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假乱真!(求订阅) (第2/2页)
人从繁重到力竭的事务中抽身出来,这些东西的好处,随着时间推移,也定会得到世人的认可。 而这就是他墨家的功绩! 现在相晁已死。 他为墨家现任巨子,这些功绩理所应当该落到他头上,他自然也有理由留名于史,而且等这些东西为世人接受,他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带领着墨家再次中兴。 想到这。 即便徐升早已有所准备,但眼中依旧难掩激动兴奋。 许辛笑着道: “公子谬赞了。” “我等身为大秦官吏,自当为大秦着想。” “我农家本就司职田地之事,也一向以神农为前贤,自然当效仿为万民纾难,而今只是凝数百年之经验,成就现今之大突破,这其实是理所应当的。” “而且这本就是农家上下合力而成。” “我许辛又岂敢贪功?” 徐升也道: “还请公子收回成命。” “我们实在当不起这等赞誉。” “若非墨家弟子前赴后继的奋斗,我又岂能向公子,向大秦献上这么多器物?这非是我之功,而是我墨家死去士人、学子、弟子之功是公子之功,朝廷之功。” “我徐升不敢邀功。” 秦落衡神色动容,感慨道:“尔等之高尚品性实在令人钦佩,但大秦亏欠农家、墨家久矣,眼下尔等又为大秦做出如此卓绝之贡献,若是不大为赞扬,岂非让天下世人寒心?让世人认为我大秦刻薄?” “这是你们应得的!” “而且......” “农家墨家消寂久矣。” “也当向世人展现一下风貌风骨了。” “但世人大多忙于生计,若是铺张宣扬,将农家、墨家弟子的光辉事迹、辛劳事迹、奉献精神,全都一一宣扬,只怕世人不仅了解不到农家、墨家所做事业之伟大,也很难切实感念农家墨家之恩德。” “因而我并不赞成这般。” “我认为当择其精要,将农家、墨家所做之事,尽数归于一人,以国士之名,宣扬于天下,让世人深刻的知晓,农家墨家之伟岸,也深刻明白农家墨家所做之艰辛。” “许辛你此前为农家博士,在这半年里参与了大多数农家事务,你就是农家最合适的宣扬之人。” “徐升你亦然。” “只是墨家的器具,并没有粮食产量增产来的直观,因而为士人称道还需要一些时日,但我相信,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随着各类器物进入到千家万户,他们定会感激墨家所做之贡献。” “但这恐还不够。” “这只能对外宣扬农家墨家。” “然这些事尽数归于尔等一人之身,让尔等以总领农家、墨家诸事身份来宣扬,恐会引起农家、墨家其他弟子不满,毕竟众口难调,若是有人出去生事,恐会让你们名声受晦。” “这是决不能容的。” 闻言。 许辛跟徐升好似被泼了一盆凉水。 他们自也清楚这点。 以总领一家的名义去宣扬实际,对外并无问题,但对内恐会让很多人有微词,如何堵住这些人,才是事情的关键。 不然他们的伟岸金身就破了。 到那时,不仅不能名扬天下,反倒会受尽羞辱、名声尽毁,这自然是他们不愿见到的。 两人眉头紧锁。 见状。 秦落衡目光微阖。 开口道:“我倒有一个解决之法。” “敢问公子何解?”许辛眼睛一亮,连忙问道。 秦落衡道: “正所谓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语言的魅力很大。” “朝廷不会单独传扬你们,只会以农家、墨家的名义,但提到具体的改变时,就会着重提一二名字,然后以此等方式,借宣扬农家、墨家之名,将你们的名讳告之于天下。” “世人大多困顿,并不会寻根问底。” “很多人就会误以为是你们总领了农家、墨家的大小事务,也给了你们向农家墨家士人士子解释的理由。” “但这还差点意思。” “单纯的宣扬终究是过眼即去。” “因而还要加深印象,以做到混淆视听,迷糊民众的效果。” “而最好的方式便是作书。” “将这半年的经历一一写下来,不过是以你们的视角,借宣传农家、墨家的理由,让你们的名字不断出现在书中。” “不过你们所着‘农书’、‘墨书’,当要严谨准确,更要经得起推敲,唯有如此,才能让你们彻底深入人心,或许有些事的确不是你们做的,但你们可以借交谈,参与其中。” “或许有的契机。” “就是因你们的一句无心之言,给了其他农家、墨家子弟灵感,再以客观的叙述,将经过详实写明。” “如此......” “做到以假乱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