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48 文利要生了 (第1/3页)
季羡林,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学贯中西,精通数十门语言,其中,不乏希腊、阿拉伯文等偏僻文种,尤擅吐火罗文,着作有《季羡林文集》。 这样的文学理论大师,最为人熟知,却是早年读书时,一本爆粗口的日记。 日记里,季羡林讨厌考试,厌恶上课,最爱看女子篮球队比赛,倒不是喜欢篮球,就是去看女生大腿。 看不说,还日记里评价:“女人篮球队的女生的大腿没什么好看的,都太黑,没看完就走了。” 轻狂,但也坦荡。 韩桥说和季老有一样的人生需求和爱好,真是实事求是、没有任何吹牛成分。 “韩桥,你真的假的?”马文眼神瞥着、团队里,她和韩桥关系最好,开会时候,经常偷摸出去喝酒吹牛。 韩桥酒品很好,喝醉了,就栽倒她怀里睡觉。 韩桥什么鬼样,她一清二楚,眼神怀疑:“韩桥,季老可最勤奋了,你真和他一样?” “我骗你干什么,不信,伱自己去看季老日记。”韩桥说着,肩膀碰了一下马文:“小马,怎么样,一会我带你去见季老,你请我三顿酒。” “可以。”马文想了一下,认真说:“喝酒没问题,喝醉不行。” “我前杯不醉。” 马文眼神凝视,韩桥挺直背,脸不红心不跳:“好吧,我承认我吹牛。” “你最好是。”马文翻着白眼。 季羡林相邀,张一谋和韩桥都不敢耽搁,名利是一回事。 季羡林今年94岁高龄,晚年,身子健康堪忧,经常住院。 老人家,能不顾病情,赶来参与会议,韩桥心里有几分敬重。 华夏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却也有许多硬骨头,用脊梁骨,撑起一片浩瀚星河。 奥运大厦,停车场,几人到了一辆救护车前。 几个白大褂的医生,正在车门前等待,见到几人,为首的医生叮嘱:“张导,韩先生,请尽量快一点。” “季老这是?” “前几天感冒了,引发了胃溃疡。”医生简单说了一下病情,最后,严肃说:“只有15分钟。” “好。”张一谋点点头,想了想,说:“韩桥,季老负责奥运会开幕式文化创意,奥运会创意这一块,你最清楚,只有15分钟,时间紧,任务重。” “没问题。” 韩桥收起嬉皮笑脸,感冒和胃溃疡,都是小病,不过,搁在94岁的老人身上,却病情严峻。 这样的国宝。 损失一个,都是华夏的损失,几人消毒,韩桥领头,钻进救护车里。 救护车里,布置简陋,一张病床,医疗器械,单调的蓝白,弥漫消毒水的味道。 苍白的色调里,一抹古色古香的颜色,缀着雅有生趣。 小书柜。 书柜三层,书籍摆列整齐,一本书展开,书纸褶皱,主人家经常翻阅。 病床上。 老人骨瘦如柴,胡须银白,背靠床榻,精神矍铄,神清气爽,尤其一双眼睛,浑浊中,透着精明的世故。 韩桥抬头,眼神对视,一瞬间,身子一怔,有一种从头到脚,被看穿的错觉。 他头皮发麻。 下一刻。 温润如玉的老人,清了一下嗓子,温和说:“韩桥小友来了,比较简陋,招待不周,快些进来吧。” 韩桥擦拭了一下额头,层层细汗,国学大师,都是人精啊! 他都怀疑,季羡林看穿了他的穿越者身份,想了想,这种揣测太荒诞了。 季羡林辈分高。 韩桥微微欠身,礼貌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承蒙季老厚爱,不敢言简陋。” 说着。 韩桥躬身进去,腰背挺直,端坐如钟,身后,张一谋和马文依次坐下,老谋子恭敬说:“季老,下午好。” 马文就不淡定了,激动的嘴皮子颤抖,声音压制不住激动:“季……季老,您好,我叫马文,我的工作是绘画。” 季老慈祥和善微笑,点头致意:“马文,你好。” “张先生,这里没有茶水,请见谅。” “不敢,不敢。”老谋子正襟危坐,很是拘谨,措辞说:“季老,您是开幕式文化艺术顾问,开幕式的工作人员,都等着聆听您的教诲。” 张一谋拘谨,季羡林摆摆手,和善说:“一谋,你是开幕式总导演,我是文化艺术顾问,这个顾问,我一定要当好,所以,我有几点意见,想趁着现在我还有时间,说出来,跟大家探讨一下。” 时间紧。 季羡林指了指,病床后的小书柜,韩桥眼尖,取了笔记本。 “韩小友,谢谢。”季羡林地位崇高,却不倚老卖老,非常有涵养,说话不急不缓:“张导,5000年华夏,百年奥运,这里奥运会华夏作为东道主,要把华夏文化中美好的一面充分展示给外国人。” 张一谋说:“季老,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我建议在开幕式上将孔子“抬出来”,因为他是华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季老说:“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到处都是你争我夺,而华夏向来是一个追求和平的国度,而最能体现这种文化,莫过于请出孔子,天下大同。” 一口气说这么多话,季老咳嗽两声,身边的医护人员,赶紧上前,想要抚顺气,季老摆摆手,示意不用,继续说:“奥运会正是一个展示我们国家和伟大民族伟大形象的机遇。” 孔子请出来! 这个,兹事体大,张一谋心里发虚,季老的意见,不能不重视。 绞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