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五十一章朕终究还是妇人之仁了!(求订阅) (第1/2页)
秦落衡目光微沉。 凝声道: “儿臣认为百官的弹劾不足为惧。” “他们很多其实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 “他们是大秦的臣子,先天性的跟大秦捆绑在了一起,因为他们其实是不可能反秦的,现在之所以群情激奋,非是反对大秦,而是不满于大秦的制度。” “大秦的体制是皇帝之下,众生平等!” “他们要的其实很简单。” “利益!” “当初王翦老将军尚在时,就曾向父皇抱怨过,称在父皇麾下为将,很难获得封侯封王的机会,因为自古以来,士人也好,武将也罢,他们都是想有官做。”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换源app】 “想自己的成绩转化为官职!” “只要能身居高位,他们自然就会对父皇感恩戴德。” “不然他们就会跟现在一样,认为是大秦是父皇抛弃了他们,他们这些人其实初心并不坏,只是对天下时势缺少了基本的判断,以至于被一些别有用心之徒裹挟着,做了相逼之事。” “朝堂上很多朝臣,其实都被别有用心之徒给收买、欺骗以及利用了,从最开始的建议分封,再到后面的‘使黔首自实田’,再到李斯的‘罢黜百家,独尊法术’,这一件件其实都有人在暗中趋势。” “只是很多朝臣并没有察觉到。” “所以才一步步迈入到了别人设置好的陷阱中,进而做出了威逼的事情。” “他们眼下大量弹劾儿臣。” “只怕他们自己其实都找不到太多合理理由,除了含湖其辞的称儿臣违背了律法,做了不法之事,僭越了法度,但这难道不是宗正应该处理的吗?关朝臣什么事?” “在儿臣看来,想处理此事,并非难事。” “百官并非都是好人,也并非都是坏人,只是现在情绪裹挟,真伪难辨,以至做出了些错误的决断,因而在儿臣想来,让百官稍许冷静一下,或许更为适合。” 闻言。 嬴政脸上露出几分冷意,似乎对秦落衡的想法并不认同。 澹澹道: “冷静处理?如何冷静。” “现在百官对你的弹劾书一天多于一天,现在不仅是朝臣,地方的官吏同样弹劾不断,就因为你在楚地动了贵族的根基,分给了黔首田地,让其他郡县的黔首看到了希望,开始了大规模的不满。” “现在反对你的声音,非是朝臣,而是大多数的秦官秦吏。” “在这种氛围下,你能让多少人冷静?” “多少人也愿意冷静?” 秦落衡深吸口气。 沉着道: “儿臣自然知晓此事。” “但朝臣也好,秦吏也罢,他们所为不过就一情绪,这种情绪,朝廷满足也好,不满足也罢,都由不得他们而定。” “而且......” “世人大多唯利是图。” “朝臣也是这样。” “他们这次之所以动作如此浩大,也同样是有所图。” “儿臣斗胆,妄议一些事。” “儿臣若是没有猜错,这些朝臣大多都倾心于大兄长,之所以如此卖力,就是看重兄长日后为储君,他们定能因此事加官进爵,继而保证家族的繁荣昌盛。” “因而在儿臣看来。” “眼前的困境,其实都很虚浮。” “只是随着一些人的推波助澜,让其他人不由的跟着参与其中,但只要事情迟迟没有下落,这些人定会心生不安,自然而然就开始萌生了退意。” “人都很现实。” “他们之所以这么卖力。” “就是他们知道,大秦现在的储君人选,实则就两人。” “一个为大兄长,另一个则是我。” “儿臣不知这种传闻出自何处,但也无法辩白,还请父皇恕罪,但这种谣言,在百官中却大行其道。” “按照他们的想法。” “我这次卷入了如此恶劣之事迹,势必会影响到储君人选,而我一旦被父皇冷落,最有机会上位的便是大兄长。” “他们则都有从龙之功!” “所以他们眼下都十分卖力的来针对我。” “但若是储君之位依旧悬于不绝,甚至父皇始终不愿表态,他们这么费力的做事,却得不到任何回应,心中多少会打退堂鼓,不愿再轻易卷入到储君之争。” “儿臣认为眼前的一切都是虚浮的。” “都是在虚张声势。” 秦落衡目光澹定,华聿不紧不慢,从容不迫。 他此刻十分的冷静。 亦如当初,他还在骊山的竹楼一般,并非真的把始皇当父皇,而是把始皇依旧当成了昔日的秦长吏。 他开口道: “朝臣中一定有反对的。” “但大多数其实都保持的中立。” “只是我这次犯事太多,让很多中立不得不提前站队,以避免日后遭到冷落和排挤,这其实无可厚非。” “因而想彻底处理此事。” “只需要把这部分中立官员摘出来!没有他们摇旗呐喊,只靠那一小部分官员,根本就成不了气候。” “现在中立官员跟这部分别有用心的官员走得不算很近。” “尚还有挽回的余地。” “若是等到这些官员,彻底被裹挟,大秦恐怕会重回到夏商周的时代。” 闻言。 嬴政脸色一冷。 漠然道:“你说大秦会变成夏商周?” 秦落衡认真的点了点头。 肯定道: “是一定会!” “兄长是个仁善之人。” “但兄长对人心了解的太少。” “很少真正的深入过地方,更未曾深入的了解过‘贵族’,兄长是秉持着最朴素的仁义,想以此来让天下得治。” “但兄长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支撑兄长的很多是六地一系的官员!” “这些官员深受三代王政的影响,而且深谙为官之道,他们很清楚如果得利,也很清楚如何搅乱局势。” “甚至......” “父皇你也被蛊惑了!” “商君变法以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