姚俊就完成了圆梦文学的线下广告投放,三四线城市的医院,火车站,公交站亭…… 可以说,圆梦文学这波宣传,绝对不比在抖音砸钱的效果差。 像很多城市,当地就有广告公司,姚俊只是负责和这些公司谈判,尽量把价格谈到最低。 公司后台也能通过定位,得到这些地域的下载情况,要是下载量多的几个城市,姚俊承诺还会给予对方一定的奖金。 有了奖金刺激,姚俊倒是不愁这帮公司敷衍他们。 线上的渠道,姚俊和沈浩商量了一下,决定在快手上面砸钱投广告。 虽说快手给大多数人的印象,稍微土气了点,有点low。 可谁让抖音有自家的阅读平台,只能退而求其次。 快手毕竟是第二大短视频平台,投放之后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一周的投放费用,高达500万,这还是快手的优惠价。 之前抖音的某茄来买流量,快手可是狠狠赚了一笔。 谁让对方一直是他们的直接竞争对手,这钱没道理不赚。 现在圆梦文学找上门,快手倒是报价没那么高,还挺合理的。 毕竟给竞争对手添堵这种事,自己还能赚钱,没道理不细水长流。 技术部门的何峰,这几天相当紧张。 努力了这么久,要是网站出现什么问题,他怕老板撕了他。 随着姚俊开始砸钱买流量,圆梦文学的注册用户数量也在节节攀升。 日增用户高达30万,光是快手引流的就达到了一半。 但线下的引流,同样不可小觑,而且价格比起快手,还要更便宜一些。 比起某茄砸钱的时候,一天增长五六十万的新增用户,那肯定比不了。 但对圆梦这种小网站来说,这个增长趋势,已经非常可喜。 沈浩最初的决定,也被证明极其正确。 有着一批坐班写手稳定的更新,被引流来的读者,流失的比例并不算高。 起码网站里的这些作品,还算能让他们看得下去。 像在某茄之类的平台,全特么是工作室文,简直让人作呕。 要不是为了免费那两个字,他们早都卸载那种平台了,简直浪费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