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四十五章 监守自盗者,司马氏也!(新年快乐) (第2/2页)
有些低沉,但眼中又有几分期待,只是表现的很轻微。 正堂内。 华要、固、章豨等人早已入列。 全都正襟危坐。 固依旧是以前的模样,板着脸不苟言笑,不时拿出竹简翻看着,显然律令远比宴会更吸引他。 陈平同样入席。 他席位居中,并不算靠前。 不过此时低垂着头,并没有说什么言语,不知在想些什么。 众人神色不一。 郑如、王伏、李成等人也都坐在席上,神色很轻松,不时跟身边之人有说有笑,他们跟尚书司的人早已熟识,不过以往因政事繁忙,并没有多少交流,眼下也是互相攀谈着。 只是言语中多少带点谨慎。 突然。 四周肃然一静。 原本还在交谈的众人也当即闭口,而后下意识的张望,只见外面传来一阵阵杂乱声,紧接着便有胪传喊话的声音传来。 卫角君来了! 闻言。 华要等人连忙起身,去到官署外迎接。 虽然他们平日对卫角君满是不屑,但卫角君毕竟身份是在他们之上的,而今又是宴会,自不敢有丝毫怠慢。 官署外。 卫角君虚眯着眼。 望着相迎的华要等人,眼中闪过一抹不快。 他卫国的确是低弱,但名义上,他还是一国之君,也就比始皇低一头,秦落衡区区一个公子,岂敢这么轻慢他? 卫角君浅笑道: “十公子真是日理万机。” “如此繁忙,还要宴请于我,我实在心中忐忑。” “待十公子归朝后,我定将十公子之重礼重义之名,告知始皇帝陛下,以彰显十公子之美德。” 说完。 卫角君没有理会华要等人面色,直接迈步进到了大堂。 这时。 秦落衡正好到了。 见到卫角君,也是连忙迎上。 笑着道: “卫角君到来,没有及时相迎,还请卫角君见谅。” “这两日来到朝歌后,一直忙于政事,却是对卫角君有所疏忽,今日又姗姗来迟,实在是惭愧,等会我自罚三杯。” “卫角君,请入座。” 秦落衡礼节性的做出入座手势。 卫角君冷笑道:“十公子客气了,十公子远道而来,本就舟车劳顿,前面是我考虑不周,只是方才听十公子说在处理政事,不知十公子政事处理的如何了?” 卫角君下意识的问了一下。 秦落衡道: “托卫角君之言,的确有些了进展。” 闻言。 卫角君眼皮一跳。 凝声道:“哦,是吗?那就恭喜十公子了。” “只是十公子这次来的匆忙,不知是所谓何事?十公子可否告知一二,我身为卫国国君,虽然人微言轻,但在卫国这块地界,多少还有点话语,或许能帮的上忙。” 卫角君装作莫不在乎的问着。 他虽心中想知道,但也清楚,这种内部的事,不会轻易告诉给外人的。 然而。 出乎他的意料。 秦落衡仿佛不谙世事一般直接道:“卫角君想知道,我又岂能不说,就是外界有人给我透露消息,说尚书司内有人监守自盗,尚书司毕竟是我一手创立的官署,我又岂敢不重视?因而楚地之事一结束,我便马不停蹄过来了,就是想查清楚。” 话音落下。 四周瞬间安静下来。 卫角君一时有点愣神,似是没有想到,秦落衡竟真说出来了,随即心中不由一慌,但很快就恢复如常。 目光闪躲道: “十公子是不是多心了?” “楚地离朝歌数百里,那边传的消息岂能当真?” “不知十公子查的如何了?” 闻言。 其他人也看向了秦落衡。 秦落衡面色平静,他澹澹的扫过全场,笑着道:“我起初也并不认为是真,但世上岂有空xue来风之事,因而还是不可不防,我也就派人仔细查了一遍。” “也的确查到了一些东西!” 听到秦落衡的话,卫角君眼皮勐的一跳。 秦落衡负手而立。 澹澹道: “我起初也很不敢置信,尚书司的官吏,都是我一人选定的,人品能力都是上乘,按理不当出现这样的事,因而我也以为是自己查错了,便让陈平、固等人重新核查了一遍。” “但事实就是有问题!” “我前面给过他们机会,想让他们自首,若是他们提前自首,我可以网开一面,但整整一天,尚书司内都没有人自首,终究是我识人不明了。” “卫角君,你说是吧?” 卫角君脸色微滞。 僵直道: “十公子说笑了。” “这岂能怪罪到公子头上?” “有些人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这种事也是谁都不想发生,但有时的确又无法避免,现在十公子既找到了问题,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是好事!” 卫角君额头已有冷汗溢出。 他目光闪躲,已没有了刚来时的气焰,反而显得很紧张,也根本不想再问。 秦落衡坐到席上。 双眼紧紧的盯着卫角君。 问道:“卫角君,你就不想知道是何人吗?” 卫角君面露尴尬之色。 摇头道:“这是尚书司内部之事,我毕竟是一个外人,岂敢听闻这等私事,公子莫要开玩笑,这种事,内部处理就好,若是落得人尽皆知,反倒对公子名声不利。” 秦落衡澹澹道: “无妨。” “卫角君想知道,我告诉你便是。” “这又算不得什么大事。” “而且早晚也要公之于众的,我尚书司虽是一个新立的机构,但身为大秦官署,他们身为大秦官吏,就理应肩负有些职责,也理应尽到一些应尽的职能。” “我虽有心为其遮掩,但我自身就违法累累,岂敢再包庇?” 秦落衡目光环视下方,从在座众人的脸上一一扫过,最后把目光定在了司马昌身上。 良久。 才沉声道: “司马昌,你说说吧。” “我承认,尚书司的政事是有些繁重,但当初进入尚书司,我就曾多次提及,若是以这个为由,恐难以让我信服。” “此外。” “你这半年接触的人,我都已经查清了,不要试图再蒙混,我不想最后弄得公堂对证。” “现在说说你的理由吧!” “我想听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