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二章 证据呢?!(求订阅) (第1/1页)
秦落衡快步走了回去,兴奋道:“我知道怎么缩范围了。” “什么办法?”奋急忙问道。 “色。”秦落衡道。 “色?这有什么问题吗?”奋抬起头望着,眼中满是不解。 秦落衡很认真道: “樱” “而且有很大问题。” “你们还记得告官书上的内容吗?” “上面记录了色。” 奋回忆了一下,点零头道:“的确有这个记录,犯罪人抢劫的时候,色也是黑的,但这没什么用吧?” 秦落衡摇头。 “不。” “此色非彼色。” “都是黑,有什么不同?”奋越发困惑了。 秦落衡道: “犯罪人抢劫那的色之所以是黑的,是因为那下着大雨,乌云密布,所以才是黑,但那个时辰真的是晚上吗?” “并不是!” “你们还记得受害者的自述吗?” “她是从咸阳回来的,她返程的大致时间是日中,就算路上下着大雨,这不到五公里的路程,她就算边走边停也不可能走上两三个时辰,何况还带着巨款,她根本不敢逗留。” “所以......” “她就算再慢,日失也该到乡里了。” “这就是我们缩范围的关键所在。” 闻言。 奋神色更加困惑了。 他完全没明白秦落衡在什么。 就算受害者日失时分回到了乡里,但这跟他们破案有什么关系?又怎么就可以缩范围了? 他不明白。 阆听完,若有所思。 他听明白了。 阆道: “我知道秦兄在什么了。” “奋你从到大都生活在咸阳,几乎没有去过乡、里,所以对地方的情况不清楚,乡、里的人基本四季都在劳作。” “现在是四月,即孟春之月。” “在地方,孟春时节是要修理封疆、田间沟洫的,即便气这么冷,他们依旧还是要早出晚归的。” “这也意味着。” “日失时分,黔首基本不会出现在街上,他们只可能在田地里,而且至少是下市时分才会回来。” “尤其那还下大雨,他们更加不可能回来。” “现在是四月末,五月则是仲春之月,按《田律》:仲春之月不能‘竭川泽’,即田地五月是不能从河里取水的,因为要保护河水的自然生态。” “而这场雨来的就很关键了。” “黔首都忙着在田地里加高‘封’、‘埒’以存更多的水,好为接下来的播种做准备,那的雨水很大,他们也担心自家的‘封’、‘埒’会被雨水冲毁,因而根本没有作案时间。” “何况受害者具体回来的时间不定。” “他们哪有时间盯着?” “所以那去田地的黔首基本可以排除。” “那么就只有两种可能了。” “一种是犯罪人从咸阳一路尾随到了旬乡。” “但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 “路上有这么多作案时间,他没道理非要等到了旬乡才下手,而且他跟了一路,根本不知道乡口的情况,不了解情况,哪敢这么冒失出手?” “那另一种就很简单直白了。” “对方是整日将阳亡的人!” 将阳亡即整日游手好息不务正业,相当于后世的街溜子。 秦朝这种人是会被惩罚的。 但将阳亡的惩罚力度,相对邦亡、阑亡而言,无疑是最轻的,因而每个乡、里多少还是会樱 阆继续道: “结合秦兄前面推出来的身高,再结合对方整日将阳亡,那我们搜寻的范围可就太多了。” 奋也兴奋道: “那我们现在只需要找到旬乡,身高在六尺九到七尺,整日将阳亡的人就行了?” 秦落衡脸上没多少喜色。 他想到了一个问题。 证据呢? 他们就算把人抓住了,甚至认定对方就是那个犯罪之人,但想破案,光凭推理是不够的,还必须找到对方犯罪的证据。 要断案。 必须要有证据! 他们现在就缺少定罪的证据! 秦落衡摇头道: “不够。” “我们掌握的信息不够。” “现在我们的一切都是靠的推理,对方完全可以死不认罪,我们现在缺少盖棺定论的证据。” “但这个证据该怎么找呢?” “而且......” “什么证据能让对方辩无可辩,当场认罪呢?” 阆和奋也沉默下来。 良久。 阆试探道: “那一千九百八十钱?” “但对方既然都抢了,而且也知道受害者报了官,这段时间一定会格外的心谨慎,我们根本没可能找到,何况现在我们连对方是谁都没确定,就这么盲目的去找,无异于是大海捞针。” “我看......” “还是先确定罪犯是谁吧。” “然后把他传讯到狱衙,到时候我们再一审,没准对方心一慌,自己就漏嘴了。” 秦落衡点头道: “暂时也只能这样了。” 三人在附近搜了搜,确定再也没有什么发现,也是准备离开了,阆和奋走的是回咸阳的方向,走着走着,他们就感觉眼前的路越来越黑了,回头一看,却见秦落衡举着木柴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两人面露异色。 秦落衡道:“愣着干嘛?走吧,去乡亭。” 大秦每隔几公里就会设一个亭。 这些亭,除了是作为基层的治所,同时还兼作来往公事吏员的驿站,也还担负着传邮文书的职事。 旬乡作为一个大的乡。 自然设有乡亭。 见状。 阆和奋一愣。 随即,他们就见到了秦落衡手中挥动的‘符’,两人对视一眼,眼中露出一抹异色,连忙追了上去。 走近。 阆好奇问道:“秦兄,你这‘符’是那来的?” 秦落衡道: “你们回家后,我遇到了华狱掾,这符是他帮我们弄到的。” “我们破案的时间只有一,咸阳到旬乡的路程其实并不远,但把时间耗费在来回的路程上,实在是有点奢侈了。” “我们也耗不起。” 阆和奋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三人去到旬乡的乡亭,在出示了各自的验传后,也是得以借着这枚‘符’入住进了亭舍。 在喝了一碗热汤之后,三人直接和衣而睡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