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第174章 日月山河破,处处埋忠骨! (第1/2页)
    ,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这殿中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是对四川地理及行政划分有相当了解的,因此稍看了几眼,便都忍不住赞叹起来。    “好图,真是好图啊。”    “这般精细的地图,往日怕是只有在京城存放军机密文之处才能看到吧。”    “有了这幅图,我们才算真正知道四川是什么样子啊。”    “···”    因为人不多,所以各人轻声赞叹了一两句就停了下来。    朱媺娖问:“哪位卿家愿意先讲?”    有了图,众人更加积极,顿时就由好几个想要出列,结果却被龙文光抢了先。    龙文光道:“臣在四川任职多年,如今又是巡抚,便来抛砖引玉吧。”    其余几个本想出来的人听了暗自腹诽:你都巡抚了还抛砖引玉?    龙文光却是自顾地走到大地图近前,顿觉这幅地图给他的观感更爽了。    男人嘛,哪个不爱对着地图指点江山呢?    尤其是这种精美的大地图。    略一沉吟,龙文光目光便落到了地图东北部,道:“臣此前为川北参政,便说说这川北几地吧。    西北角的松番卫,地广而险,并无州县,多为藏族、羌族等土司。    而今镇守松番卫的是副将朱化龙。    此人湖南籍,自天启年间便多次参与镇压各地土司的战争,累功至副总兵,实是一员能征善战的宿将。    七月时,臣刚到成都就曾传信让此人带兵来援,也不知是信使路上出了事,还是有别的原因,至今都没有消息。”    在龙文光说起朱化龙时,另一边郝光明也迅速搜索到了朱化龙的史料,将内容念出来,给朱媺娖作参考。    “朱化龙,字庆云,湖南辰溪人。    天启年随王三善平定水西土司安邦彦叛乱,任队长,累功升为湖南沅州守备。    又平五苗叛乱,升任都司。    随秦良玉战老回回马守应,有功,升黄岭参将。    之后左迁海防中协副总兵,平定长山岛海盗,擢升都督佥事。    因母年老,求辞职归乡。调中军偏抚,在衡州平定陈朝明叛乱。    后得陈新甲推荐,加左都督衔,为副将镇守松番卫。    历史上,他将在今年收复茂州、龙安府、威州,击败孙可望。    后来清国肃亲王豪格入蜀,遣人招降,朱化龙不应。    永历帝即位,封其为宁西侯。    后朱化龙二攻龙安府,为清国汉将李国英所败。    永历二年,吴三桂攻略川蜀,以高官厚禄招降纳叛,朱化龙为其义子陈佳盛出卖,城破被擒,不屈而死。”    给朱媺娖念完朱化龙的资料,郝光明又不禁感叹,泱泱大明,一两亿人口,无论文武,真不缺乏人才,只可惜大明朝廷能挑选出来并用好的太少了。    朱媺娖倒没想太多,只觉得这朱化龙能战又忠孝,当真是一员良将。    然后她便出声问:“龙巡抚觉得监国府在松番卫这边该如何安排呢?”    “这,”龙文光闻言略一沉吟,便道:“松番卫乃羁縻卫所,唯有善战者方可镇压诸土司,不如就让朱化龙继续担任松番卫副将。”    朱媺娖听了微微点头,却道:“那便传旨告知朱化龙本宫任监国之事,并授其为松番卫戍军总兵官,整编松番卫所兵为卫戍军。如何?”    龙文光立即赞道:“监国英明。”    李岩、刘鳞长等人也纷纷点头,觉得这般安排可以。    这道旨意充分表示了监国府对朱化龙的信重,只要朱化龙不是太过抗拒公主监国之事,接受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当然,升官、给任务都是小手段,成都一战的胜利,及监国府掌控的二三十万大军,才是保证各地臣服的根本。    “龙安府呢?”朱媺娖又问,“而今主官主将都是什么人?”    地图上,龙安府夹在松番卫与保宁府之间,南与成都府相邻,并不算大,位置却也颇为重要。    龙文光道:“龙安府如今应是以知府詹天颜为首,此外,听闻镇羌参将赵荣贵在忠州之战败后退去了龙安府。”    “那龙巡抚对这两人可有了解?”    龙文光道:“了解不多,臣只是那詹天颜乃是恩例拔贡出身,崇祯十年时才补了四川石泉知县的缺,极善内政,崇祯十三年被擢升为龙安知府。    至于赵荣贵,乃陕西人,似乎是樊一蘅的道标将领出身。    其人倒也颇为善战,可惜忠州之战时兵少将寡,终为贼军所败。”    龙文光不知道詹天颜、赵荣贵的底细,郝光明这边却是查了出来。    “詹天颜,字僯伍,福建人。    泰昌元年童子试本县案首。    之后屡试不中,直至崇祯元年以恩例拔贡举。    待崇祯十年,才补四川石泉知县缺。    当时李自成才入川肆虐过,攻陷四川县城三十八座,石泉县正是其一。    詹天颜到任时,县城为一片瓦砾废墟,流民遍地。    他就召集乡里的小吏、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