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行_4章 交易(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章 交易(二) (第1/2页)

    将闲杂人等送出,周耀无视端坐一旁的小美人。从衣柜里翻出一套松软厚实鹅绒锦被,给自己了个打地铺。

    抚摸着与前世相差不多的柔滑触感,周耀略感惊奇。

    如今棉花这东西还只在一域一地流行,平头百姓甚至都不知道棉花是啥。

    寒来暑往,铺的是干草,盖的是麻布柳絮,勉强度日。富裕点儿的,也不过是鹅毛鸭毛。

    想到赵山河说自己穷到卖女儿,周耀在心里默默竖起中指。

    “我出去一趟,回来时被窝要是凉的……”

    后半句他没说,也不知道说什么。不能真让这位暖被窝吧。人家只是掀了自己的被子。再说下面又不是光的,不至于,不至于。

    冷风吹过刘海,素白小手捂住颤巍巍胸口,长舒一口气。

    迈着小碎步来到窗前,不见那个坏蛋身影。犹豫一会儿,还是把窗户锁死。

    百无聊赖坐在床头,雪白络袜捏在指尖。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正好丢在了地铺头朝的位置。

    脚丫晃啊晃,小脸忽然凶巴巴的,粉拳朝着空气一阵乱舞。噗嗤一笑,竟是被自己给逗乐了。

    赤足踮脚,拔去窗户的木栓。叫来热水,仔细梳洗。直到一双玲珑玉足,由粉嫩转桃红,浸润出褶皱才肯罢休。

    自以为天下无敌的两记飞踹,踢走被褥上的络袜,和衣钻进被窝。

    八方酒楼正门。

    登上一艘乌篷船,回望夜色里的灯火阑珊,呢喃自语:

    “临水而建,还蛮有意境的。”

    敖州城水路贯通,出门乘船要比马车要便利的多,而且价格实惠。

    “老伯,太湖有哪些好玩的地方?给说道说道。”

    撑船老人咧了咧嘴,可能是缺了两颗门牙缘故,说话总有些漏风。

    cao着一口浓重乡音,用老鸟打趣雏鸡的语气问道:

    “公子年纪轻轻,第一次来敖州城吧?”

    听出老人的言外之意,周耀微微一笑。

    “年少倒是和家人来过几次,但都走的匆忙。”

    镖师走镖规矩繁多,比如不得留宿新店、生店,对突然换主的客栈要小心提防,青楼妓坊更是不允许靠近。稍有不慎,就可能阴沟里翻船。

    “原来是这样,嗨~也没什么,不过是七十多个花舫,大多无趣的很。”

    无趣?周耀眼轱辘一转。

    “既然如此,老伯我们返程吧。”

    作为一个老实人,周耀对烟花之地实在提不起兴趣。可不是嫌脏,太湖之上都是一些清吟小班,女子卖艺不卖身。大都是被人请来弹琴奏曲,少有提枪上阵的戏码,十分高档。

    不过是不愿吃亏的性子作祟,在者说,此行的目并非青楼,身上只有三量碎银去了也是丢人。

    老人木然片刻,显然是被周耀不按套路的cao作给打蒙了,算是一报还一报。

    回过神来,这位城中水路上漂泊了半辈子的老人干笑两声。

    用他那东拼西凑的文人词藻去描述太湖之妙,希望这生平仅见的奇怪公子能够回心转意。

    “嘿,公子有所不知。这七十多个花舫,其中有五座与其他的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就说琴棋书画四楼,可不是勾栏能比的。像公子这样的读书人,老头子我一晚上能载几十个。”

    周耀啧了一声,道:“老伯,我可没说自己是读书人,别以为信口胡诌,就能唬住小爷。”

    老人笑而不语,这辈子虽说没混出个名堂。撑船少年成了撑船老叟,忙忙碌碌。可在市井中摸爬滚打讨生活,他这双老眼非但不昏花,说是火眼金睛都不为过。

    “老人成精。”周耀啧啧两声,追问道:“还有一个呢?”

    见性格奇怪,长相却是一等一的公子来了兴趣,老叟笑容灿烂,今晚的酒钱看来有着落了。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风度翩翩的少年郎那个姑娘不喜欢,要是再有些真才实学说不定能被花魁看上。

    关键,这位定是个没尝过荤腥的猫。要真成了哪位姑娘入幕之宾,多少能给点儿赏钱。

    当下,不再卖关子。

    “最后那个可了不得,琴棋书画四楼只是建在太湖边上,图了风雅气。”

    “湖中那座碧清阁那才真风雅,虽说老头子我没亲眼上去瞧过,不过曾有一位王爷在上面连住七日,走时留了四字,不似人间。”

    小船在不亚于深圳的复杂水道上摇曳了半个时辰,终于是晃到了地方。

    远远瞧见分立在东西南北的四座华美楼阁,灯火通明。来往之人若非衣着华贵,便是气度不凡,或者二者兼有。

    泛舟湖上,乌篷小船穿行在装饰精美的花舫间,好似一群莺莺燕燕里闯进了一个乞丐。

    老人习以为常,对周围的指点议论不甚在意。弯腰捡起脚边的灯笼,火苗跳动,照亮了他所在的方寸天地。

    “公子出行,身上竟然没带够银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