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第十六章、青年 (第1/1页)
    萧孤炎是一个男的,一个二十岁的青年。    ..    关于死亡,这里阐述一下我的想法。    一个人死了,会给亲近之人带来较大的影响。    就像飞机航班突然延误,航班的延误给部分着急的乘客带来较大的影响。    “因为你被需要,所以你不能任性地、不顾他人看法地死去。”    这句话是对的吗?    我们该因为不愿看见亲近之人伤心而怕死吗?    假设有“爱”这个东西。    那爱你的人是希望你快乐地死去,还是痛苦地活着。    显然是前者。    如果没有“爱”。    只是互相利用,像买东西一样。    你会在意一只饥肠辘辘、想吃掉你却吃不到你的老虎的悲伤吗?    一个人死了,对自己而言,无法感知到外界了,如同睡觉一般。    人生酸甜苦辣皆有,    你要是说人生只有快乐或痛苦,    那一定是你经历的少了。    我现在是怕死的,因为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房间有空调,有音响,吃喝有父母提供,每天只需负责打打游戏,听听音乐,学习,保持身体健康就OK了。    我觉着自己过得很快乐,因为过得这么快乐,所以不想死,也就是怕死:害怕死亡。    怕死,但是我不怕死亡带来的痛,    自缢,溺水,跳楼,割腕,这些自杀行为所带来的痛苦,    我觉得都是在可接受范围的。    当然这只是我觉得,因为没试过,    真要尝试的话,或许会痛的哭不出来。    因为怕死,我懂得了不可情绪用事的道理。    关于情绪用事,    有情绪但依旧理性地思考,    第八章的那个朋友写的不悦一与不悦二,我是认同的。    有的人说:“一个人真正地死亡是被人遗忘。”    我们应该害怕被人遗忘吗?    显然,我们记得那些伟人的名字,记得他们的贡献,    仅仅是因为其对我们有用处,    因此,我们为什么要在意是否有人记得我们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